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6157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2)刺激处理;(3)第一次除杂;(4)冷浸;(5)第二次除杂;(6)浓缩;(7)萃取;(8)干燥。通过以上步骤充分提取瘤背石磺的活性物质,使得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应用效果,发挥治疗的药效,易于操作。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onchidi extrac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of onchidi extract, its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leaning; (2) stimulation treatment; (3) the first impurity; (4) soaking; (5) the second impurity concentration;; (6) (7) extraction; (8) drying. Through the above steps to fully extract the active substances of Onchidium struma, the active material has good anti-tumor application effect, play a therapeutic effect,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动物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石磺科(Onchidiidae)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肺螺亚纲(Pulmonata),缩眼目(Systellommatophora),石磺总科(Onchidiidae);该贝类雌雄同体,身体柔软无贝壳,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沿岸的河口海域,大多栖息于浅海、潮间带或高潮带的岩礁、红树林、芦苇丛、大米草滩等沿岸湿地及潮上带,少种生活在热带雨林和淡水中,是界于海洋和陆地过渡带的无脊椎且能用肺呼吸的两栖类贝类。因此,石磺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进化史,是海洋独一无二的特色资源。该科下辖6属,分别为:Peronia、Platevindex、Paraoncidium、Onchidium、Onchidina、Onchidella,有具体科学报道和得到承认的种类大约30种,东南亚的种类多达20种。目前我国水产市场销售的主要有瘤背石磺,瘤背石磺俗称土海参,又名海癞子、土鸡、土鲍、涂龟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香港、上海沿海咸淡水交汇处的潮间带高潮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越南、泰国等国家沿海也有分布;成体全身裸露无壳,体表呈青兰色,灰色并夹杂绿色、褐色,密布多数瘤状突起,有自由生活幼虫期,被认为是一种进化程度很高的贝类,是一种具有重要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经济贝类。在《中国海洋药物辞典》中有如下记载:石磺别名土海参,四季捕捞,捕后洗净,除去内脏,取肉鲜用;肉入药;有滋补强壮之功效;主治肝硬化、久病体虚等症状。国外仅见少量文献报道石磺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疟、抗炎、抗血栓、抗癌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以它的抗肿瘤活性最为显著,显示石磺其体内含有丰富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以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实现了瘤背石磺活性成分的富集和抑制肿瘤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取新鲜瘤背石磺,用水洗净除泥沙;(2)刺激处理: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进行低温刺激处理或超声刺激处理或有机试剂刺激处理;(3)第一次除杂:将刺激处理后的瘤背石磺取出,除去内脏和腺体;(4)冷浸:将除杂后的瘤背石磺切碎,用混合液进行冷浸提取,所述混合液为甲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中的一种或两种;(5)第二次除杂:在冷浸提取过程中搅拌,除去上浮的泡沫;(6)浓缩:过滤得瘤背石磺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7)萃取:将膏状物分散于水中,进行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得油状物;(8)干燥:将油状物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在温度为-20℃~10℃下进行低温刺激处理或在5KHz~20KHz下进行超声刺激处理5min~10min或在有机试剂下进行刺激处理,所述有机试剂为丙酮或二氯甲烷或甲醇。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瘤背石磺与混合液的重量比为1:10~20。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通过60~200目筛除去上浮的泡沫。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在压力为-0.08Mpa~-0.1Mpa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1.2的膏状物。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将膏状物分散于蒸馏水或纯净水中,所述膏状物与蒸馏水或纯净水的重量比为1:4~1:8。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萃取过程中萃取剂为石油醚或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冷冻温度为-6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在制备抗肝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瘤背石磺提取物在制备抗人体胶质瘤细胞、胃癌细胞、肝癌细胞、肺癌细胞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冷冻刺激处理或超声刺激处理或有机试剂刺激处理是为了让石磺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刺激产生更多的次级代谢产物,可大大提高石磺中抗肿瘤细胞活性药效成分的提取;将瘤背石磺进行冷浸提取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有效成分的溶出率较高,提取效率高;除杂是为了将浸泡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除去,使得有效成分含量高;且采用低极性萃取剂充分萃取,使得瘤背石磺的活性物质富集;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确保瘤背石磺的活性成分不易损失,存储时间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取新鲜瘤背石磺,用水洗净除泥沙。(2)刺激处理: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在温度为-20℃下进行低温刺激处理。(3)第一次除杂:将刺激处理后的瘤背石磺取出,除去内脏和腺体。(4)冷浸:将除杂后的瘤背石磺切碎,用甲醇的混合液进行冷浸提取2次,所述瘤背石磺与混合液的重量比为1:10。(5)第二次除杂:在冷浸提取过程中搅拌,通过80目筛除去上浮的泡沫。(6)浓缩:过滤得瘤背石磺提取液,在压力为-0.08Mpa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的膏状物。(7)萃取:将膏状物分散于蒸馏水或纯净水中,进行萃取,萃取剂为石油醚,萃取液减压浓缩得油状物,所述膏状物与蒸馏水或纯净水的重量比为1:4。(8)干燥:将油状物在冷冻温度为-60℃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实施例2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取新鲜瘤背石磺,用水洗净除泥沙。(2)刺激处理: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在温度为10℃下进行低温刺激处理。(3)第一次除杂:将刺激处理后的瘤背石磺取出,除去内脏和腺体。(4)冷浸:将除杂后的瘤背石磺切碎,用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进行冷浸提取3次,所述瘤背石磺与混合液的重量比为20:1。(5)第二次除杂:在冷浸提取过程中搅拌,通过160目筛除去上浮的泡沫。(6)浓缩:过滤得瘤背石磺提取液,在压力为-0.1Mpa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膏状物。(7)萃取:将膏状物分散于蒸馏水或纯净水中,进行萃取,萃取剂为石油醚,萃取液减压浓缩得油状物,所述膏状物与蒸馏水或纯净水的重量比为1:20。(8)干燥:将油状物在冷冻温度为-20℃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实施例3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取新鲜瘤背石磺,用水洗净除泥沙.(2)刺激处理: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在温度为-5℃下进行低温刺激处理。(3)第一次除杂:将刺激处理后的瘤背石磺取出,除去内脏和腺体。(4)冷浸:将除杂后的瘤背石磺切碎,用甲醇与氯仿的混合液进行冷浸提取3次,所述瘤背石磺与混合液的重量比为1:15。(5)第二次除杂:在冷浸提取过程中搅拌,通过130目筛除去上浮的泡沫。(6)浓缩:过滤得瘤背石磺提取液,在压力为-0.09Mpa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的膏状物。(7)萃取:将膏状物分散于蒸馏水或纯净水中,进行萃取,萃取剂为石油醚,萃取液减压浓缩得油状物,所述膏状物与蒸馏水或纯净水的重量比为1:6。(8)干燥:将油状物在冷冻温度为-40℃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也可在5KHz~20KHz下进行超声刺激处理5min~10min或在有机试剂下进行刺激处理,所述有机试剂为丙酮或二氯甲烷或甲醇。所述混合液为甲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中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取新鲜瘤背石磺,用水洗净除泥沙;(2)刺激处理: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进行低温刺激处理或超声刺激处理或有机试剂刺激处理;(3)第一次除杂:将刺激处理后的瘤背石磺取出,除去内脏和腺体;(4)冷浸:将除杂后的瘤背石磺切碎,用混合液进行冷浸提取,所述混合液为甲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中的一种或两种;(5)第二次除杂:在冷浸提取过程中搅拌,除去上浮的泡沫;(6)浓缩:过滤得瘤背石磺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7)萃取:将膏状物分散于水中,进行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得油状物;(8)干燥:将油状物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取新鲜瘤背石磺,用水洗净除泥沙;(2)刺激处理: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进行低温刺激处理或超声刺激处理或有机试剂刺激处理;(3)第一次除杂:将刺激处理后的瘤背石磺取出,除去内脏和腺体;(4)冷浸:将除杂后的瘤背石磺切碎,用混合液进行冷浸提取,所述混合液为甲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中的一种或两种;(5)第二次除杂:在冷浸提取过程中搅拌,除去上浮的泡沫;(6)浓缩:过滤得瘤背石磺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物;(7)萃取:将膏状物分散于水中,进行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得油状物;(8)干燥:将油状物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清洗后的活体瘤背石磺在温度为-20℃~10℃下进行低温刺激处理或在5KHz~20KHz下进行超声刺激处理5min~10min或在有机试剂下进行刺激处理,所述有机试剂为丙酮或二氯甲烷或甲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背石磺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力刘洋洋冯剑郑威马国需许旭东魏建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