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984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所述改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电力设备表面打毛处理;(2)将聚全氟乙丙烯15‑20份,端乙烯基硅油10‑15份,二甲基硅油5‑10份,聚醚醚酮5‑10份和稀释剂20‑60份配置成粘稠溶液,在电力设备表面浇铸成300‑800μm厚度的溶液膜,接着真空脱泡;(3)将10‑30份的疏水纳米粉末通过筛子均匀散落在步骤(2)溶液膜表面,保持20‑26h,接着80‑150℃烘烤2‑6h,形成薄膜;(4)将步骤(3)薄膜表面残余粉末采用清水冲洗去除,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工艺成本低廉,操作安全方便,设备外缘薄膜与基材粘附性强度高。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external insulation hydrophobicity of power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hydrophobicity of the external insu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The process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ower equipment surface roughening treatment; (2) the perfluoroethylene 15 20 copies of vinyl end silicone oil 10 15 copies, two methyl silicone oil 5 10 copies, 10 copies and 5 peek 20 60 diluent configured for viscous solution in the solution, film power equipment surface cast into 300 800 m thickness, then the vacuum deaeration; (3) the hydrophobic nano powder 10 30 copies through a sieve evenly in step (2) solution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20 26h, then 80 150 degrees bake for 2 6h, forming a thin film; (4) the step (3) film surface residual powder using the rinse water removal, drying. The improved process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af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 adhes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outer membrane and the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污闪是一个长期困扰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问题,电力设备外绝缘表面在运行过程中会逐渐积污,在干燥状态下,污层电阻很大,流过污层的泄漏电流较小,对绝缘强度影响不显著。但在雾、露、毛毛雨、溶雪等气候条件下,污层受潮湿润,污层中的电解质溶解,使污层中的表面电导增加,泄漏电流增大,由于泄漏电流的热效应,在电流密度较大处出现干区,干区部分的污层电阻骤增,使干区承受较高电压,若干区表面场强超过空气击穿场强,干区便会被击穿,出现跨越干区的小电弧。随着湿润程度增加,泄漏电流幅值增大,局部电弧长度增加,当电弧长度达到临界值时,绝缘表面发生闪络,由这种闪络造成的事故称污闪,污闪引发大面积停电和生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了降低污闪带来的危害,近年来常常在电力设备表面喷涂超疏水材料,超疏水材料因其在防水、自清洁、船体减阻、微量液滴无损失传递、微流系统等领域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使其成为了最近几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超疏水表面类似于“荷叶效应”,在荷叶表面微米结构的乳突上存在纳米结构,完全不被液体水浸润,同时表面上的水滴在外界轻微扰动下很容易滚落,带走表面的污物。而要使制备的超疏水材料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材料表面有足够的粗糙度,特别是具有微纳米的双重尺度结构,二是材料为疏水性材料,具有足够低的表面能。因此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可以在材料表面构造微纳米结构,或在材料表面涂覆低表面能物质。中国专利CN106065242A公开了一种室外电力设备耐高温超疏水性能的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待喷涂的室外电力设备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使其表面活化、表面能增加;2)稀释:将待喷涂的耐高温超疏水纳米涂料以0.1-0.2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稀释;3)喷涂:将步骤2)稀释过的耐高温超疏水纳米涂料喷涂于步骤1)预处理的室外电力设备表面,压力在0.15-1.5MPa,喷枪距基材表值不小于5厘米,喷枪与基底表面呈70-90°夹角。但是,该专利改造方法采用电晕活化电力设备表面,还存在放电的危险,操作不安全。中国专利CN104927649A公开了一种防污闪超疏水自清洁涂料,包括下述组分:硅酮玻璃胶、聚偏氟乙烯粉体颗粒、光催化剂、耐弧剂和有机溶剂,所述硅酮玻璃胶为有机溶剂的5-20wt%,所述聚偏氟乙烯粉体颗粒为所述硅酮玻璃胶的10-50wt%,所述光催化剂为所述硅酮玻璃胶的10-50wt%,所述耐弧剂为所述硅酮玻璃胶的5-20wt%。但是,该专利超疏水涂料使用过程中,超疏水涂料与电力设备表面吸附性差,防污闪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电力设备表面打毛处理;(2)将聚全氟乙丙烯15-20份,端乙烯基硅油10-15份,二甲基硅油5-10份,聚醚醚酮5-10份和稀释剂20-60份配置成粘稠溶液,在电力设备表面浇铸成300-800μm厚度的溶液膜,接着真空脱泡;(3)将10-30份的疏水纳米粉末通过筛子均匀散落在步骤(2)溶液膜表面,保持20-26h,接着80-150℃烘烤2-6h,形成薄膜;(4)将步骤(3)薄膜表面残余粉末采用清水冲洗去除,干燥。优选地,所述的端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500-5000mPa·s。优选地,所述的二甲基硅油的分子量为5000-50000。优选地,所述的稀释剂为无水乙醇、丙酮、异丙醇、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疏水纳米粉末为疏水纳米二氧化硅。优选地,所述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100nm。优选地,所述筛子孔径为200-400目。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聚全氟乙丙烯耐高低温性能好,耐磨性好,自润滑性能优良,电绝缘性优异,具有良好的耐电弧性,耐化学腐蚀性优良,耐辐照,与金属、玻璃等基底粘结力强;端乙烯基硅油和二甲基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耐辐照;聚醚醚酮耐辐照性、绝缘性稳定、耐水解,抗压,耐腐蚀,本专利技术各原料在稀释剂中分散均匀,涂覆平整无气泡,所得溶液膜与基材吸附性牢固,疏水、电绝缘性能优异;进一步在溶液膜中通过筛子均匀铺散疏水纳米粉末,与溶液膜中高分子聚合物进行键合,形成互穿的网络结构涂层,提高表面粗糙度,进一步降低表面自由能,水滴静态接触角≥158°,滚动角≤5°,薄膜与铝板表面的粘附强度≥3.3MPa,对电力设备表面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而且电力设备表面薄膜不易脱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端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500-5000mPa·s,所述的二甲基硅油的分子量为5000-50000,所述端乙烯基硅油和二甲基硅油挥发性低,溶解性好;所述的稀释剂为无水乙醇、丙酮、异丙醇、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各种聚合物的溶解性好,有利于原料分散的均匀,尤其是醇类,还能对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粉末起到改性作用,增强了疏水纳米二氧化硅与稀释剂的相容性,提高了原料的分散性。3.本专利技术所述疏水纳米粉末为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100nm,二氧化硅的硅羟基和硅油的硅氧键发生反应,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提高了材料的疏水性能,同时增大纳米二氧化硅之间的位阻,减少了粒子之间的团聚,增强了纳米二氧化硅与有机介质的相容性,提高了各原料的分散性。所述筛子孔径为200-400目,对疏水纳米粉末分散均匀。4.本专利技术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操作安全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电力设备表面打毛处理;(2)将聚全氟乙丙烯15份,端乙烯基硅油10份,二甲基硅油5份,聚醚醚酮5份和稀释剂丙酮20份配置成粘稠溶液,在电力设备表面浇铸成300μm厚度的溶液膜,接着真空脱泡;(3)将10份的粒径为100nm的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粉末通过200目筛子均匀散落在步骤(2)溶液膜表面,保持20h,接着80℃烘烤6h,形成薄膜;(4)将步骤(3)薄膜表面残余粉末采用清水冲洗去除,干燥。所述的端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500mPa·s。所述的二甲基硅油的分子量为5000。实施例2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电力设备表面打毛处理;(2)将聚全氟乙丙烯16份,端乙烯基硅油12份,二甲基硅油6份,聚醚醚酮6.5份和稀释剂无水乙醇30份配置成粘稠溶液,在电力设备表面浇铸成500μm厚度的溶液膜,接着真空脱泡;(3)将15份的粒径为50nm的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粉末通过270目筛子均匀散落在步骤(2)溶液膜表面,保持22h,接着90℃烘烤4h,形成薄膜;(4)将步骤(3)薄膜表面残余粉末采用清水冲洗去除,干燥。所述的端乙烯基硅油的粘度1000mPa·s。所述的二甲基硅油的分子量为10000。实施例3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电力设备表面打毛处理;(2)将聚全氟乙丙烯18份,端乙烯基硅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电力设备表面打毛处理;(2)将聚全氟乙丙烯15‑20份,端乙烯基硅油10‑15份,二甲基硅油5‑10份,聚醚醚酮5‑10份和稀释剂20‑60份配置成粘稠溶液,在电力设备表面浇铸成300‑800μm厚度的溶液膜,接着真空脱泡;(3)将10‑30份的疏水纳米粉末通过筛子均匀散落在步骤(2)溶液膜表面,保持20‑26h,接着80‑150℃烘烤2‑6h,形成薄膜;(4)将步骤(3)薄膜表面残余粉末采用清水冲洗去除,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电力设备表面打毛处理;(2)将聚全氟乙丙烯15-20份,端乙烯基硅油10-15份,二甲基硅油5-10份,聚醚醚酮5-10份和稀释剂20-60份配置成粘稠溶液,在电力设备表面浇铸成300-800μm厚度的溶液膜,接着真空脱泡;(3)将10-30份的疏水纳米粉末通过筛子均匀散落在步骤(2)溶液膜表面,保持20-26h,接着80-150℃烘烤2-6h,形成薄膜;(4)将步骤(3)薄膜表面残余粉末采用清水冲洗去除,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外绝缘疏水性的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韬史宏伟程祥学何新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