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8091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4:15
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属于耐高温铜合金领域。合金中Ni、Al的原子百分比比例为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属于耐高温铜合金领域。
技术介绍
导电铜合金的一个重大需求,就是具有高的抗蠕变性能,这是因为在瞬间高电流负载情形下,温度往往很高,普通铜合金难以承受。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具有高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良好的耐磨抗蚀性和抗高温蠕变等综合性能的是铍青铜,这是一种典型时效强化型Cu合金,但是这种合金含有毒性元素,并且导电性不够好,承温能力还不足。如果能够把镍基高温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立方棋盘状γ'相(AuCu3结构)在面心立方γ相固溶体基体上共格析出,移植到Cu合金,将有助于发展新型耐高温的时效强化Cu合金。由于立方形态需要析出相与基体的精确匹配,目前为止,除Co基高温合金外,其它常用合金体系中尚未发现立方形态强化析出的组织特征,而各种合金往往需要承受高温的载荷和服役环境。Cu和Ni有完全相同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也存在一批结构类型为AuCu3的γ'有序相,从晶体结构上,将立方形态γ'相与面心立方固溶体基体γ相的特征组织结构从Ni基移植到Cu基上完全可能,Cu的熔点是1356.4K,即使以0.9Tm估计,Cu合金的高温用途也将在1273K左右,但是实际上直至目前为止,析出强化的铜合金耐温能力都非常低。例如引线框架Cu-Fe-P合金在加入Re等稀土元素后软化温度才能提高到813K左右;而用于开关触头的铬锆铜抗高温软化温度也仅可达823K;用于压铸冲头的铍青铜软化温度也在823K左右。其本质困难在于:析出强化相本身的相变(分解)温度较低导致高温软化,另外合金化元素在基体Cu中固溶还会导致电阻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利用“立方棋盘状γ'相在面心立方γ相固溶体基体上共格析出”的组织结构来强化Cu,采用具有AuCu3结构和高分解温度的Ni3Al相作为γ'相,制备具有良好高温性能的Cu-Ni-Al合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所述合金中Ni、Al的原子百分比比例为2.3<Ni/Al<9,合金中Cu的原子百分比含量为40≤Cu≤99at.%;该合金始终具有“立方棋盘状γ'相在面心立方γ相固溶体基体上共格析出”特征组织,该合金具有高于1273K的软化温度,该合金的熔点高于1356K。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的制备方法:(1)按合金的原子百分比换算成相应金属的重量百分比,使用4N以上高纯度金属为原料配制合金;(2)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炉,通入高纯Ar气保护,对配制好的合金原料进行反复熔炼,最终得到成分均匀的合金锭;(3)随后将熔炼好的合金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在Ar气氛围中进行1238K/6h固溶和723K/4h时效处理,得到Cu-Ni-Al耐高温合金。本专利技术为了提升现有Cu合金的耐高温性能,旨在制备具有“立方棋盘状γ'相在面心立方γ相固溶体基体上共格析出”特征组织的Cu-Ni-Al耐高温合金,控制Ni、Al的添加比例为2.3<Ni/Al<9(原子百分比比例),40≤Cu≤99at.%,以获得不同的高温强度与电阻率的组合满足不同实际工况需求。其典型特征在于:该合金始终具有“立方棋盘状γ'相在面心立方γ相固溶体基体上共格析出”特征组织,具有高于1273K的软化温度,且熔点高于1356K(纯Cu的熔点)。该Cu-Ni-Al高温合金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按照成分合金所需的Cu、Ni、Al原子比换算成重量百分比,使用高纯原料配制合金;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炉,通入高纯Ar气保护,对配制好的合金原料进行反复熔炼,最终得到成分均匀的合金锭;随后将熔炼好的合金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在Ar气氛围中进行1238K/6h固溶和723K/4h时效处理;利用XRD和TEM检测合金组织和结构;用维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利用涡流电导仪对合金的导电性进行测试;利用差热分析仪测量合金的熔点;根据GB/T33370-2016《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量方法》测量合金的软化温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高分解温度的Ni3Al相(AuCu3结构γ'相)强化Cu合金,解决了析出强化相本身分解温度低导致的高温软化问题,该合金的软化温度达到了高于1273K的温度。2、利用立方棋盘状γ'相在γ相基体上共格析出可以获得较理想的高温性能,该合金的熔点高于纯Cu的熔点1356K,使合金的熔点超过了金属单质的熔点。在这种组织形态下可以达到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的蠕变抗力来自于两相的相界(位错运动的障碍)。附图说明图1是1238K/6h固溶和723K/4h时效处理后Cu75Ni18.75Al6.25(at.%)合金的透射电镜明场像。图2是1238K/6h固溶和723K/4h时效处理后Cu63.64Ni27.27Al9.09(at.%)合金的透射电镜明场像。图3是1238K/6h固溶和723K/4h时效处理后Cu42.86Ni42.86Al14.28(at.%)合金的透射电镜明场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技术方案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Cu75Ni18.75Al6.25(at.%)合金步骤一:合金制备将成分为Cu75Ni18.75Al6.25(at.%)的合金换算成重量百分比,使用纯度为4N的Cu和Ni、纯度为5N的Al原料配制合金;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炉,通入高纯Ar气保护,对配制好的合金原料进行反复熔炼5次,最终得到成分均匀的合金锭;随后将熔炼好的合金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在Ar气氛围中进行1238K/6h固溶和723K/4h时效处理;步骤二:合金结构和性能表征采用德国布鲁克D8FOCUSX射线衍射仪和TECNAIG2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进行组织和结构分析,可以确定Cu75Ni18.75Al6.25中析出相为γ'相(Ni3Al),并且以立方棋盘状析出,如图1所示;用Sigma2008B型涡流电导仪测定合金的电导率为12.492%IACS;采用HVS-1000型数字显微硬度计测量合金的硬度(HV)为229.92;采用TAQ600型差热分析仪测量合金的熔点为1440K;根据GB/T33370-2016《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量方法》,合金的软化温度高于1273K。实施例2:Cu63.64Ni27.27Al9.09(at.%)合金步骤一:合金制备Cu63.64Ni27.27Al9.09(at.%)合金,合金制备同实施例1中的步骤一。步骤二:合金结构和性能表征采用德国布鲁克D8FOCUSX射线衍射仪和TECNAIG2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进行组织和结构分析,可以确定Cu63.64Ni27.27Al9.09中析出相为γ'相(Ni3Al),并且以立方棋盘状析出,如图2所示;用Sigma2008B型涡流电导仪测定合金的电导率为8.664%IACS;采用HVS-1000型数字显微硬度计测量合金的硬度(HV)为257.61;采用TAQ600型差热分析仪测量合金的熔点为1469K。根据GB/T33370-2016《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量方法》,合金的软化温度高于1273K。实施例3:Cu42.86N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4/201710513961.html" title="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中Ni、Al的原子百分比比例为2.3<Ni/Al<9,合金中Cu的原子百分比含量为40≤Cu≤99at.%;该合金始终具有立方棋盘状γ'相在面心立方γ相固溶体基体上共格析出的特征组织,该合金具有高于1273K的软化温度,该合金的熔点高于1356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中Ni、Al的原子百分比比例为2.3<Ni/Al<9,合金中Cu的原子百分比含量为40≤Cu≤99at.%;该合金始终具有立方棋盘状γ'相在面心立方γ相固溶体基体上共格析出的特征组织,该合金具有高于1273K的软化温度,该合金的熔点高于1356K。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方棋盘状γ'相增强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娜孙伟程肖甜王清董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