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油性组合物和拒油性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60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拒油性组合物,其包含具有源自含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源自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2)的聚合单元、和源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3-1)或(甲基)丙烯酸(a3-2)的聚合单元的共聚物(A),和溶剂;以及涉及一种由该拒油性组合物得到的拒油性膜。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具有优良的拒油性、甚至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油中时对基底材料的附着性也不会降低、并且具有优良的拒油耐久性的拒油性膜的拒油性组合物,以及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拒油性及其拒油耐久性的拒油性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拒油性组合物和一种拒油性膜。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防止电子设备等中电机的液压轴承位置处油的渗漏的油封剂,已经使用了包括含氟聚合物的拒油性试剂。例如,在用于微处理器、光盘旋转设备、计算机硬盘等的冷却风扇电机的液压轴承位置,轴承或轴套的末端表面设置有包含拒油性试剂的拒油性膜,该拒油性试剂包含含氟聚合物,以防止在轴承中作为润滑剂而填充的油的渗漏(例如参见专利文件1)。此外,作为具有拒油性的含氟共聚物,已知的有具有含氟脂肪族环状结构的聚合物(例如参见专利文件2)。然而,由于电机部分产生的热,液压轴承部分的油的温度会升高,使该拒油性膜暴露于高温油中,使油有时可渗透该拒油性膜。因此,拒油性膜会膨胀,或该拒油性膜对轴承或轴套的附着性会降低,因此降低拒油性膜的拒油性,产生使防止油渗漏的功能削弱的问题。作为对基底材料具有优良附着性的含氟树脂组合物,已经提出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具有含氟环状结构的含氟树脂和具有极性官能团并可溶于氟基溶剂的含氟化合物(参见专利文件3)。然而,该具有含氟环状结构的含氟树脂在其环状结构中具有醚键,使得其为无定形的。因此,其不会显示出表面极性,因此其拒油性是不足的,导致存在不能拒油的风险。此外,作为拒油性试剂,已知一种包含聚合物的组合物,所述聚合物具有源自含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单元(例如参见专利-->文件4)。然而,该组合物作为油封剂,具有优良的初始拒油性,但其具有拒油性特性较差的问题。此外,普通的油封剂是清澈无色的,其膜的视觉确认很困难,因此不能评估油封剂的涂覆状态,这样会造成很难保证稳定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特征在于在90℃~150℃下加热会蒸发的着色材料进行混合,并在加热之前进行检查的技术(参见专利文件5)。然而,在专利文件5的情况中,由于加热之后的蒸发降低了着色的程度,导致不能视觉确认拒油性膜的涂覆状态。在加热过程中脱落或剥离的情形下,很难评估拒油性膜的最终状态。此外,当未用油封剂涂覆的部件混合在其中时,会产生无法选择的问题。专利文件1:JP-A-2000-297818专利文件2:JP-A-63-238111专利文件3:JP-A-2004-115622专利文件4:JP-A-2000-160148专利文件5:JP-A-2004-211851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具有优良拒油性、甚至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油中时其对基底材料的附着性也不会降低、并且具有优良的拒油耐久性的拒油性膜的拒油性组合物,以及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拒油性及拒油耐久性的拒油性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具有优良视觉确认性的拒油性膜的拒油性组合物,以及提供一种具有优良视觉确认性-->的拒油性膜。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拒油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共聚物(A),其具有源自含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源自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2)的聚合单元、和源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3-1)或(甲基)丙烯酸(a3-2)的聚合单元;和溶剂。上述共聚物(A)还可以具有源自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4)的聚合单元。源自(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在上述共聚物(A)中的比例为总聚合单元(100质量%)的70~98质量%。优选上述拒油性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着色材料。上述着色材料优选为荧光着色材料。本专利技术拒油性膜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共聚物(A),该共聚物(A)具有源自含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源自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2)的聚合单元、和源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3-1)或(甲基)丙烯酸(a3-2)的聚合单元。上述共聚物(A)还可以具有源自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4)的聚合单元。源自(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在上述共聚物(A)中的比例优选为总聚合单元(100质量%)的70~98质量%。优选上述拒油性组合物还包含至少一种着色材料。-->上述着色材料优选为荧光着色材料。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拒油性组合物,可以得到具有优良的拒油性、甚至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油中时其对基底材料的附着性也不会降低、并且具有优良的拒油耐久性的拒油性膜。本专利技术的拒油性膜具有优良的拒油性及拒油耐久性,以及优良的视觉确认性。具体实施方式(共聚物(A))共聚物(A)包含源自含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下文称为a1)的聚合单元、源自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下文称为a2)的聚合单元和源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下文称为a3-1)或(甲基)丙烯酸(下文称为a3-2)的聚合单元。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术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对于a1,优选为由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f表示多氟烷基,Q表示二价有机基团,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式1]Rf优选为其中两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烷基。Rf中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0,更优选为4~16。Rf可具有直链结构或支链结构,优选为直链结构。在支链结构的情况下,优选支链部分位于Rf的端部,-->且其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短链。Rf可含有醚的氧原子或者硫醚的硫原子。Rf的端部结构包括CF3CF2-、(CF3)2CF-、CF2H-、CFH2-等,优选为CF3CF2-。当用[(Rf中的氟原子数)/(与Rf具有相同数量碳原子的烷基中包含的氢原子数)]×100表示Rf中氟原子的数量时,其优选为60%或更大,更优选为80%或更大,最优选为100%。在100%的情况下,Rf也称为全氟烷基(下文中也被称为RF基)。RF基中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0,更优选为4~16。当RF基中的碳原子数在此范围内时,a1的可聚合性和在聚合之后的溶液稳定性很好,该拒油性组合物具有优良的起始拒油性和拒油耐久性。Rf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基团(包括结构同分异构基团)等:C4F9-:F(CF2)4-、(CF3)2CFCF2-、(CF3)3C-、CF3CF2(CF3)CF-等;C5F11-:F(CF2)5-等;C6F13-:F(CF2)6-等;C7F15-:F(CF2)7-、(CF3)2CF(CF2)4-等;C8F17-:F(CF2)8-等;C9F19-:F(CF2)9-、(CF3)2CF(CF2)6-等;C10F21-:F(CF2)10-等;C12F25-:F(CF2)12-等;C13F27-:(CF3)2CF(CF2)8-等;C14F29-:F(CF2)14-等;和C16F33-:F(CF2)16-等。在Rf具有醚的氧原子或硫醚的硫原子的情况下,其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基团,其中k表示1~5的整数:F(CF2)kOCF(CF3)-;F(CF2CF2O)kCF2CF2-;-->F(CF2CF2CF2O)kCF2CF2-;F[CF(CF3)CF2O]kCF(CF3)-;F[CF(CF3)CF2O]kCF(CF3)CF2CF2-;F(CF2)kSCF(CF3)-;F(CF2CF2S)kCF2CF2-;F(CF2CF2CF2S)kCF2CF2-;F[CF(CF3)CF2S]kCF2CF2-;F[CF(CF3)CF2S]kCF(CF3)CF2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拒油性组合物,包含:共聚物(A),其具有源自含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源自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2)的聚合单元、和源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3-1)或(甲基)丙烯酸(a3-2)的聚合单元;和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3-30 097043/2005;JP 2005-6-24 185577/20051.一种拒油性组合物,包含:共聚物(A),其具有源自含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源自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2)的聚合单元、和源自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3-1)或(甲基)丙烯酸(a3-2)的聚合单元;和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的拒油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聚物(A)还具有源自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4)的聚合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拒油性组合物,其中源自(甲基)丙烯酸酯(a1)的聚合单元在共聚物(A)中的比例为总聚合单元(100质量%)的70~98质量%。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拒油性组合物,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中史子岛田丰通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