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ceiver and receiver assembly process, including the shell, diaphragm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chanism, vibration plate diaphragm mechanism comprises at least a first vibration area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vibration region in the electromagnetic drive mechanism driven by a first region and a second vibration vibration area with reciprocating vibration to do and the different frequency of vibration, thus forming two different vibration frequency in the same receiver in pronunciation area. The receiver assembly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modules, the first shell to form a coil module; and the second housing to form a membrane module, vib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permanent magnet, second permanent magnets to form a module; or, the first housing to form a membrane module; and the mechanism of a soft magnet, second soft the magnet to form a module, third permanent magnet and second shell, forming a coil module; module three pre installed, the three module assemb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the receiv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元器件的
,具体涉及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受话器是一种在无声音泄露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耳机等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音频的输出。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受话器的结构不断地更新,例如日本专利文献JP10301573A公开一种受话器,其包括具有底部开口的外壳,嵌入设置在底部开口处的铁芯,套设在铁芯上的线圈,设置在铁芯上的磁钢,以及通过环形隔离筒体将振动板固定在外壳内,振动板的顶部上设有坡莫磁体。此结构的受话器,当给线圈通电后,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场来增大或减弱固定磁场的作用力,使得振动板在竖直方向振动,以实现振动板的往复振动,进而鼓动空气振动以实现发声。但是,此结构的受话器,在线圈与固定磁场之间的配合下,只能够实现一种音频声音,例如高音,或者低音,或者中音,也即不能够实现多音区的发声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受话器仅能够实现发出单音频的声音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话器,包括外壳,具有内腔;振膜机构,设置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具有内腔;振膜机构(2),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将所述外壳(1)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所述振膜机构(2)具有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的固定框(21),以及悬空设置在固定框(21)内的振动板(22);所述振动板(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振动区域(221)和至少一个第二振动区域(222);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用于产生电磁驱动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和第二振动区域(222)做同向且振动频率不同的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具有内腔;振膜机构(2),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将所述外壳(1)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所述振膜机构(2)具有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的固定框(21),以及悬空设置在固定框(21)内的振动板(22);所述振动板(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振动区域(221)和至少一个第二振动区域(222);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用于产生电磁驱动力以驱动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和第二振动区域(222)做同向且振动频率不同的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和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的一端悬空在所述固定框(21)内,另一端分别通过各自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端(24)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端(25)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1)上;所述电磁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和第二振动区域(222)的悬空端做往复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与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相互独立设置在所述固定框(2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与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相互面对的一端悬空在所述固定框(21)内,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22)还包括过渡区域(223),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与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通过过渡区域(223)而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223)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第三固定端(2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21)上;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和第二振动区域(222)位于所述过渡区域(223)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端(24)和第二固定端(25)固定在所述过渡区域(223)和/或所述第三固定端(26)上。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的所有的第一固定端(24)的宽度之和不等于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的所有的第二固定端(25)的宽度之和;和/或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的面积不等于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的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4)内,其包括第一永磁体(311),固定在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的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表面上;第二永磁体(312),固定在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的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表面上,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311)位于同侧的一端极性相同;线圈(32),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与所述第一永磁体(311)和第二永磁体(312)相对且预留所需第一间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极靴(35),所述极靴(35)具有开口朝向所述振动板(22)一侧的凹槽,以及固定在该所述凹槽内的增磁部件;所述线圈(32)套设在所述增磁部件上,所述第一永磁体(31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312)分别位于所述增磁部件与所述极靴凹槽的两个臂之间的区域内。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4)内,其包括第一软磁体(331),固定在所述第一振动区域(221)上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表面上;第二软磁体(332),固定在所述第二振动区域(222)上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表面上,其与所述第一软磁体(331)在磁场中被磁化后,位于同侧的一端极性相同;线圈(32),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并与所述第一软磁体(331)和第二软磁体(332)相对且预留所需第一间隙;第三永磁体(333),设置在所述线圈(32)的内孔中。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