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274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扳手设备技术领域的扳手结构,所述的扳手结构的扳手本体(1)上设置腔体部(2),扳手本体(1)上的转轴(3)穿过腔体部(2),转轴(3)一端安装扳手手柄(4),转轴(3)上设置链条齿轮(5),链条(6)一端与扳手本体(1)连接,链条(6)另一端穿过链条齿轮(5)和扳手本体(1)之间的缝隙部,链条(6)与链条齿轮(5)啮合,扳手本体(1)、链条齿轮(5)、链条(6)形成螺母零件紧固腔(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扳手结构,结构简单,能够省时省力完成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拆卸,适应不同大小的螺母、轴、圆柱杆件的拆卸需求,确保拆卸螺母、轴、圆柱杆件时有效防止松动,提高拆卸效率。

A wrench structure

\u672c\u53d1\u660e\u63d0\u4f9b\u4e00\u79cd\u5e94\u7528\u4e8e\u6273\u624b\u8bbe\u5907\u6280\u672f\u9886\u57df\u7684\u6273\u624b\u7ed3\u6784\uff0c\u6240\u8ff0\u7684\u6273\u624b\u7ed3\u6784\u7684\u6273\u624b\u672c\u4f53(1)\u4e0a\u8bbe\u7f6e\u8154\u4f53\u90e8(2)\uff0c\u6273\u624b\u672c\u4f53(1)\u4e0a\u7684\u8f6c\u8f74(3)\u7a7f\u8fc7\u8154\u4f53\u90e8(2)\uff0c\u8f6c\u8f74(3)\u4e00\u7aef\u5b89\u88c5\u6273\u624b\u624b\u67c4(4)\uff0c\u8f6c\u8f74(3)\u4e0a\u8bbe\u7f6e\u94fe\u6761\u9f7f\u8f6e(5)\uff0c\u94fe\u6761(6)\u4e00\u7aef\u4e0e\u6273\u624b\u672c\u4f53(1)\u8fde\u63a5\uff0c\u94fe\u6761(6)\u53e6\u4e00\u7aef\u7a7f\u8fc7\u94fe\u6761\u9f7f\u8f6e(5)\u548c\u6273\u624b\u672c\u4f53(1)\u4e4b\u95f4\u7684\u7f1d\u9699\u90e8\uff0c\u94fe\u6761(6)\u4e0e\u94fe\u6761\u9f7f\u8f6e(5)\u556e\u5408\uff0c\u6273\u624b\u672c\u4f53(1)\u3001\u94fe\u6761\u9f7f\u8f6e(5)\u3001\u94fe\u6761(6)\u5f62\u6210\u87ba\u6bcd\u96f6\u4ef6\u7d27\u56fa\u8154(7)\uff0c\u672c\u53d1\u660e\u7684\u6273\u624b\u7ed3\u6784\uff0c\u7ed3\u6784\u7b80\u5355\uff0c\u80fd\u591f\u7701\u65f6\u7701\u529b\u5b8c\u6210\u87ba\u6bcd\u3001\u8f74\u3001\u5706\u67f1\u6746\u4ef6\u7b49\u96f6\u4ef6\u62c6\u5378\uff0c\u9002\u5e94\u4e0d\u540c\u5927\u5c0f\u7684\u87ba\u6bcd\u3001\u8f74\u3001\u5706\u67f1\u6746\u4ef6\u7684\u62c6\u5378\u9700\u6c42\uff0c\u786e\u4fdd\u62c6\u5378\u87ba\u6bcd\u3001\u8f74\u3001\u5706\u67f1\u6746\u4ef6\u65f6\u6709\u6548\u9632\u6b62\u677e\u52a8\uff0c\u63d0\u9ad8\u62c6\u5378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扳手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扳手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扳手结构。
技术介绍
万能棘轮扳手是拆卸螺母零件的主要装置,在使用时,先调整扳手大小,将螺母零件锁住后,扳动扳手对螺母零件进行拆卸。万能棘轮扳手具有一扳多用、使用方便、效率高、牢固可靠,体轻便于携带等优点,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现有的万能棘轮扳手主要是传统的自紧棘轮扳手,使用时夹持不同大小的螺母时需要要多次调整开口大笑以适用不同螺母,因此费时费力,使用不便,而且,反复调整对螺母表面磨损大,用于锈蚀严重的螺母时可能将螺母挤压变形,无法再用棘轮扳手进行调节,而且,有些狭小空间和角落也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省时省力地完成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的拆卸,适应不同大小的螺母、轴、圆柱杆件的拆卸需求,确保拆卸螺母、轴、圆柱杆件时有效防止松动,并且施力更加平稳,转动稳定,不会出现滑扣现象,提高拆卸效率的扳手结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扳手结构,所述的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扳手本体上设置能够穿透扳手本体的腔体部,扳手本体上还安装转轴,转轴穿过腔体部,转轴一端安装扳手手柄,转轴上设置链条齿轮,链条一端与扳手本体连接,链条另一端穿过链条齿轮和扳手本体之间的缝隙部,链条与链条齿轮啮合,扳手本体、链条齿轮、链条形成螺母零件紧固腔。所述的扳手本体包括本体上端面、本体下端面、本体左侧面、本体右侧面,所述的转轴一端活动安装在本体上端面上,转轴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本体下端面上,所述的链条一端与本体右侧面外表面连接,链条另一端穿过本体左侧面内壁和链条齿轮之间的缝隙部。所述的转轴活动安装在本体上端面上的一端延伸出本体上表面,转轴延伸出本体上表面的转轴端部设置截面呈多边形的卡接柱,扳手手柄一端设置与卡接柱截面形状相同的卡接槽,所述的扳手手柄与转轴连接时,卡接柱设置为能够固定卡装在卡接槽内的结构。所述链条齿轮设置在本体上端面内壁和本体下端面内壁之间的转轴上,链条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本体右端面外表面设置定位柱,链条与本体右端面外表面连接的一端通过开孔套装在定位柱上。位于本体上端面内壁和本体下端面内壁之间的转轴上设置齿轮,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齿轮的齿轮上端面靠近本体上端面内壁,齿轮的齿轮下端面靠近本体下端面内壁,链条齿轮套装在齿轮上,链条齿轮设置为能够沿着齿轮上下移动的结构。所述的扳手手柄上施加外力带动转轴向一个方向转动时,链条齿轮设置为能够卷收链条的结构,链条齿轮卷收链条时,螺母零件紧固腔设置为能够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的扳手手柄上施加外力带动转轴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链条齿轮设置为能够放开链条的结构,链条齿轮放开链条时,螺母零件紧固腔设置为能够逐渐增大的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扳手结构,在需要拆卸螺母零件(螺母零件包括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先在扳手手柄上施加外力,带动转轴向一个方向转动,这时链条齿轮能够放开链条,而链条齿轮放开链条时,螺母零件紧固腔能够逐渐增大,而螺母零件紧固腔的大小,根据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的大小选择,然后将螺母零件紧固腔套装在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上,这时再在扳手手柄上施加外力,带动转轴向相反方向转动时,链条齿轮能够卷收链条,链条齿轮卷收链条时,螺母零件紧固腔能够逐渐缩小,直到螺母零件紧固腔可靠套装卡紧在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上,这时,继续在扳手手柄上施加外力,就能够带动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松动,这样就能够方便快捷拆卸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实现螺母零件紧固腔与螺母的连接,而在拆卸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时省时省力,螺母零件紧固腔与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之间紧固可靠,不会发生滑扣现象,提高拆卸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扳手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省时省力地完成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的拆卸,适应不同大小的螺母、轴、圆柱杆件的拆卸需求,确保拆卸螺母、轴、圆柱杆件时有效防止松动,施力更加平稳,转动稳定,不会出现滑扣现象,提高拆卸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扳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扳手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扳手本体;2、腔体部;3、转轴;4、扳手手柄;5、链条齿轮;6、链条;7、螺母零件紧固腔;8、本体上端面;9、本体下端面;10、本体左侧面;11、本体右侧面;14、定位柱;15、齿轮;16、螺母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扳手结构,所述的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1,扳手本体1上设置能够穿透扳手本体1的腔体部2,扳手本体1上还安装转轴3,转轴3穿过腔体部2,转轴3一端安装扳手手柄4,转轴3上设置链条齿轮5,链条6一端与扳手本体1连接,链条6另一端穿过链条齿轮5和扳手本体1之间的缝隙部,链条6与链条齿轮5啮合,扳手本体1、链条齿轮5、链条6形成螺母零件紧固腔7。上述结构,在需要拆卸螺母零件16(螺母零件包括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先在扳手手柄4上施加外力,带动转轴3向一个方向转动,这时链条齿轮5能够放开链条6,而链条齿轮5放开链条6时,螺母零件紧固腔7能够逐渐增大,而螺母零件紧固腔的大小,根据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的大小选择,然后将螺母零件紧固腔7套装在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上,这时再在扳手手柄4上施加外力,带动转轴3向相反方向转动时,链条齿轮5能够卷收链条6,链条齿轮5卷收链条6时,螺母零件紧固腔7能够逐渐缩小,直到螺母零件紧固腔7可靠套装卡紧在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上,这时,继续在扳手手柄4上施加外力,扳手手柄转动就能够带动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松动,这样就能够方便快捷松动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直到将螺母、轴、圆柱杆件拆卸完成。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实现螺母零件紧固腔与螺母的连接,而在拆卸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时省时省力,螺母零件紧固腔与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之间紧固可靠,不会发生滑扣现象,提高拆卸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扳手结构,结构简单,能够省时省力地完成螺母、轴、圆柱杆件等零件的拆卸,适应不同大小的螺母、轴、圆柱杆件的拆卸需求,确保拆卸螺母、轴、圆柱杆件时有效防止松动,施力更加平稳,转动稳定,不会出现滑扣现象,提高拆卸效率。所述的扳手本体1包括本体上端面8、本体下端面9、本体左侧面10、本体右侧面11,所述的转轴3一端活动安装在本体上端面8上,转轴3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本体下端面9上,所述的链条6一端与本体右侧面11外表面连接,链条6另一端穿过本体左侧面10内壁和链条齿轮5之间的缝隙部。上述结构,扳手手柄转动时,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而转轴转动带动链条齿轮转动,链条一端与扳手本体的本体右侧面外表面连接,链条另一端与穿过本体左侧面10内壁和链条齿轮5之间的缝隙部,这样,链条与链条齿轮啮合,当链条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链条移动,改变螺母零件紧固腔的大小,从而能够卡紧螺母,而当螺母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扳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1),扳手本体(1)上设置能够穿透扳手本体(1)的腔体部(2),扳手本体(1)上还安装转轴(3),转轴(3)穿过腔体部(2),转轴(3)一端安装扳手手柄(4),转轴(3)上设置链条齿轮(5),链条(6)一端与扳手本体(1)连接,链条(6)另一端穿过链条齿轮(5)和扳手本体(1)之间的缝隙部,链条(6)与链条齿轮(5)啮合,扳手本体(1)、链条齿轮(5)、链条(6)形成螺母零件紧固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结构包括扳手本体(1),扳手本体(1)上设置能够穿透扳手本体(1)的腔体部(2),扳手本体(1)上还安装转轴(3),转轴(3)穿过腔体部(2),转轴(3)一端安装扳手手柄(4),转轴(3)上设置链条齿轮(5),链条(6)一端与扳手本体(1)连接,链条(6)另一端穿过链条齿轮(5)和扳手本体(1)之间的缝隙部,链条(6)与链条齿轮(5)啮合,扳手本体(1)、链条齿轮(5)、链条(6)形成螺母零件紧固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本体(1)包括本体上端面(8)、本体下端面(9)、本体左侧面(10)、本体右侧面(11),所述的转轴(3)一端活动安装在本体上端面(8)上,转轴(3)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本体下端面(9)上,链条(6)一端与本体右侧面(11)外表面连接,链条(6)另一端穿过本体左侧面(10)内壁和链条齿轮(5)之间的缝隙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3)活动安装在本体上端面(8)上的一端延伸出本体上表面(8),转轴(3)延伸出本体上表面(8)的转轴端部设置截面呈多边形的卡接柱,扳手手柄(4)一端设置与卡接柱截面形状相同的卡接槽,所述的扳手手柄(4)与转轴(3)连接时,卡接柱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丽徐无名吴兰州蒋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