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频率可调谐无本振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频率可调谐无本振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及方法,属于微波信号产生
技术介绍
雷达的分辨理论表明:在保证一定信噪比并实现最佳处理的前提下,测距精度和距离分辨力主要取决于信号的频谱结构,它要求信号具有大的带宽;测速精度和速度分辨力取决于信号的时间结构,它要求信号具有大的时宽。因此,要使雷达系统作用距离远,又具有高的测距、测速精度和好的距离、速度分辨力,首先发射信号必须是大带宽、长脉冲的形式,即雷达信号应具有大的时宽-带宽积。脉冲压缩雷达发射宽脉冲,在接收端通过脉冲压缩获得窄脉冲,很好的解决了雷达作用距离和分辨能力之间的矛盾。相位编码信号是一种常用的雷达脉冲压缩信号,它具有良好的脉冲压缩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因此在雷达等相关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传统的相位编码信号是通过电子线路在电域生成的,但是受到电子瓶颈限制,存在生成相位编码信号频率可调谐范围受限、时宽-带宽积受限、系统可重构性差等缺点。而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雷达系统的工作频率也在向更高的频段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频率可调谐无本振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可调谐激光器、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DP‑QPSK调制器、光放大器、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器、光环形器、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即PS‑FBG、单模光纤、第一光电探测器、电放大器、第一电耦合器、第二电耦合器、编码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及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DP‑QPSK调制器内集成了两个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DP‑MZM,两个子DP‑MZM输出的光信号经过正交偏振复用耦合在一起在DP‑QPSK调制器的输出端输出,子DP‑MZM由一个主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主MZM和两个子MZM组成;所述DP‑QPSK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频率可调谐无本振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可调谐激光器、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DP-QPSK调制器、光放大器、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器、光环形器、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即PS-FBG、单模光纤、第一光电探测器、电放大器、第一电耦合器、第二电耦合器、编码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及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DP-QPSK调制器内集成了两个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DP-MZM,两个子DP-MZM输出的光信号经过正交偏振复用耦合在一起在DP-QPSK调制器的输出端输出,子DP-MZM由一个主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即主MZM和两个子MZM组成;所述DP-QPSK调制器设置在可调谐激光器的出射光路上;DP-QPSK调制器的输出端与光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偏振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偏振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与光环形器的1口连接,光环形器的2口与PS-FBG输入端口连接,光环形器的3口与一段单模光纤连接;单模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与电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和DP-QPSK调制器其中一个子DP-MZM的一个射频输入端口连接,该子DP-MZM的另一个射频输入端口与编码信号发生器连接,第二电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与DP-QPSK调制器的另一个子DP-MZM的两个射频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连接DP-QPSK调制器的六个直流偏置端口;偏振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二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端为生成的微波相位编码信号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S-FBG具有平坦的反射谱,且反射谱上有一带宽极窄的凹陷。3.根据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