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988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安装在河道中的快装截污装置,增氧装置和人工水草,漂浮在快装截污装置上游河道中的污水输送泵,以及透析净化装置;所述快装截污装置用于拦截河道中的黑臭水体,并通过污水输送泵将黑臭水体输送至透析净化装置净化后重新排入位于快装截污装置的下游河道中。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示出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实现了对城市河道中呈黑臭状态的水体进行高效净化处理,有效解决了城市河道水体的发黑发臭的问题,并提高了净化处理后的水体溶氧量、透明度,同时大幅降低了净化后水体的有机物污染和氨氮,提升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A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melly water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fast loading interception device are installed in the river, aerator and artificial plants, sewage pump floating in the fast loading interception device upstream in the river, as well as the dialysis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fast loading interception device to intercept black odor the water in the river, and the sewage pump transports the smelly water to the downstream purification after dialysis and purification device in sewage discharged into the re packaged device in. The invention shows a black odor 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e realization of city river is black smelly state water efficient purificatio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city of the river water black stink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purification of water after dissolving oxygen, transparency, while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purified water the pol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ammonia nitrogen, enhance the redox potential of water, enhance self 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河道相对封闭,且沿岸居民较多,大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后,由于富营养化及细菌的繁殖从而导致水体呈黑臭状态。目前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有疏浚清淤,原位充氧,生物净化技术等。其以上治理技术的缺点是未对黑臭水体的污染水体进行有效隔离,不能实行清水与污水的有效分离,治理时间周期长,并且还会反复再次发生黑臭现象。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对城市河道中呈黑臭状态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用以实现对城市河道中呈黑臭状态的水体进行高效净化处理,有效解决城市河道水体的发黑发臭的问题,并提高净化处理后的水体溶氧量,同时大幅降低净化后水体的有机物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安装在河道中的快装截污装置,增氧装置和人工水草,漂浮在快装截污装置上游河道中的污水输送泵,以及透析净化装置;所述快装截污装置用于拦截河道中的黑臭水体,并通过污水输送泵将黑臭水体输送至透析净化装置净化后重新排入位于快装截污装置的下游河道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快装截污装置包括:连续横向拼接且横截面面积形同的一个第一快拆模块及若干第二快拆模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河道围堰上并夹持所述第一快拆模块与第二快拆模块的墩墙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快拆模块形成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凸锁块及第一凹锁槽,所述第二快拆模块形成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二凹锁槽,所述墩墙固定板包括开设若干锚固螺栓孔的板体以及凸伸出板体并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二凸锁块;所述第二凸锁块与第二凹锁槽及第一凹锁槽相互扣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析净化装置,包括:加药混合池,与加药混合池连接的加药装置,回水泵,空气压缩机,纯氧制备装置,溶气罐,电气控制柜以及通过缺口与加药混合池连通的气浮水箱;所述气浮水箱的底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接清水池,所述气浮水箱的底部设置若干与溶气罐连接的气泡释放器;所述气浮水箱内部填充生物膜填料,所述生物膜填料悬挂于集水管的顶部;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纯氧制备装置通过管道接入溶气罐,所述回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清水池与溶气罐,以通过所述回水泵将溶气罐中的富氧溶气水泵入气泡释放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装置包括:PAM加药泵、PAC加药泵、PAM溶药箱、PAC溶药箱;所述PAM加药泵通过管道吸取PAM溶药箱中的PAM药液,所述PAC加药泵通过管道吸取PAC溶药箱中的PAC药液,以分别执行向加药混合池输送PAM药液与PAC药液的加药操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析净化装置整体置于机动车上,并与机动车活动分离;所述气浮水箱内填充有30%~40%体积比的生物膜填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膜填料呈发丝状,并通过架体悬挂于气浮水箱的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膜填料的比表面积为6000m2/m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快拆模块与第二快拆模块的横截面的底部呈梯形,顶部呈矩形;所述第一快拆模块与第二快拆模块由若干垂直支撑板、水平支持板及整体包覆垂直支撑板与水平支持板的钢制壳体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制壳体的厚度为1~10mm,所述垂直支撑板与水平支撑板的厚度为2~5mm;所述第一快拆模块及若干第二快拆模块的底部宽度与顶部宽度之比为2:1~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锁块的两侧形成两排等间距分布的锚固螺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所示出的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实现了对城市河道中呈黑臭状态的水体进行高效净化处理,有效解决了城市河道水体的发黑发臭的问题,并提高了净化处理后的水体溶氧量,同时大幅降低了净化后水体的有机物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透析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将图2所示出的透析净化装置置于机动车上的示意图;图4为快装截污装置安装在河道中的俯视图;图5为快装截污装置中的一个快拆模块的侧视图;图6为图4所示出的第二快拆模块的俯视图;图7为图4所示出的第一快拆模块的俯视图;图8为安装在河道围堰上的墩墙固定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专利技术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图1所示,该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安装在河道中的快装截污装置100,增氧装置400和人工水草500,漂浮在快装截污装置100上游河道中的污水输送泵2143,以及透析净化装置200。快装截污装置100用于拦截河道中的黑臭水体,并通过污水输送泵2143及输入管道2142将黑臭水体输送至透析净化装置200净化后重新排入位于快装截污装置100的下游河道300中。参图2与图3所示,该透析净化装置200,包括:加药混合池201,与加药混合池201连接的加药装置,回水泵211,空气压缩机210,纯氧制备装置209,溶气罐208,电气控制柜207以及通过缺口2222与加药混合池201连通的气浮水箱215。气浮水箱215的底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集水管213,所述集水管213连接清水池214,已将透析净化后的水体通过集水管213输送至清水池214中。在气浮水箱215的溶气释放区203的底部设置若干与溶气罐208连接的气泡释放器2032。自溶气罐208输送的富氧溶气水在气浮水箱215通过气泡释放器2032形成溶气释放区203。回水泵211通过管道2111与清水池214连通,以通过回水泵211抽取清水池214中的清水并通过管道2111及管道2082输送至溶气罐208中。气浮水箱215的底部设置多个气泡释放器2032,多个气泡释放器2032通过管道2031连通,管道2031与管道2081连通,从而与溶气罐208连通。优选的,该气泡释放器2032为微纳米气泡释放器。通过该气泡释放器2032可形成直径呈1~5微米的微小气泡,从而进行气浮分离。空气压缩机210与纯氧制备装置209通过管道接入溶气罐208,所述回水泵211通过管道2082及管道2081依次连溶气罐208和清水池214,以通过回水泵211将溶气罐208中所形成的富氧溶气水通过管道2081泵入管道2031中,并通过与管道2031连接的多个气泡释放器2032实现对絮凝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气浮分离,并在气浮水箱215中形成溶气释放区203。气浮水箱215内部填充生物膜填料212,所述生物膜填料212位于集水管213的顶部。气浮水箱215内填充有30%~40%体积比的生物膜填料212。生物膜填料212呈发丝状,并通过架体2121悬挂于气浮水箱215的顶部。生物膜填料212的比表面积为6000m2/m3。具体的,该生物膜填料212可采用超细纤维制成。三根集水管213汇聚到清水池214中,并通过回水接口2141及软管2144将净化后的水重新排放到河道中。三根集水管213汇聚到清水区214中,并通过回水接口2141及软管2144将净化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安装在河道中的快装截污装置(100),增氧装置(400)和人工水草(500),漂浮在快装截污装置(100)上游河道中的污水输送泵(2143),以及透析净化装置(200);所述快装截污装置(100)用于拦截河道中的黑臭水体,并通过污水输送泵(2143)将黑臭水体输送至透析净化装置(200)净化后重新排入位于快装截污装置(100)的下游河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安装在河道中的快装截污装置(100),增氧装置(400)和人工水草(500),漂浮在快装截污装置(100)上游河道中的污水输送泵(2143),以及透析净化装置(200);所述快装截污装置(100)用于拦截河道中的黑臭水体,并通过污水输送泵(2143)将黑臭水体输送至透析净化装置(200)净化后重新排入位于快装截污装置(100)的下游河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装截污装置(100)包括:连续横向拼接且横截面面积形同的一个第一快拆模块(10)及若干第二快拆模块(20),以及固定安装在河道围堰上并夹持所述第一快拆模块(10)与第二快拆模块(20)的墩墙固定板(30);其中,所述第一快拆模块(10)形成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凸锁块(151)及第一凹锁槽(152),所述第二快拆模块(20)形成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二凹锁槽(251),所述墩墙固定板(30)包括开设若干锚固螺栓孔(33)的板体(31)以及凸伸出板体(31)并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二凸锁块(32);所述第二凸锁块(32)与第二凹锁槽(251)及第一凹锁槽(152)相互扣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净化装置(200),包括:加药混合池(201),与加药混合池(201)连接的加药装置,回水泵(211),空气压缩机(210),纯氧制备装置(209),溶气罐(208),电气控制柜(207)以及通过缺口(2222)与加药混合池(201)连通的气浮水箱(215);所述气浮水箱(215)的底部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集水管(213),所述集水管(213)连接清水池(214),所述气浮水箱(215)的底部设置若干与溶气罐(208)连接的气泡释放器(2032);所述气浮水箱(215)内部填充生物膜填料(212),所述生物膜填料(212)悬挂于集水管(213)的顶部;所述空气压缩机(210)与纯氧制备装置(209)通过管道接入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泽磊周彤胡航宇许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