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云开专利>正文

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975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优质泥鳅产量高、泥鳅死亡率低、泥鳅收获方便、收益高的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以及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合理的利用了稻田,在稻田中套养泥鳅和小龙虾,能在同一时间提供两种品种的餐桌佳肴,同时,在养殖泥鳅的养殖沟中对泥鳅进行无土养殖,能够有效的提高优质泥鳅的产量和更加方便快捷的收获泥鳅,防止因泥鳅的钻土习性,而对收获泥鳅带来困难。

Method for cultivating loach in soilless culture in paddy field and cultivating with crayfis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loach in soilless culture in paddy field and covering with crayfish, and provides a paddy field soilless culture loach with high quality loach production, low loach mortality, convenient loach harvesting and high income, and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crayfish. This method makes full utilization of rice in paddy field, a loach and crayfish, which can provide two varieties of table delicaci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breeding of loach loach breeding ditch of soilless cul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loach loach harvest more convenient, prevent because the soil drilling habits of loach, and difficult to harvest the loa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鳅的养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属于水产动物养殖领域。
技术介绍
泥鳅(学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大,每年水稻面积达17亿亩以上,在稻田中养泥鳅和小龙虾,泥鳅和小龙虾可以吃稻田的水生昆虫及害虫、水稻穗掉下的花粉,释放减少饲料摄入量,同时减少水稻病虫害,水稻不使用农药,泥鳅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可以给水稻提供营养,这样可以生产出无公害水稻和泥鳅、小龙虾产品。这种生态套养模式既不减少水稻产量,还能每亩增收优质商品泥鳅和小龙虾,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尤其是在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和养小龙虾,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而现有技术中的稻田养殖泥鳅技术都是直接将泥鳅养殖在稻田中,由于泥鳅具有钻土的习性,到收获泥鳅时,对泥鳅的捕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且目前也很少有泥鳅和小龙虾稻田套养的报道,在一片稻田中同时收获泥鳅和小龙虾两种备受消费者欢迎的美食,来满足人们的餐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质泥鳅产量高、泥鳅死亡率低、泥鳅收获方便、收益高的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以及在稻田中泥鳅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的四周挖一条口字形养殖沟,在稻田内挖井字形养虾沟,在养殖沟旁边的稻田四个角上分别插上固定杆,固定杆为四根,两根固定杆之间拉有网片,泥鳅在口字形养殖沟中进行无土养殖,小龙虾在井字形养虾沟中进行养殖;泥鳅苗在四个拐角处同时进行投放,投放的泥鳅苗规格为3~5cm,每个拐角处投放1000-1200尾,同时向养虾沟中投放健康活泼的小龙虾,投放体重为5克的小龙虾幼虾10公斤,对泥鳅和小龙虾进行日常的饲养管理,每年9月,稻田收割后,对泥鳅和小龙虾进行捕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提供了一种优质泥鳅产量高、泥鳅死亡率低、泥鳅收获方便、收益高的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以及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合理的利用了稻田,在稻田中套养泥鳅和小龙虾,能在同一时间提供两种品种的餐桌佳肴,同时,在养殖泥鳅的养殖沟中对泥鳅进行无土养殖,能够有效的提高优质泥鳅的产量和更加方便快捷的收获泥鳅,防止因泥鳅的钻土习性,而对收获泥鳅带来困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包括稻田准备、养殖沟和养虾沟的构建、泥鳅和小龙虾的放养、泥鳅和小龙虾的饲养与管理以及泥鳅和小龙虾的收获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1)稻田准备:选择水源充足、弱酸性、灌溉方便、水质良好、远离污染、交通便利、近自然河流或湖泊的稻田,稻田面积为2-6亩,在稻田的四周挖一条口形养殖沟,养殖沟绕稻田一周,将养殖沟中挖出的土堆设田埂上,加高加固田埂,养殖沟宽2米,深1.7米,养殖沟穿过田埂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与排水管设置在田埂底部,在拐角处都设置有排水管,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设有防逃网,防止泥鳅从进水管或排水管中逃逸。在稻田内挖井字形养虾沟,所述养虾沟宽为0.6-1米,深为为1-1.2米,在养殖沟旁边的稻田四个角上分别插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四根,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拉有网片,所述网片的高度为0.6-0.8米,网片可以很好的防止养虾沟中的小龙虾爬入口字形养殖沟中,起到了很好地隔离作用,有利于分开捕获,将泥鳅在口字形养殖沟中进行无土养殖,小龙虾在井字形养虾沟中进行养殖。在田埂外侧,开挖一条与养殖沟相对应的口字形循环沟,循环沟内种植有水草和藻类,养殖沟内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到循环沟中,排到循环沟内的养殖水经过循环沟的净化后,再用水泵从进水管内流入养殖沟和养虾沟中,使养殖水得到循环利用。(2)养殖沟和养虾沟的构建:在养殖沟内设置U形养殖板,所述U形养殖板的两侧壁分别与养殖沟的侧壁紧贴,两侧壁高于稻田水面的高度,所述U形养殖板两侧壁高出稻田水面高度60-70cm,所述U形养殖板的底板与养殖沟的底部紧贴,这就形成了泥鳅的养殖空间,所述U形养殖板两侧壁高出稻田的部分均匀设置有若干溢水口,与田埂紧靠的侧壁的溢水口对应的田埂处设置有相应的排水孔,防止因为暴雨等情况,使稻田或者养殖沟的水满出,使泥鳅被水冲出,造成养殖损失,所述溢水口处设置有防逃网,同样防止泥鳅从溢水口处逃逸;在所述U形养殖板的两侧壁上还非对称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间隔为6米,长度为U形养殖板宽度的2/3,高度为10cm,在养殖沟的进水口设置有水泵,向养殖沟内放入水,当水流从进水口处进入时,所述水流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流动,导流板同时也有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水流过急而损伤泥鳅,养殖沟内的水面与稻田的水面齐平,在养殖沟内放人水后,进行肥水,可施加一些有机肥或者动物粪便,在养殖沟的U形养殖板上放一些福寿螺,在水体中种植浮水植物如水葫芦以及培养一些浮游生物,为泥鳅提供生态环境,同时为泥鳅提供一些生物饵料,保持水的透明度为25-30cm,这就形成了泥鳅的养殖空间,所述U形养殖板两侧壁高出稻田的部分均匀设置有若干溢水口,与田埂紧靠的侧壁的溢水口对应的田埂处设置有相应的排水孔,防止因为暴雨等情况,使稻田或者养殖沟的水满出,使泥鳅被水冲出,造成养殖损失,所述溢水口处设置有防逃网,同样防止泥鳅从溢水口处逃逸。(3)泥鳅和小龙虾的放养:水稻秧苗选择直挺、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当稻田插好水稻秧苗后,对养殖沟进行消毒,并向养殖沟水体泼洒豆浆2天后,向养殖沟中投放表面光滑、无病无畸形的泥鳅苗,所述泥鳅苗在投放前用3%-5%的食盐水进行浸泡消毒5分钟,投放时养殖沟中的水温与育苗池的水温相差不大于1℃,pH为6.7-7.2,与育苗池的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的四周挖一条口字形养殖沟,在稻田内挖井字形养虾沟,在所述养殖沟旁边的稻田四个角上分别插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四根,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拉有网片,泥鳅在口字形养殖沟中进行无土养殖,小龙虾在井字形养虾沟中进行养殖;泥鳅苗在四个拐角处同时进行投放,投放的泥鳅苗规格为3~5cm,每个拐角处投放1000‑1200尾,同时向养虾沟中投放健康活泼的小龙虾,投放体重为5克的小龙虾幼虾10公斤,对泥鳅和小龙虾进行日常的饲养管理,每年9月,稻田收割后,对泥鳅和小龙虾进行捕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无土养殖泥鳅且与小龙虾套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的四周挖一条口字形养殖沟,在稻田内挖井字形养虾沟,在所述养殖沟旁边的稻田四个角上分别插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四根,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拉有网片,泥鳅在口字形养殖沟中进行无土养殖,小龙虾在井字形养虾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云开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