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117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铺设在路基上表面的底基层,所述底基层沿路基长度方向间隔插设有若干个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的长度方向沿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隔板与路基固定连接;所述底基层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基层和沥青面层;所述支撑隔板的上侧面低于沥青面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铺设底基层的过程中,由于底基层中的碎石由支撑隔板隔挡,从而有效减少碎石向下脱落的情况,从而使底基层能够铺设的更加均匀,进而使沥青路面的厚度更加的均匀。

Asphalt pavement layer with gradi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ope asphalt pavemen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including the laying of subbase surface on the roadbed, the bottom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based interval base plu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acers, the width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bgrade is arranged; the support plates and fixed to the roadbed connecti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bottom are paved base and asphalt surface layer; the support on the side of the membrane is lower than that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 the bottom of the laying process of grass-roots, the subbase of gravel by supporting baffle baffle,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stone falling downwards, so that the base can be laid evenly, and then make the asphalt pavement thickness is more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施工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现有公开号为CN106868973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其包括土层,土层的上方依次铺设有底基层、基层、联接层和面层。面层由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设而成,以用于直接与行车接触;基层由工业废渣复合混凝土制成,以用于承载重力;底基层由水泥稳定碎石和碎石铺成,以辅助承载重力;从而完成沥青路面的铺设。在具有坡度的路基上铺设沥青路面层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路基上摊铺碎石,然后经压路机压实,以形成底基层;但是,在此过程中,路基上方的碎石会向路基下方滚落;导致路基上方的底基层较薄,而路基下方的底基层较厚,从而最终造成沥青路面层的厚度不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其具有有效提高沥青路面厚度均匀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包括铺设在路基上表面的底基层,所述底基层沿路基长度方向间隔插设有若干个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的长度方向沿路基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隔板与路基固定连接;所述底基层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基层和沥青面层;所述支撑隔板的上侧面低于沥青面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底基层的过程中,由于底基层中的碎石由支撑隔板隔挡,从而有效减少碎石向下脱落的情况,从而使底基层能够铺设的更加均匀,进而使沥青路面的厚度更加的均匀。另一方面,由于支撑隔板的下端与路基相固定,上端凝固在基层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底基层、路基和基层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隔板包括分别插设在路基两侧的两个支撑柱和同时固定在两个支撑柱上的若干个钢筋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支撑隔板时,首先通过铁锤将支撑柱的一端锤击进入路基内,然后将钢筋条通过焊接或捆扎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柱上,以便于支撑隔板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插入路基内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支撑柱插入路基内的锥型插入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锥型插入端的尖端与路基的接触面积小,便于插入路基内,进而便于将支撑柱插入路基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远离路基方向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安装孔相通的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侧壁滑移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安装孔内插设有通过向安装孔内按压以将固定杆插入路基内的抵接杆;所述抵接杆外侧壁且靠近滑移孔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抵接杆相抵的锥型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柱的一端插入路基内后,然后将抵接杆放置在安装孔内,并锤击抵接杆,从而使抵接杆上的锥型导向面与固定杆的端壁相抵,直至固定杆的一端插入路基内,从而有效提高支撑柱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半球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杆上的半球面相抵时,从而使半球面的边缘处存在间隙,便于锥型导向面的插入,以使固定杆顺利的插入路基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沥青路面层的施工方法,其具有有效提高沥青路面厚度均匀的优势。一种应用于上述的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使用压路机对路基滚压3-5次,以提高路基表面的平整度;S200,分别在路基的两侧沿路基长度方向划线,同时,每隔5-8米沿路基的宽度方向划线;S300,沿路基长度方向的线条和沿路基宽度方向的线条相交处均插入支撑柱;S400,路基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柱上同时焊接有若干钢筋条,以形成支撑隔板;S500,在路基上且位于相邻支撑隔板之间均铺设有碎石,然后使用推土机整平,压路机沿路基宽度方向滚压碎石,以形成底基层;S600,在底基层上铺设有工业废渣、黄沙、水泥、砂石和水的混合物,通过整平以形成基层,基层的上表面高于支撑隔板;S700,基层静置8-12小时,压路机沿路基长度方向行驶,以对基层滚压3-6遍;S800,基层静置5-7小时,然后在基层上表面摊铺沥青混合料,压路机将其压实,以形成沥青面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摊铺底基层的碎石时,以及在滚压碎石的过程中,由于支撑隔板的抵接,有效减小碎石的向下滚落;每一支撑隔板两侧的底基层的厚度相一致,提高底基层的厚度均匀性,进而提高沥青路面层厚度的均匀性。进一步地,所述底基层的厚度为15-20厘米。进一步地,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0-15厘米。进一步地,步骤S500中,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为1-2米每分钟。进一步地,步骤S700中,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为5-6米每分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撑隔板以支撑碎石,减小碎石的向下滚落,从而使底基层的上方与下方的厚度更加均匀一致,进而有效提高整个沥青路面层厚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路基;2、底基层;3、基层;4、沥青面层;5、支撑隔板;51、支撑柱;511、安装孔;512、滑移孔;5121、橡胶层;513、锥型插入端;52、钢筋条;6、固定杆;61、半球面;7、抵接杆;71、锥型导向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参照图1,其包括底基层2,底基层2由碎石铺设在路基1上形成,底基层2的厚度为15-20厘米。参照图1,底基层2插设有若干个支撑隔板5,支撑隔板5沿路基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支撑隔板5的长度方向沿路基1宽度方向设置;以用于支撑碎石,减小碎石沿路基1长度方向的滑动。参照图1,支撑隔板5与路基1固定连接,支撑隔板5包括两个支撑柱51和若干个钢筋条52;两个支撑柱51分别插设在路基1两侧;钢筋条52通过焊接的方式同时固定在两个支撑柱51上,相邻钢筋条52间隙为0.8-1.2厘米。支撑柱51的上端以及位于支撑柱51上端的钢筋条52高于底基层2。参照图2和图3,支撑柱51插入路基1内的一端设置有锥型插入端513,以便于支撑柱51插入路基1内;支撑柱51远离路基1方向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511,安装孔511与支撑柱51同轴设置;支撑柱51的外侧壁设置有滑移孔512,滑移孔512与安装孔511相通;滑移孔5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移孔512分别位于安装孔511的两侧;滑移孔512内侧壁滑移设置有固定杆6,滑移孔512内侧壁黏附有橡胶层5121,以防止固定杆6在滑移孔512内的滑动;保证固定杆6在搬运的过程中,不会凸出于滑移孔512。参照图2和图3,安装孔511内插设有抵接杆7,抵接杆7外侧壁且靠近滑移孔512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锥型导向面71,锥型导向面71与固定杆6相抵;通过将抵接杆7向安装孔511内按压,锥型导向面71与固定杆6相抵,从而将固定杆6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包括铺设在路基(1)上表面的底基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2)沿路基(1)长度方向间隔插设有若干个支撑隔板(5),所述支撑隔板(5)的长度方向沿路基(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隔板(5)与路基(1)固定连接;所述底基层(2)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基层(3)和沥青面层(4);所述支撑隔板(5)的上侧面低于沥青面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包括铺设在路基(1)上表面的底基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2)沿路基(1)长度方向间隔插设有若干个支撑隔板(5),所述支撑隔板(5)的长度方向沿路基(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隔板(5)与路基(1)固定连接;所述底基层(2)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基层(3)和沥青面层(4);所述支撑隔板(5)的上侧面低于沥青面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板(5)包括分别插设在路基(1)两侧的两个支撑柱(51)和同时固定在两个支撑柱(51)上的若干个钢筋条(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1)插入路基(1)内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支撑柱(51)插入路基(1)内的锥型插入端(5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1)远离路基(1)方向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511),所述支撑柱(5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安装孔(511)相通的滑移孔(512);所述滑移孔(512)内侧壁滑移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安装孔(511)内插设有通过向安装孔(511)内按压以将固定杆(6)插入路基(1)内的抵接杆(7);所述抵接杆(7)外侧壁且靠近滑移孔(512)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抵接杆(7)相抵的锥型导向面(7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坡度的沥青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位于安装孔(511)内的一端设置有半球面(61)。6.一种应用于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祥沈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