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23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已躺卧的姿势移至床体上,医护人员再用手点按第一开关,通过点按第一开关,使得电机开始工作,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旋转板以及指针连同患者的上躯干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在指针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指针指向角度尺的数值,清晰的知晓旋转板连同患者顺时针旋转的角度,即患者当前坐起的角度,当指针指向角度尺的数值达到医护人员的要求后,即患者坐起治疗的角度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再用手放开第一开关,电机停止工作,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即可,该神经内科助起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治疗进度。

A kind of assistant device for neurolo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urology starting devices, when used, the bed body posture to the first medical staff patients have been lying on the medical staff, and then hand press first switch, by clicking on the first switch, the motor starts to work, the electric motor drives the rotary shaft to rotate together with the upper torso with plate and pointer the clockwise rotation,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pointer in the process, the staff can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pointer angle ruler, known together with the rotary plate clockwise rotation angle were clear, namely the patients sit angle, when the value of the pointer to the angle ruler to the medical staff requirements, namely the patient sit up treatment of angle to achieve the needs of medical staff, medical personnel and release the first switch, the motor stops working, medical staff and the patients with corresponding It can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medical staff and the treatment progress of th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起器,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
技术介绍
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对局部神经萎缩或局部神经刺激不敏感的患者,经常需要医护人员对病患部位进行检查,但在进行检查操作时,医护人员有时需患者坐起,目前使用的检查床显然不具备这种辅助功能,而神经内科患者多肢体活动不便,需医务人员辅助才能完成,在医护人员辅助的过程中,因是医护人员人工手动将患者扶至坐起的姿势,即医护人员无法将患者坐起的角度调节至所需治疗的角度状态,最终使得医务人员与患者都会感到劳累,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恢复,而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负担,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来解决目前医院尚无助起器,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患者治疗进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包括床体、固定板、旋转板、电机、旋转轴、角度尺、指针、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床体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板位于固定板左侧,所述的旋转板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床体前端中侧,所述的电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后端,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旋转板,所述的旋转轴与旋转板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轴贯穿固定板,所述的旋转轴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角度尺位于床体后端中侧,所述的角度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指针位于旋转板后端,所述的指针与旋转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位于床体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位于旋转板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与旋转板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旋转板内部还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一端与旋转板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另一端与旋转板卡扣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还设有若干数量的振动器,所述的振动器与连接板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顶部还设有保护垫,所述的保护垫与连接板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底部中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床体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床体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床体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神经内科助起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已躺卧的姿势移至床体上,并将患者的上躯干与旋转板相贴合,将患者的下躯干与固定板相贴合,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再用手点按第一开关,通过点按第一开关,使得电机开始工作,所述的电机为伺服电机,具有自锁功能,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旋转板以及指针连同患者的上躯干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在指针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指针指向角度尺的数值,清晰的知晓旋转板连同患者顺时针旋转的角度,即患者当前坐起的角度,当指针指向角度尺的数值达到医护人员的要求后,即患者坐起治疗的角度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再用手放开第一开关,此时,电机停止工作,在电机自锁功能的作用下,使得旋转板当前旋转的角度被锁死,即患者坐起的角度被锁定,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即可,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二开关,通过第二开关,使得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旋转板连同患者的上躯干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相互接触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患者上躯干复位,即患者再次处于躺卧的姿势,该神经内科助起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医护人员可将患者坐起的角度调节至所需治疗的角度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进度,同时,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开启振动器,振动器有效的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提高了患者使用该装置的舒适性,当患者坐起后,若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背部进行护理治疗时,医护人员只需将连接板打开,使得患者的背部暴露于外界,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背部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治疗即可,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电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感应器以及第二感应器导线相连,保护垫是为了让患者背部与振动器实行软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神经内科助起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图2是神经内科助起器的局部后视图;图3是神经内科助起器的局部俯视剖视图。床体1固定板2旋转板3电机4旋转轴5角度尺6指针7第一感应器8第二感应器9蓄电池101第一开关102第二开关103连接板301振动器302保护垫30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包括床体1、固定板2、旋转板3、电机4、旋转轴5、角度尺6、指针7、第一感应器8、第二感应器9,所述的固定板2位于床体1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板2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板3位于固定板2左侧,所述的旋转板3与固定板2转动相连,所述的电机4位于床体1前端中侧,所述的电机4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5位于电机4后端,所述的旋转轴5与电机4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5贯穿旋转板3,所述的旋转轴5与旋转板3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轴5贯穿固定板2,所述的旋转轴5与固定板2转动相连,所述的角度尺6位于床体1后端中侧,所述的角度尺6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指针7位于旋转板3后端,所述的指针7与旋转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8位于床体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8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9位于旋转板3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9与旋转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板3内部还设有连接板301,所述的连接板301一端与旋转板3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301另一端与旋转板3卡扣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01内部还设有若干数量的振动器302,所述的振动器302与连接板30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01顶部还设有保护垫303,所述的保护垫303与连接板301胶水相连,所述的床体1底部中端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床体1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一开关102,所述的第一开关102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床体1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二开关103,所述的第二开关103与床体1螺纹相连。该神经内科助起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已躺卧的姿势移至床体1上,并将患者的上躯干与旋转板3相贴合,将患者的下躯干与固定板2相贴合,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再用手点按第一开关102,通过点按第一开关102,使得电机4开始工作,所述的电机4为伺服电机,具有自锁功能,电机4驱动旋转轴5带动旋转板3以及指针7连同患者的上躯干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在指针7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指针7指向角度尺6的数值,清晰的知晓旋转板3连同患者顺时针旋转的角度,即患者当前坐起的角度,当指针7指向角度尺6的数值达到医护人员的要求后,即患者坐起治疗的角度达到医护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固定板、旋转板、电机、旋转轴、角度尺、指针、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床体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板位于固定板左侧,所述的旋转板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床体前端中侧,所述的电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后端,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旋转板,所述的旋转轴与旋转板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轴贯穿固定板,所述的旋转轴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角度尺位于床体后端中侧,所述的角度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指针位于旋转板后端,所述的指针与旋转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位于床体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位于旋转板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与旋转板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固定板、旋转板、电机、旋转轴、角度尺、指针、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床体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板位于固定板左侧,所述的旋转板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床体前端中侧,所述的电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后端,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旋转板,所述的旋转轴与旋转板紧配相连,所述的旋转轴贯穿固定板,所述的旋转轴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角度尺位于床体后端中侧,所述的角度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指针位于旋转板后端,所述的指针与旋转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位于床体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位于旋转板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与旋转板螺纹相连。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田英然权晨曦郝晓梅朱晴田聪聪刘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