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纠错编码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纠错编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数字通信系统通常发射端通常包括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和调制器等部分,接收端通常包括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和信宿,如图1所示,为根据相关技术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示意图。信道编码器用于给信息比特按照一定的规则引入冗余信息以便接收端信道译码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信息在信道上传输时发生的误码。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包括比特异或编码、分组码、BCH码、里德-所罗门码(RS码)、喷泉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Turbo码、极化码、卷积码等;不要的信道编码方法通常有不同的适用场景,也有不同的编译码性能。有时为了提高信道编译码的性能需要对这些信道编码方法进行特殊的优化处理。一个比较典型的需要提升信道编译码性能的应用场景是移动通信中的超可靠应用。超可靠应用一般包括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超可靠应用一般有两个特点:1)超可靠数据传输的数据块的错误比率必须比普通数据传输的数据块错误率低4到5个数量级;2)通常数据块的长度都不长,一般在1000比特以下,传统的信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纠错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第一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对分段后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片段,分别进行差错校验编码;将差错校验编码后的各比特序列片段组成第二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并对所述第二待纠错编码比特序列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生成待发送比特序列;发送所述待发送比特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纠错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第一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对分段后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片段,分别进行差错校验编码;将差错校验编码后的各比特序列片段组成第二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并对所述第二待纠错编码比特序列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生成待发送比特序列;发送所述待发送比特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纠错编码比特序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息比特序列;对所述信息比特序列整体进行差错校验编码后的比特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错校验编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循环冗余校验编码、BCH码编码、RS码编码、奇偶校验编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比特序列片段的数目或者比特序列片段的长度对所述待编码比特序列进行均匀或非均匀分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差错校验编码后的各比特序列片段组成第二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并对所述第二待纠错编码比特序列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生成待发送比特序列包括:先对差错校验编码后的各比特序列片段中对应位置上的比特组成的各信息比特序列分别进行前向纠错编码,得到各自的校验比特序列;使用各校验比特序列中对应位置上的比特组成新的比特序列片段;将原差错校验编码后的各比特序列片段与所述新的比特序列片段合成第三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并对所述第三待纠错编码比特序列进行前向纠错编码,生成待发送比特序列。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纠错编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比特异或编码、分组码编码、BCH码编码、RS码编码、喷泉码编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Turbo码编码、极化码编码、卷积码编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向纠错编码方法为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的情况下,对第一待纠错编码的比特序列进行分段包括:对待编码比特序列分为Kb段,其中Kb为正整数,且Kb=Nb-Mb,其中,Nb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校验矩阵的列数,Mb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矩阵的行数;或者,按照E比特为单位进行分段,其中E为正整数,并且E=z-K3,其中,z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扩展因子,K3是对所述分段后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片段,分别进行差错校验编码后的冗余比特长度。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进,徐俊,李立广,陈泽为,徐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