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基坑支护方法及倾斜桩技术

技术编号:1660133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及倾斜桩。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支护桩、第一冠梁、第二冠梁和第一连梁,沿基坑边沿使其中一部分支护桩以与重力呈第一倾角进入土体,使第一冠梁与该部分支护桩的桩尾固定连接;并沿基坑边沿外使另一部分支护桩以与重力呈第二倾角进入土体,并使第二冠梁与该另一部分支护桩的桩尾部固定连接;以及使第一连梁分别与所述第一冠梁和所述第二冠梁固定连接。上述基坑支护方法,由于采用了双排支护桩,可以改善基坑支护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method and inclined pi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pporting method for a foundation pit and an inclined pile. The method includes: providing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pile, the first second crown crown beam, beam and beam along the edge of deep excavation first, in part to the supporting pile and gravity is the first to dip into the soil, so that the first and the top beam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ile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along the edge of the pit a part of the retaining pile with gravity is second dip into the soil, and the second top beam and the other branch pile pile tail fixed; and the first beam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rown crown beam beam. Because of adopting double row retaining piles, the supporting method of the foundation pit can improve the supporting effect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支护方法及倾斜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坑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的方法及倾斜桩。
技术介绍
桩排支护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基坑支护形式之一。桩排结构与地下连续墙相比,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平面布置灵活等诸多优点。间隔排列的桩排式支护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允许坑外降水的情况,当设置止水帷幕或与其他混合式桩组成并排连续墙体时,也可用于软弱含水地层。目前所采用的排桩均为竖直桩,其在进行基坑支护时有诸多缺点,影响了排桩的应用。首先,相同开挖深度的桩顶位移大,内力大,使桩后地面产生较大变形,危及周围环境。其次,当桩的强度不够时容易导致护坡桩折断而使基坑失稳。再次,采用竖直排桩使基坑可能开挖的深度较小,在开挖深度较大时,排桩很容易发生倾覆破坏,因此支护结构需要更大截面和插入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及倾斜桩,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基坑支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支护桩、第二支护桩、第三支护桩、第四支护桩、第一冠梁、第二冠梁以及第一连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护桩包括第一桩头部、第一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桩头部和所述第一桩尾部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坑支护方法及倾斜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支护桩、第二支护桩、第三支护桩、第四支护桩、第一冠梁、第二冠梁以及第一连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护桩包括第一桩头部、第一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桩头部和所述第一桩尾部的第一桩体部,所述第二支护桩包括第二桩头部、第二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二桩头部和所述第二桩尾部的第二桩体部,所述第三支护桩包括第三桩头部、第三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三桩头部和所述第三桩尾部的第三桩体部,所述第四支护桩包括第四桩头部、第四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四桩头部和所述第四桩尾部的第四桩体部;在待挖基坑的边沿的第一位置处使所述第一桩体部以与重力方向呈第一倾角进入土体,其中所述第一桩头部到达桩底预定位置;在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支护桩、第二支护桩、第三支护桩、第四支护桩、第一冠梁、第二冠梁以及第一连梁;其中所述第一支护桩包括第一桩头部、第一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桩头部和所述第一桩尾部的第一桩体部,所述第二支护桩包括第二桩头部、第二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二桩头部和所述第二桩尾部的第二桩体部,所述第三支护桩包括第三桩头部、第三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三桩头部和所述第三桩尾部的第三桩体部,所述第四支护桩包括第四桩头部、第四桩尾部和连接所述第四桩头部和所述第四桩尾部的第四桩体部;在待挖基坑的边沿的第一位置处使所述第一桩体部以与重力方向呈第一倾角进入土体,其中所述第一桩头部到达桩底预定位置;在待挖基坑的边沿的第二位置处使所述第二桩体部以与重力方向呈第二倾角进入土体,其中所述第二桩头部到达桩底预定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沿待挖基坑边沿的第一方向排列;使所述第一冠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桩尾部和所述第二桩尾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冠梁远离基坑中心的侧支撑基坑边沿内侧;在待挖基坑的边沿外侧的第三位置处使所述第三桩体部以与重力方向呈第三倾角进入土体,其中所述第三桩头部到达桩底预定位置;在待挖基坑的边沿外侧的第四位置处使所述第四桩体部以与重力方向呈第四倾角进入土体,其中所述第四桩头部到达桩底预定位置;使所述第二冠梁分别与所述第三桩尾部和所述第四桩尾部固定连接;以及使所述第一连梁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冠梁和所述第二冠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头部、所述第二桩头部向基坑内侧倾斜,且所述第三桩头部、所述第四桩头部向基坑外侧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角和所述第二倾角在0-30°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桩与所述第二支护桩与重力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支护桩和所述第四支护桩的桩头部向基坑内侧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桩与所述第二支护桩的桩头部向基坑内侧倾斜,所述第三支护桩和所述第四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