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芯体、绕线式电子部件以及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657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合格率的降低的陶瓷芯体、绕线式电子部件以及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的陶瓷芯体(20)具有沿长度方向(Ld)延伸的轴芯部(30)和设置于轴芯部(30)的长度方向(Ld)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40)。陶瓷芯体(20)的沿着长度方向(Ld)的长度尺寸(L)为0mm<L≤1.1mm。轴芯部(30)的棱线部(30R)的表面粗糙度为,以表面粗糙度(Rz)计为2.5μm以下。

Ceramic core, wi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eramic co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eramic core body, a wi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ceramic core, which can reduce the qualified rate. A ceramic core (20) consisting of ferrite materials containing Ni and Zn has a shaft core (30)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Ld) and a pair of flange portions (40) at the ends of the length (Ld) of the mandrel (30). The ceramic core (20)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Ld) length (L) for 0mm L > 1.1mm. The shaft core (30) of the ridge (30R)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the surface roughness (Rz) for 2.5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芯体、绕线式电子部件以及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的陶瓷芯体、具备该陶瓷芯体的绕线式电子部件以及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的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绕线式电子部件(例如,线圈部件)的芯体,公知有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的陶瓷芯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5624号公报然而,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得到发展,对于搭载于上述的电子设备的绕线式电子部件,也推高了小型化的需求。但是,若绕线式电子部件的小型化得以进展,则容易产生绕线的卷绕凌乱、绕线的断线等绕线不良,导致成品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成品率降低的陶瓷芯体、绕线式电子部件以及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解决上述课题的陶瓷芯体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轴芯部和设置于上述轴芯部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并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该陶瓷芯体的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尺寸L为0mm<L≤1.1mm,上述轴芯部的棱线部的表面粗糙度为,以表面粗糙度Rz计为2.5μm以下。根据该构成,在将长度尺寸L设定为0mm<L≤1.1mm的小型的陶瓷芯体中,轴芯部的棱线部的表面形成为凹凸较小的平滑的面。因此,当在轴芯部卷绕了绕线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产生卷绕凌乱等绕线不良。由此,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在上述陶瓷芯体中,优选上述各凸缘部设置为朝向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上述轴芯部的四周突出,上述轴芯部的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尺寸t与上述凸缘部的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尺寸T之比t/T为0<t/T≤0.6,上述轴芯部的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w与上述凸缘部的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W之比w/W为0<w/W≤0.6。根据该构成,在小型的陶瓷芯体中,能够增大轴芯部与凸缘部在高度方向上的台阶差,并且能够增大轴芯部与凸缘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台阶差。由此,不但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还能够兼顾小型化和扩大绕线区域(能够卷绕绕线的区域)。在上述陶瓷芯体中,优选上述各凸缘部的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尺寸在0.08mm~0.15mm的范围内。在上述陶瓷芯体中,优选上述轴芯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偏离上述凸缘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中心。根据该构成,在例如将陶瓷芯体应用于绕线式电子部件的情况下,在凸缘部的位于与轴芯部错开的方向相反一侧的端面形成电极,从而能够扩大轴芯部与电极分开的距离。由此,能够将电极的形成区域确保得较大,从而能够抑制产生电极与绕线间的接合不良等情况。其结果,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解决上述课题的绕线式电子部件具有:上述陶瓷芯体、形成于上述凸缘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电极、以及卷绕于上述轴芯部并且端部电连接于上述电极的绕线。根据该构成,在将长度尺寸L设定为0mm<L≤1.1mm的小型的陶瓷芯体中,轴芯部的棱线部的表面形成为凹凸较小的平滑的面。因此,能够抑制在卷绕于轴芯部的绕线产生卷绕凌乱等绕线不良。由此,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解决上述课题的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具有:成形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的成形体的成形工序、对于上述成形体实施热处理而获得煅烧体(日文:仮焼体)的热处理工序、对上述煅烧体进行滚磨的滚磨工序、以及对上述滚磨后的煅烧体进行烧制而获得烧结体的烧制工序,在上述热处理工序中,实施上述热处理的方式为,使得上述煅烧体的平均结晶粒径D1与上述烧结体的平均结晶粒径D2之比D1/D2成为0.1~0.5的范围。根据该制造方法,煅烧体的平均结晶粒径D1相对于烧结体(换句话说,为陶瓷芯体)的平均结晶粒径D2成为0.1~0.5倍的大小。因此,在结晶粒子的粒径小于烧制后的粒径的状态下进行滚磨。由此,能够减小滚磨后的煅烧体的表面粗糙度。另外,在滚磨后进一步进行烧制,因此能够使该烧制后的烧结体的表面更加平滑。由此,能够抑制当在陶瓷芯体的表面卷绕了绕线的情况下,产生卷绕凌乱等绕线不良。其结果,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在上述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上述热处理工序中,实施上述热处理,使得上述比D1/D2成为0.15~0.5。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通过热处理对于煅烧体赋予充分的强度。由此,能够提高煅烧体的在进行滚磨时的强度,因此能够抑制在滚磨时在煅烧体产生破裂、缺口等缺陷这样的情况。其结果,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在上述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烧结体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轴芯部和设置于上述轴芯部的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该烧结体的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尺寸L为0mm<L≤1.1mm,上述各凸缘部的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尺寸在0.08mm~0.15mm的范围内。在上述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实施上述热处理工序、上述滚磨工序以及上述烧制工序,使得上述烧结体的上述轴芯部的棱线部的表面粗糙度为,以表面粗糙度Rz计成为2.5μm以下。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减小烧结体的轴芯部的棱线部的表面粗糙度Rz,从而能够将该棱线部的表面形成为凹凸较小的平滑的面。由此,当在轴芯部卷绕了绕线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产生卷绕凌乱等绕线不良。其结果,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在上述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上述成形工序中,通过下冲头和具有被分割成上述凸缘部用的第一上冲头与上述轴芯部用的第二上冲头这样构造的上冲头,对填充于模具的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粉末进行加压,成形具有上述轴芯部与上述凸缘部的上述成形体,在上述成形工序中,单独地控制上述下冲头、上述第一上冲头与上述第二上冲头的相对于上述模具的相对的移动量,使上述烧制后的上述轴芯部的沿着加压方向的尺寸t与上述烧制后的上述凸缘部的沿着加压方向的尺寸T之比t/T成为0<t/T≤0.6。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单独地控制下冲头、凸缘部用的第一上冲头与轴芯部用的第二上冲头的移动量,因此,即便在长度尺寸L为1.1mm以下而成为小型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凸缘部与轴芯部的在加压方向上的台阶差形成得较大。其结果,能够成品率良好地制造既实现了小型化又能够扩大绕线区域的陶瓷芯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陶瓷芯体、绕线式电子部件以及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起到能够抑制成品率的降低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陶瓷芯体的简要立体图。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4中的(a)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粉状体成形装置的简要剖视图,图4中的(b)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粉状体成形装置的模具的简要俯视图。图5中的(a)~(c)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成形工序的简要剖视图。图6中的(a)、(b)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成形工序的简要剖视图。图7中的(a)~(c)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成形工序的简要剖视图。图8中的(a)~(c)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成形工序的简要剖视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线圈部件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陶瓷芯体的剖面立体图。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粉状体成形装置的简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中存在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而放大构成要素来表示的情况。另外,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存在与实际的尺寸比率或者其他的附图中的尺寸比率不同的情况。另外,在剖视图中,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存用麻面替代表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陶瓷芯体、绕线式电子部件以及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芯体,其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轴芯部和设置于所述轴芯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并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该陶瓷芯体的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尺寸L为0mm<L≤1.1mm,所述轴芯部的棱线部的表面粗糙度为,以表面粗糙度Rz计为2.5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13 JP 2016-0967601.一种陶瓷芯体,其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轴芯部和设置于所述轴芯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并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该陶瓷芯体的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尺寸L为0mm<L≤1.1mm,所述轴芯部的棱线部的表面粗糙度为,以表面粗糙度Rz计为2.5μ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凸缘部设置为朝向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向所述轴芯部的四周突出,所述轴芯部的沿着所述高度方向的尺寸t与所述凸缘部的沿着所述高度方向的尺寸T之比t/T为0<t/T≤0.6,所述轴芯部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w与所述凸缘部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W之比w/W为0<w/W≤0.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凸缘部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尺寸在0.08mm~0.15m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部的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偏离所述凸缘部的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中心。5.一种绕线式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芯体、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电极、以及卷绕于所述轴芯部并且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电极的绕线。6.一种陶瓷芯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成形工序,成形由包含Ni和Zn的铁氧体材料构成的成形体;热处理工序,对于所述成形体实施热处理而获得煅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刚史石塚一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