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85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流水线上能对衣物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机,以便于对衣物进行双面检测。该翻转机,包括:一机架,机架内部设有电动机,机架顶部设有翻转空间;一设置在机架顶部翻转空间中的翻转板,其一端设有固定在机架顶部由电动机驱动转动的转轴;一设置在机架内控制电动机转向和转速,进而控制翻转板翻转方向和频率的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翻转机,当衣物通过自动化流水线传送到翻转机挡住翻转机的光电传感器时,光电传感器触发微处理器产生中断,微处理器根据设定的速度档位,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变频器,变频器带动实现设定速度衣物的翻转,使衣物翻转180度,完成一次翻转动作,实现了人工翻转的功能,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流水线上对衣物进行翻面作业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化流水线上能对衣物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的众多领域,自动化流水线上的产品必须经过多道检验合格 后,才能作为产成品出厂销售。很多情况下需要对产品进行翻转以检査产品的 外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则作为等外品予以剔除。在高档服装 等行业中,服装出厂之前必须经过专用检测产品进行双面检测,传统的做法是 在两台检测设备之间通过人实现产品的180度翻转,但这样增加了产品劳动成 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中国专利ZL98252354.8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转机,由机台、承置架、驱动 装置、吸板装置、推板装置、翻板装置和输送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机台设 有轨道和支架,承置架设在机台轨道上方,由复数直向底座和一斜撑背座构成, 其复数底座间设有间隔空间;驱动装置包括带动传动轮和输送带运转进而使承 置架在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马达和带动主动轮、皮带和被动轮运转进而使设在被 动轮中心的转动轴转动的第二马达;吸板装置设在机台支撑架内部,是在气压 缸的活塞杆前端固接一设有复数个吸嘴的连接板;推板装置设在机台的轨道下 方,包括驱动推动块和活动板向上移动的第一气压缸和将活动板前推的第二气 压缸;翻板装置具有两块设在机台支撑架两侧的方形转动板,该转动板间以驱 动装置的转动轴相互轴接,每块转动板的四角位置设有钩块;输送装置是在两 侧架板间设置的复数滚轮。其结构复杂,难以实现180度的翻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流水线上能对衣物进行180度翻转的翻转 机,以便于对衣物进行双面检测。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机架内部设有电动机,机架顶部设有翻转空间;一设置在机架顶部翻转空间中的翻转板,其一端设有固定在机架顶部由电 动机驱动转动的转轴;一设置在机架内控制电动机转向和转速,进而控制翻转板翻转方向和频率 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机架,包括一下部支撑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下部支撑架内部;设置在支撑架顶部翻转空间两侧的第一支撑壳体和第二支撑壳体,两支撑 壳体相对侧设有同轴的转轴孔,所述转轴安装在转轴孔中。所述机架顶部翻转空间中设有翻转板支撑块,以在翻转板未翻转时承托翻 转板。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外侧边缘设有衣物引导板,以将从传送带上传送过来的 衣物引导至翻转板上;所述引导板与第二支撑壳体之间设有连杆,以调整引导 板在第二支撑壳体上的位置,更利于与传送带配合。为了便于调节所述机架的高度,机架底部设有可调节的支撑脚。所述翻转板中部设有限位凸条,以在翻转板翻转时,限制传送到翻转板上 的衣物的位置,控制衣物的翻转位置;翻转板靠近转轴一侧边缘设有挡板,以 避免翻过限位凸条的衣物从翻转板上掉落。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微处理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检测衣物是否己到达翻转板,并在衣服到达翻转板后触发 微处理器产生中断的光电传感器;与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产生中断后,在微处理器控制 下对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翻转板翻转方向和翻转速 度控制的变频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处理器和变频器设置在第一支撑壳体中,所述光电传感 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撑壳体内侧边缘。所述控制装置还包含与控制器还连接的启动电路、运行指示电路、翻转板 翻转速度调节电路和电源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机,当衣物通过自动化流水线传送到翻转机挡住翻转机的光 电传感器时,光电传感器触发微处理器产生中断,微处理器根据设定的速度档 位,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变频器,变频器带动实现设定速度衣物的翻转,使衣物 翻转180度,完成一次翻转动作,实现了人工翻转的功能,节省了劳动力,提 高了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翻转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翻转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原理接线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微处理器电气连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l、图2所示, 一种翻转机,包括机架l,其包含下部支撑架ll,本 实施例中采用4条支撑腿构成下部支撑架11,支撑腿111和支撑腿112中部设 有横杆115,支撑腿113和支撑腿114中部设有横杆116,横杆115和116加 强了整个框架ll的稳固性,横杆115和116上搭有横板117,电动机12设置 在横板117上,每个支撑腿下方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如图中支撑腿lll 的下方的设置的支撑脚118,以便于调整整个机架的高度。为了保护支撑架ll 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电动机12等,支撑架11四周设有盖板,盖板131、 132、 133、 134将整个支撑架11包裹,支撑架11的顶部设有横板119。支撑架11顶部设有翻转空间4,翻转空间4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 壳体14和第二支撑壳体15,第二支撑壳体15与第一支撑壳体14相对的一侧 设有转轴孔151,第一支撑壳体上设有与转轴孔151同轴的转轴孔(未示意), 以安装翻转板的转轴21。转轴21可直接安装在电动机转轴上由电动机12进行驱动,或者通过传动装置进行传动,本实施例中转轴21两侧分别设有调心轴 承座22和23,调心轴承座22连接皮带轮24,通过传动皮带25与电动机12 转轴上设置的皮带轮26连接,电动机12转轴转动即可驱动转轴21转动,进 而带动设置翻转板3翻转。翻转板3设置翻转空间4中,第一支撑壳体14和第二支撑壳体15之间, 在翻转板3未翻转时,由设置在横板119上的支撑块31支撑,翻转板3中部 设有限位凸条32,使得翻转板3在翻转过程中,翻转板3处于倾斜状态时,限 制翻转板3上衣物的位置,避免衣物从翻转板3上掉落;翻转板3靠近转轴一 侧边缘还设有挡板33,使得衣物不慎翻过限位凸条32时,由于挡板33的存在, 也不至于从翻转板3上掉落下来。第二支撑壳体15外侧边缘设有衣物引导板152,以将从传送带(未示意) 上传送过来的衣物引导至翻转板3上,为了便于与高度不同的传送带配合,引 导板152与第二支撑壳体15之间安装有连杆153,其设置第二支撑壳体15两 侧,可将引导板152以任意角度支撑,在翻转机不使用时,可将引导板152收 起,紧贴第二支撑壳体15外侧壁。参见图3、图4,电源通过断路器连接开关电源,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和变 频器进行供电,开关电源连接接插模块J4为控制器提供5V和24V电压输入, 电源电路为常见电路,5V和24V电源电路上还分别设有电源LED指示灯D4 和D3。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U1采用ATMEGA8L,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 收端连接接插模块Jl ,接插模块Jl的1脚通过电阻R5连接光偶U3的1脚, 接插模块Jl的2脚连接光偶U3的2脚,接插模块Jl的3脚接地,光偶U3 的4脚连接微处理器的PD3 (INT1)脚。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 置在第一支撑壳体14和第二支撑壳体15内侧边缘,当衣服被传送到翻转板3 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衣物已到达翻转板3,则触发微处理器U1产生中断, 微处理器U1进而对变频器发出控制指令。变频器的通信脚A、 B脚连接接插模块J5,接插模块的1脚和2脚分别连 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架,机架内部设有电动机,机架顶部设有翻转空间; 一设置在机架顶部翻转空间中的翻转板,其一端设有固定在机架顶部由电动机驱动转动的转轴; 一设置在机架内控制电动机转向和转速,进而控制翻转板翻转方向和频率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机架内部设有电动机,机架顶部设有翻转空间;一设置在机架顶部翻转空间中的翻转板,其一端设有固定在机架顶部由电动机驱动转动的转轴;一设置在机架内控制电动机转向和转速,进而控制翻转板翻转方向和频率的控制装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 一下部支撑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下部支撑架内部;设置在支撑架顶部翻转空间两侧的第一支撑壳体和第二支撑壳体,两支撑 壳体相对侧设有同轴的转轴孔,所述转轴安装在转轴孔中。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顶部翻转空 间中设有翻转板支撑块。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外侧边 缘设有衣物引导板。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与第二支撑壳 体之间设有调整引导板在第二支撑壳体上位置的连杆。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西玛服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