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液用井眼稳定成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2283 阅读:4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井液用井眼稳定成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成膜剂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植酸盐22~26、乙酸基盐30~35、羟甲基类化合物的同系物12-17。所述的植酸盐选自植酸钠、植酸钾或植酸镁;所述的乙酸基盐选自乙酸钠或乙酸胺;所述的羟甲基类化合物的同系物选自羟甲基丙烷或羟甲基丁烷;所述的原料选自草科类植物衍生物中的提取物颗粒。所述的成膜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向容器中加入羟甲基类化合物的同系物,搅拌,升温至49-58℃;然后加入乙酸基盐,搅拌1~2小时,静置5~8小时;再加入植酸盐,升温至92-100℃,静置10~60分钟,搅拌1~3小时即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在开发与开采过程中应用的化学添加剂,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油层保护和井眼稳定问题的解决是石油工程技术的重要课题。油层保护和井眼稳定问题引起了有关技术专家的广泛关注。从钻开油气层到固井、射孔、试油、修井、取芯以及进行相关的增产措施,诸如压裂、酸化、注水等工艺,都存在外来液相与固相的侵入,并与低层中的粘土发生物化反应,使井眼周围的油层渗透率下降,从而形成低渗透带,增加了油流阻力,导致油层的损害,使储采比减少,从而影响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在钻井中使用传统的常规钻井液,即使使用无固相钻井液,也很难实现无损害钻井,也会产生一定的液、固相侵入,从而对储层产生损害。过去在油田的钻井、采油、井下作业过程中,为提高钻井的快捷、安全、方便,增加采油过程的采收率及井下作业的安全及质量,实现对地下地层无污染,油田在整个一系列的过程中要添加无数的化学药剂以保证这些作用的实现,但是污染了地下环境,增加了钻采成本,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由于在钻井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钻井液的漏失,不仅会耗费钻井时间、损失泥浆、而且可能会引起卡钻、井喷、井塌等复杂井下情况,甚至导致井眼报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井液用井眼稳定成膜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植酸盐22~26乙酸基盐30~35羟甲基类化合物的同系物12-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为东王建永冯时林王克文任景才徐如思田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胜广润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