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171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具有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第一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基座、第一切割刀片及第一切割气缸,切割基座上设有第一切割槽及第一导槽,第一切割刀片与第一切割气缸连接;第二切割机构,其包括两个导条、承载基座、第二切割刀片及第二切割气缸,两个导条上均设有第二导槽,承载基座上设有第二切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同高度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分别对L型通风管两端进行切割,其有利于提高切割效率;同时,通过第一切割气缸和第二切割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切割刀片和第二切割刀片沿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运动以对通风管进行切割,其有利于提高切割的平整度。

A kind of ventilation pipe cu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pipe cutting device includes: a table, the operat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d second table table; the first cutt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a cutting base, the first cutting blade and the first cutting cylinder, the cutt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utting groove and the first groove, the first cutting bla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utting cylinder; second cutt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two bars, bearing base, second cutting blade and two cutting cylinder, two guide bars are provided with second guide bearing pedestal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utting grooves. The utility model in different height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able tabl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cutting mechanism and the cutting mechanism of second L type ventilation tube ends are cut, it is propitious to improve the cutting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first cutting cylinder and second cutting cylinder respectively drives the first cutting blade and the second cutting blade along the first guide slot and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movement by cutting of the ventilation pipe, it is propitious to improve the smoothness of the cu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风管切割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通风管在生产成型后,需要对其两端进行适应性切割,以便于与汽车的其他零部件相契合。目前,汽车通风管主要采用人工切割,其劳动强度大、切割效率低下,且切割的平整度低,其不利于提高切割质量,尤其是呈L型的汽车通风管,切割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调节切割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通风管人工切割导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低于所述第一台面;第一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基座、第一切割刀片及第一切割气缸,第一切割气缸和所述切割基座沿所述第一台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切割基座上表面设置有一与通风管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切割槽及一贯穿所述第一切割槽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切割刀片的刀背端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刀刃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槽内;第二切割机构,其包括两个导条、承载基座、第二切割刀片及第二切割气缸,两个所述导条平行设置于第二台面,且两个所述导条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切割气缸靠近所述导条一端设置,且其活塞端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的刀背端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二切割刀片沿所述第二导槽作往返运动,所述承载基座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导条上侧面,且所述承载基座远离所述第二切割气缸一侧形成有第二切割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还包括限位块及两个导板,两个所述导板均并列设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和切割基座之间,且两个导板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三导槽,所述限位块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的活塞端,且其两端分别荣置于两个所述第三导槽并能够沿所述第三导槽作往返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台面下方的第一压紧气缸及设于所述切割基座上方的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台面和切割基座并与所述第一压紧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切割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台面下方的第二压紧气缸及设于所述承载基座上方的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台面并与所述第一压紧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下侧面分别设置有与通风管两端相配合的第三切割槽和第四切割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不同高度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分别对L型通风管两端进行切割,其有利于提高切割效率;同时,通过第一切割气缸和第二切割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切割刀片和第二切割刀片沿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运动以对通风管进行切割,其有利于提高切割的平整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通风管切割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台面11和第二台面12,所述第二台面12低于所述第一台面11;第一切割机构2,其包括切割基座21、第一切割刀片22及第一切割气缸23,第一切割气缸23和所述切割基座21沿所述第一台面1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切割基座21上表面设置有一与通风管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切割槽211及一贯穿所述第一切割槽211的第一导槽212,所述第一切割刀片22的刀背端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23的活塞端连接、刀刃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槽212内;第二切割机构3,其包括两个导条31、承载基座32、第二切割刀片33及第二切割气缸34,两个所述导条31平行设置于第二台面12,且两个所述导条3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导槽311,所述第二切割气缸34靠近所述导条31一端设置,且其活塞端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33的刀背端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二切割刀片33沿所述第二导槽311作往返运动,所述承载基座32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导条31上侧面,且所述承载基座32远离所述第二切割气缸34一侧形成有第二切割槽321。具体切割时,通风管一端配合放置于第一切割槽211内、另一端放置于承载基座32上,由于通风管呈L型,故其相对承载基座32的自由端可由第二切割槽321延伸至两个导条31之间;其可通过第一切割气缸23和第二切割气缸34驱动第一切割刀片22和第二切割刀片33运动,第一切割刀片22以竖直状态沿第一导槽212运动,将通风管位于第一切割槽211内多余部分切割掉,而第二切割刀片33则以水平状态沿第二导槽311运动,其可将通风管延伸至两个导条31之间的多余部分切割掉,通过第一切割气缸23和第二切割气缸34驱动提高了切割的效率,而设置第一导槽212和第二导槽311则有利于保证第一切割刀片22和第二切割刀片33均按设定路径运动,避免第一切割刀片22和第二切割刀片33在切割受力时发生偏移,其有利于保证切割的平整度,提高了切割质量。实际应用时,第一切割机构2和第二切割机构3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以便适应不同类型的通风管,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第一切割机构2和第二切割机构3设置为垂直状态。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切割刀片22切割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还包括限位块24及两个导板25,两个所述导板25均并列设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23和切割基座21之间,且两个导板25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三导槽251,所述限位块24中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23的活塞端,且其两端分别荣置于两个所述第三导槽251并能够沿所述第三导槽251作往返运动。当第一切割气缸23的活塞端驱动第一切割刀片22向切割基座21运动时,当第一切割刀片22的刀刃端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时,第一切割气缸23的活塞杆端易发生抖动,其易导致第一切割刀片22发生抖动而变形,故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限位块24,其与第一切割气缸23的活塞杆连接,而且通过两个导板25相对侧的第三导槽251对限位块24运动路径进行限位,进而避免第一切割气缸23的活塞杆自由端发生抖动,其有利于延长第一切割气缸23和第一切割刀片22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通风管的切割质量,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还包括设于第一台面11下方的第一压紧气缸26及设于所述切割基座21上方的第一压紧块27,所述第一压紧气缸26的活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台面11和切割基座21并与所述第一压紧块27连接,当通风管一端放置于第一切割槽211内时,可通过第一压紧气缸26驱动第一压紧块27向下运动并紧压于通风管上侧面,其避免了切割过程中通风管发生移动,其有利于保证切割质量。其中,为了便于与通风管相匹配,本实施例第一压紧块27的下侧面设置有与通风管上侧面相配合的第三切割槽272,即当第一压紧块27压紧时,通风管一端的上下侧分别内置于第一切割槽211和第三切割槽272内,对应的第一压紧块27下侧面上设置贯穿第三切割槽272的第四导槽271。相对应,所述第二切割机构3还包括设于第二台面12下方的第二压紧气缸35及设于所述承载基座3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低于所述第一台面;第一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基座、第一切割刀片及第一切割气缸,第一切割气缸和所述切割基座沿所述第一台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切割基座上表面设置有一与通风管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切割槽及一贯穿所述第一切割槽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切割刀片的刀背端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刀刃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槽内;第二切割机构,其包括两个导条、承载基座、第二切割刀片及第二切割气缸,两个所述导条平行设置于第二台面,且两个所述导条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切割气缸靠近所述导条一端设置,且其活塞端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的刀背端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二切割刀片沿所述第二导槽作往返运动,所述承载基座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导条上侧面,且所述承载基座远离所述第二切割气缸一侧形成有第二切割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管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低于所述第一台面;第一切割机构,其包括切割基座、第一切割刀片及第一切割气缸,第一切割气缸和所述切割基座沿所述第一台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切割基座上表面设置有一与通风管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切割槽及一贯穿所述第一切割槽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切割刀片的刀背端与所述第一切割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刀刃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槽内;第二切割机构,其包括两个导条、承载基座、第二切割刀片及第二切割气缸,两个所述导条平行设置于第二台面,且两个所述导条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切割气缸靠近所述导条一端设置,且其活塞端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的刀背端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二切割刀片沿所述第二导槽作往返运动,所述承载基座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导条上侧面,且所述承载基座远离所述第二切割气缸一侧形成有第二切割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运常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均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