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33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操作杆、操作手柄、外壳、叶盘成型孔和叶盘暂存腔、弹簧;操作手柄与外壳连接为一体,操作杆置于外壳内,操作杆下部置放弹簧,操作杆可穿过弹簧,弹簧下方是叶盘成型管,管内腔为叶盘暂存腔,弹簧上下部位的外壳上设置上部弹簧卡口和下部弹簧卡口。该装置按一定的应用方法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易污染和制作易黏连叶盘的低效率问题为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进行大规模的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Dril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producing plant leaf disc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dril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producing plant leaf discs. The device comprises an operating rod and an operating handle, a shell, leaf disc and leaf disc storage cavity forming hole and a spring; the operating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hell as a whole, the operating lever is positioned in the shell, the operation rod is placed operating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pring, spring, spring is below the leaf disc forming tube, pipe for temporary cavity leaves disc spring,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pring and the lower spring bayonet bayonet. The device is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easy fouling and making easy sticky leaves, and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large-scal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lants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植物转基因方法,由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操作简单、费用低、效率高、插入片段确定性好、转基因拷贝数低,因此已经成为转基因策略中的首选方法。在已获得的近200种转基因植物中约80%是由根癌农杆菌介导完成的[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52-453]。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过程中,为了提高转化效率,需要对无菌的植物叶片进行损伤处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打孔器将植物叶片制作成叶盘,之后根癌农杆菌在叶盘边缘的伤口处附着,实现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用打孔器制作叶盘时,由于需要手动将制作好的叶盘用细铁丝推出,因此容易污染无菌的叶盘;并且当植物叶片表面分泌物较多时,制作好的叶盘易黏连,不易分成单个平铺培养。目前,随着部分模式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植物基因功能的研究已发展到了全基因组功能研究时代,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遗传转化,研究基因功能,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够高效完成植物叶盘制作并且不易污染的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及方法,为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规模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包括:操作杆、操作手柄、外壳、叶盘成型孔和叶盘暂存腔、弹簧;操作手柄与外壳连接为一体,操作杆置于外壳内,操作杆下部置放弹簧,操作杆可穿过弹簧,弹簧下方是叶盘成型管,管内腔为叶盘暂存腔,弹簧上下部位的外壳上设置上部弹簧卡口和下部弹簧卡口。基于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装置组装完毕进行高压灭菌,并在烘箱中烤干备用;步骤二:将培养好的植物无菌组培苗在超净工作台中取出,用无菌的剪刀剪下叶片置于无菌的滤纸上;步骤三:用叶盘成型孔对植物叶片进行打孔;步骤四:制作好的叶盘可暂时贮存于叶盘暂存腔内;待该腔内叶盘存满,则使用操作杆向下按压,使弹簧向下收缩,操作杆深入叶盘暂存腔将叶盘打出到无菌滤纸上;步骤五:将滤纸上制作好的叶盘分离成单个,平铺于培养基上培养。由于某些植物叶片表面分泌物多,形成的叶盘会黏连在一起,不易分离开,因此在步骤四进时,可以每次只制作一个叶盘,之后直接将叶盘打出平铺于培养基上培养。相比于传统的打孔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将推出叶盘的操作杆和弹簧置于叶盘暂存腔上部,解决了传统打孔器反复移动细铁丝推出叶盘造成污染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对易黏连的叶盘采取制作一个推出一个平铺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方便快捷,不易污染。通过实际操作证实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易污染和制作易黏连叶盘的低效率问题为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进行大规模的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实际应用表明,本装置完全达到设计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叶盘打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杆,2-操作手柄,3-外壳,4-上弹簧卡口,5-弹簧,6-下弹簧卡口,7-叶盘暂存腔,8-叶盘成型管孔。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由操作杆1、外壳3结合构成,将弹簧5放入外壳3的空腔中,由外壳3底部的下部弹簧卡口6卡住弹簧,操作杆1放入外壳3中穿过弹簧5,由上部弹簧卡口4卡住操作杆,使用时握住操作手柄2,用锋利的叶盘成型管孔8对准叶片制作大小固定的叶盘。所述的叶盘成型管孔直径为5mm。所述的外壳直径10mm,长度15cm。所述的操作杆直径4mm,长度16cm。所述的弹簧高度为5cm。所述的叶盘暂存腔高度为4cm。本装置由不锈钢制成(不限于不锈钢,可高压灭菌即可),弹簧可市场购买(需要满足可以灭菌,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打孔器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方法如下:步骤一: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装置按照图1组装完毕进行高压灭菌,并在烘箱中烤干备用;步骤二:将培养好的植物无菌组培苗在超净工作台中取出,用无菌的剪刀剪下叶片置于无菌的滤纸上;步骤三:用叶盘成型管孔8对植物叶片进行打孔;步骤四:制作好的叶盘可暂时贮存于叶盘暂存腔7内;待该腔内叶盘存满,则使用操作杆1向下按压,使弹簧5向下收缩,操作杆1深入叶盘暂存腔7内将叶盘打出到无菌滤纸上;步骤五:将滤纸上制作好的叶盘分离成单个,平铺于培养基上培养;由于某些植物叶片表面分泌物多,形成的叶盘会黏连在一起,不易分离开,因此在使用叶盘打孔装置于步骤四进行操作时,可以每次只制作一个叶盘,之后直接将叶盘打出平铺于培养基上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操作杆、操作手柄、外壳、叶盘成型孔和叶盘暂存腔、弹簧;操作手柄与外壳连接为一体,操作杆置于外壳内,操作杆下部置放弹簧,操作杆可穿过弹簧,弹簧下方是叶盘成型管,管内腔为叶盘暂存腔,弹簧上下部位的外壳上设置上部弹簧卡口和下部弹簧卡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操作杆、操作手柄、外壳、叶盘成型孔和叶盘暂存腔、弹簧;操作手柄与外壳连接为一体,操作杆置于外壳内,操作杆下部置放弹簧,操作杆可穿过弹簧,弹簧下方是叶盘成型管,管内腔为叶盘暂存腔,弹簧上下部位的外壳上设置上部弹簧卡口和下部弹簧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盘成型管孔直径为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直径10mm,长度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直径4mm,长度16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制作植物叶盘的打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婉俐向海英张建铎高茜张涛李雪梅陈章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