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丽专利>正文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020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顶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第一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第二中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控制传输装置连接;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管平台和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监测区域全面布点、全面覆盖,消灭监测盲区,为区域环境监管提供科技支撑。

Micro multi parameter monitoring instrument for air pollutants and monitoring system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niature multi parameter monitor air pollutants and atmospheric pollutants monitoring system, micro multi parameter monitor with the air pollutants from the top down top are connected, the first central housing housing, the second portion of the shell, a base and a mounting bracket in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and the particles in the sensor. The first middl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device in the internal transmission, the second portion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ignal conditioning switch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gas sensor, humidity sensor, particle and gas sensor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switching device, signal conditioning switch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atmospheric pollutant monitoring the system includes data monitoring platform and the micro parameters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monito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of the monitoring area, th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the elimination of the monitoring blind area,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工业废气的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识别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掌握其分布与扩散规律,进而及时寻找到大气污染源并对其进行治理。目前,空气污染物的监测主要采用固定站房式分析仪器和开放光程分析仪器,但这两种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安装选址困难、对技术人员经验水平要求高、维护成本高,因而远不能满足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并且能够大面积布点、实时掌握各监测点动态监测数据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的技术为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所述顶部壳体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和所述气体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另外,技术方案2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1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形成为百叶窗状。另外,技术方案3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2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顶部,所述内置壳体与所述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另外,技术方案4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3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定位卡箍。另外,技术方案5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1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臭氧传感器。另外,技术方案6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1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控制传输装置包括信号控制单元、GPS定位单元和GRRS传输单元。另外,技术方案7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6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GPS发射天线、GPRS发射天线以及能够为所述控制传输装置提供电力的插头,在所述插头上设置有外部设备扩展接口。另外,技术方案8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7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插头为多芯航空插头。另外,技术方案9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在技术方案8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中,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还包括蓝牙传输单元和/或WIFI传输单元。另外,技术方案10的技术为一种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管平台和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9中任意一种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所述数据监管平台具有:原始数据入库系统,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数据业务功能系统,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按照环保监测的业务进行流程分类、业务统计、修正计算,并进行平台标定;以及信息可视化展示系统,用于对数据资料进行展示。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顶部壳体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第一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第二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控制传输装置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固定站房式分析仪器和开放光程式分析仪器仅能对局限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条件低,从而能够对监测区域全面布点,全面覆盖监测区域,消灭监测盲区,为区域环境监管提供科技支撑,使区域环境监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分布与扩散规律,从而准确地掌握大气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进而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根据技术方案2的技术,将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设置成百叶窗状,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顶部壳体不仅能够对顶部容置空间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起保护作用,避免感应装置和电路电线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受到雨水、雷电等恶劣的环境条件的侵蚀,同时保证了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能够与大气环境充分接触,从而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感应。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技术,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内部,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内置壳体的顶部,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顶部壳体和第一中部壳体之间结构紧凑、连接牢固,保证了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具有较小的体积,同时,与直接将顶部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连接,将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散落放置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相比,内置壳体的设置避免了颗粒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在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晃动而损坏的现象的发生。另外,使用连接销进行连接,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内置壳体与第一中部壳体之间易于拆装,在颗粒物传感器或者温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易于检修。根据技术方案4的技术,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且与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固定架的一端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的定位卡箍。通过这样的结构,使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能够通过定位卡箍和安装板安装在电线杆等位置,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对该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进行大面积布点,且有利于后期对设备的维护工作。根据技术方案5的技术,该颗粒物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该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所述顶部壳体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和所述气体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顶部壳体、第一中部壳体、第二中部壳体、底座以及安装支架,在所述顶部壳体内形成顶部容置空间,在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口,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传感器,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传输装置,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内形成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二中部壳体容置空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调理转接装置,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和所述气体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连接,所述信号调理转接装置与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的周面上的通风口形成为百叶窗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置壳体,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置壳体的顶部,所述内置壳体与所述第一中部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多参数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底座销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微型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张福治于娜杨占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