透水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628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路面,涉及城市路面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由上至下包括路面层、细骨料层、粗骨料层、基层,所述粗骨料层中穿设有用于抽水的输水管道,所述路面层由多块地砖拼接而成,所述地砖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沟,所述地砖与地砖之间设置与输水管道连通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稳定透水,减少路面积水,施工成本较低的一种透水路面。

permeable pa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meable pavement, involving the city pavement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from top to bottom including pavement layer, fine aggregate, coarse aggregate layer, base layer, the coarse aggregat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pipe for pumping water, the surface layer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tiles splicing, surface the floor tile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ditch drainage, drainage hol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iles and floor ti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ermeable pavement which can stabilize water penetration, reduce road area water, and has low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水路面
本技术涉及城市路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透水路面。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避免水渍等在路面积压。现有公告号为CN2055572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排水降噪路面铺装结构,其通过排水降噪沥青层侧边的透水石将路面上的水流往两侧,其具有较优的排水效果。但是对于这种排水路面需要额外的修建专用的输水管道渠方能把排出来的水流够配套使用,在一些园林公园中容易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能稳定透水,减少路面积水,施工成本较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水路面,由上至下包括路面层、细骨料层、粗骨料层、基层,所述粗骨料层中穿设有用于抽水的输水管道,所述路面层由多块地砖拼接而成,所述地砖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沟,所述地砖与地砖之间设置与输水管道连通的排水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砖制成的路面层能够提供较为坚硬的表面结构,供人们在上面行走,下方的细骨料层能够提供较为平缓的支撑,供表面地砖铺装平整,同时,而下方的粗骨料层提供较为结实支撑基础,粗骨料之间的相互间隙能够雨水提供较大的蓄存空间,供雨水往周边土壤扩散,或者通过输水管道往外流走。在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地砖上面的排水孔进入到路面内部,最后进入到粗骨料层内,雨水可以在粗骨料层内缓缓向周边扩散,也可以顺着输水管道流走,这种透水路面的结构免去了挖排水沟等工程,直接在路面上铺装即可,排水效果较好,施工方便,成本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砖呈方形,且地砖与地砖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地砖侧壁的棱边上设置有斜面倒角,四块相邻的地砖构成排水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形的地砖便于铺装,在铺装的时候相互之间排列较为紧密,不易松动。而通过斜面倒角形成的排水孔在铺装完毕的时候直接可以形成,加工的时候砖头可以一次烧制成型,免去了后续的打孔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地砖上设置有两条排水沟,且排水沟沿着地砖对角线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角分布的排水沟能够均匀的让地砖上的积水快速的流道排水孔内,排水沟表面分布较为均匀,疏水速度较快。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有用于蓄水的蓄水井,所述蓄水井内设置有用于将水抽出回收的抽取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井能够收集输水管道流过来的雨水,确保输水管道的排水能力,同时抽取机构及时的将蓄水井内的水流抽出来,避免在大雨水的时候,蓄水井被雨水填满而造成排水能力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井侧壁由透水板制成,透水板上设置有用于出水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内填充有海绵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壁设置透水板能够让蓄水井内的水流往四周渗漏出去,让一小部分的水流归还与自然,滋润周边的土地,满足植被等少量的用水需求,海绵块能够吸收较多的水流,填充在透水孔内之后能够阻碍水流过多的往外渗透,延长单位时间内蓄水井的水流流失量,让蓄水井有一个稳定蓄水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取机构包括出液管、连接在出水管有用于抽水的泵机,所述出液管上套接有可沿出液管上下滑动的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外部连接有用于漂浮在水面的浮箱,所述活动管远离出液管的一端上设置浸入液面的进水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箱在水中能够为活动管提供浮力,让活动管上的进水器能够随着池体内液面的变化随之上下运动,这样活动管上的进水器与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抽取的液体始终是处于上层较为清澈的液体,避免抽取底部较为污浊的水流至地面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管表面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面套设有可沿螺纹上下运动的调节环,所述浮箱连接在所述调节环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环能够通过旋转在螺纹段上相对运动,同时浮箱是固定在调节环上面,这样调节调节环的位置就是调节浮箱与进水器之间的距离,在抽液的过程中,这也就是在调节进水器距离水面的位置。这样如果抽出的水是用于浇灌等,可以抽取距离液面较远一些的液体,这些液体稍微浑浊一点,减少蓄水井内细砂石的残留量;如果抽出的水是用于清洗场地等的,可以抽取距离液面较近一些的液体,保证抽出水流的清洁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管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上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系在吊环上,另一端系在浮箱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能够起到一个传递浮箱浮力的作用,浮箱能够通过连接绳牵动活动管升降。同时,连接绳的结构起到一个限定进水器与液面之间距离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实际上需要进水器抽取液体的深度调节连接绳的长度,调节起来快捷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管端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用于过滤的滤网,所述固定架上穿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位于滤网且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滤网左右晃动的偏心组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叶轮,且所述叶轮位于活动管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结构能够起到一个过滤的作用,能够让大块颗粒的被阻挡在活动管外部,进而能够减少活动管被堵塞以及泵机叶轮受到石子损坏的可能性。水流在活动管内流动能够带动叶轮不断的转动,不断转动的叶轮通过转轴与偏心组件让滤网能够左右运动,左右运动的滤网能够让吸附或者堵塞在滤网外壁较大颗粒会脱落出来,尽可能的减少了滤网的堵塞情况,提高了滤网的通透性,保证水流的稳定流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组件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转轮,所述转轮轮面上的偏心位置铰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轮的一端与滤网内壁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轮驱动连杆一端不断的转动,由于连杆另一端也是处于一个铰接状态,这样连杆就会不断的摆动,从而驱动滤网不断的摆动,将滤网外部的阻挡物不断的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一路面层的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输水管道与蓄水井的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蓄水井中透水板的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抽取装置的局部结构图,突出活动管的结构;图6为实施例二中抽取装置的局部结构图,突出活动管的结构。附图标记:11、路面层;12、细骨料层;13、粗骨料层;14、基层;11a、地砖;11b、排水沟;11c、排水孔;11d、斜面倒角;2、输水管道;3、蓄水井;31、透水板;32、透水孔;33、海绵块;4、抽取机构;41、活动管;42、出液管;43、螺纹段;44、调节环;45、吊环;46、连接绳;47、泵机;5、浮箱;61、固定架;62、滤网;63、转轴;64、转轮;65、叶轮;66、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透水路面,由上往下包括路面层11、细骨料层12、粗骨料层13、基层14,粗骨料层13中穿设有用于抽水的输水管道2,输水管道2由塑料制成,输水管道2上面设置有多个开孔供外界水流进入到输水管道2内。水流可以从路面层11往下渗漏,经过细骨料层12之后进入到粗骨料层13,粗骨料层13内的水从周边渗透或者输水管道2外流。如图1与图2所示,路面层11由多块地砖11a拼接而成,每块地砖11a均呈长方体形状。每块地砖11a的上表面分布有两条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水路面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路面,其特征是,由上至下包括路面层(11)、细骨料层(12)、粗骨料层(13)、基层(14),所述粗骨料层(13)中穿设有用于抽水的输水管道(2),所述路面层(11)由多块地砖(11a)拼接而成,所述地砖(11a)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沟(11b),所述地砖(11a)与地砖(11a)之间设置与输水管道(2)连通的排水孔(11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路面,其特征是,由上至下包括路面层(11)、细骨料层(12)、粗骨料层(13)、基层(14),所述粗骨料层(13)中穿设有用于抽水的输水管道(2),所述路面层(11)由多块地砖(11a)拼接而成,所述地砖(11a)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沟(11b),所述地砖(11a)与地砖(11a)之间设置与输水管道(2)连通的排水孔(11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地砖(11a)呈方形,且地砖(11a)与地砖(11a)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地砖(11a)侧壁的棱边上设置有斜面倒角(11d),四块相邻的地砖(11a)构成排水孔(11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是:每个地砖(11a)上设置有两条排水沟(11b),且排水沟(11b)沿着地砖(11a)对角线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输水管道(2)连接有用于蓄水的蓄水井(3),所述蓄水井(3)内设置有用于将水抽出回收的抽取机构(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蓄水井(3)侧壁由透水板(31)制成,透水板(31)上设置有用于出水的透水孔(32),所述透水孔(32)内填充有海绵块(3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抽取机构(4)包括出液管(42)、连接在出水管有用于抽水的泵机(47),所述出液管(42)上套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国平冯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嘉禾大地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