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800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46
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包括上锥筒、下锥筒及连接板,上锥筒为上下端开口的锥形薄壁筒状结构,下锥筒也为上下端开口的锥形薄壁筒状结构,上锥筒的下端开口与下锥筒的上端开口大小相同,上锥筒的上端开口连接卸渣通道,上锥筒的下端开口与下锥筒的上端开口固定连接,下锥筒的下端开口对应裂解炉的分渣器,下锥筒通过连接板与炉体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裂解炉的卸渣通道的下端连接一个上下叠加的双锥型筒体结构,上部的上锥筒方便卸渣,下部的下锥筒方便水蒸气向上流动,从而有效的避免卸渣通道的堵塞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锥筒的设置在水蒸气向上流动过程中,使分散的水蒸气向内汇聚,促使水蒸气与裂解后的残渣接触,增大水煤气的生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塑料垃圾连续处理并综合利用的方法中的塑料垃圾处理系统中的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垃圾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垃圾之一,由于塑料垃圾的难以降解性,目前处理塑料垃圾的方法主要采用填埋、燃烧、裂解的方法;填埋法是将塑料垃圾买入地下,由其自然降解,这样的做法时间周期长,对环境影响较大,占用土地;燃烧法是将塑料垃圾进行燃烧,或者与其他垃圾或者材料一起燃烧,作为发电或者其他热源,这样的做法由于塑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裂解的方法,是将塑料垃圾放入裂解炉,将塑料重新分解,分解后产生石油类物质,能够作为燃料或其他原料重新使用;在现有的裂解处理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完整的连续裂解设备对塑料垃圾中塑料的成分有要求,也就是说,要求塑料垃圾中的塑料品种的一致性要好,含有某种塑料成分的比例需要达到85%以上,这对于垃圾分类做的好的国家或地区来说,能够实现,对于垃圾分类不好或者做的不细致的国家或地区是很难实现的;如果不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分要求,现有的裂解设备就不能够实现塑料垃圾的裂解,轻则设备不工作,重则导致设备爆炸;再者,对于不连续裂解的处理方法,裂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依然会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这些有毒气体遇水后产生强酸,导致设备腐蚀严重,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第三,由于裂解中存在不同的塑料成分,而裂解温度只能够适应某一种塑料的裂解温度,不能够在一台裂解炉上实现塑料垃圾的裂解,同时需要将塑料品种进行分拣,裂解后残渣容易粘结在炉壁上,造成裂解炉损坏,同时清理炉壁的残渣也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第四、现有的塑料垃圾的分拣是通过将塑料垃圾粉碎的方法,这样消耗能源大,造成能源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交了申请号为“2017104731616”,名称为“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公开的塑料垃圾处理系统用的裂解炉,该塑料垃圾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多成分塑料垃圾的连续裂解,且裂解过程中不排放任何污染环境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实现了塑料垃圾的综合利用,节省能源,该塑料垃圾裂解炉的燃烧室与主轴之间设置有卸渣通道,塑料垃圾裂解后的残渣从卸渣通道下落过程中与水蒸气接触后产生水煤气,水煤气从不凝气出气管排出,重新作为裂解炉的燃料使用,但是,现有的卸渣通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杜塞,存在排渣不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它是设置一个上下叠加的双锥型筒体结构,上部锥形筒体方便卸渣,下部为锥形筒体,方便水蒸气向上流动。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该卸渣装置适用于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所述的塑料垃圾裂解炉包括:支架、下传动装置、收渣盘、下进风管、卸渣装置、燃气管、燃烧器,燃烧室、热风出风管、油气混合气输出管、不凝气出气管、上罩、进料轴驱动装置、进料轴、锥形料仓、螺旋进料器、进料器外罩、上罩板、出油管、上导料板、一级布料器、上篦、上筒、二级布料器、下篦、下筒、下罩及刮渣装置、主轴、分渣器、水蒸气管、外旋转接头、内旋转接头、下进水管、下热风管及炉体,所述的燃烧室与主轴之间的间隙形成卸渣通道,其中:所述的卸渣装置包括上锥筒、下锥筒及连接板,所述的上锥筒为上下端开口的锥形薄壁筒状结构,所述的下锥筒也为上下端开口的锥形薄壁筒状结构,所述的上锥筒的下端开口与下锥筒的上端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的上锥筒的上端开口连接卸渣通道,所述的上锥筒的下端开口与下锥筒的上端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的下锥筒的下端开口对应裂解炉的分渣器,所述的下锥筒通过连接板与炉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锥筒的上端开口的内径大于等于卸渣通道的直径,所述的下锥筒的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炉体的内径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卸渣螺旋,所述的卸渣螺旋设置卸渣通道内的主轴的外圆周上,卸渣螺旋的长度小于卸渣通道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是在裂解炉的卸渣通道的下端连接一个上下叠加的双锥型筒体结构,上部的上锥筒方便卸渣,下部的下锥筒方便水蒸气向上流动,从而有效的避免卸渣通道的堵塞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下锥筒的设置在水蒸气向上流动过程中,使分散的水蒸气向内汇聚,从而增大水蒸气与裂解后的残渣接触,增大水煤气的生成率。2、本专利技术的卸渣通道内的主轴上设置有卸渣螺旋,卸渣螺旋的设置方便裂解残渣通过卸渣通道,更加有利于裂解炉排渣,能够有效的而避免卸渣通道的堵塞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预处理系统,2.输送设备,3.裂解炉料仓,4.裂解炉,5.裂解炉气体输出管道,6.燃气回收系统,7.空气压缩机,8.冷凝器,9.中和装置,10.油水分离器,11.油类输出管,12.水输出管,13.油水混合液输送管,14.砌块生产设备,15.砌块粉碎混合装置。图2是预处理系统分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1-1.机架,1-2.外壳,1-3.输送带,1-4.拨料轮,1-5.分选轮,1-6.送料轮,1-7.碎料出料口,1-8.石块出料口,1-9.塑料出料口。图3是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2-1.风送装置,2-2.储料器,2-3.散风网,2-4.链式提升输送装置,2-5.暂存箱,221.外壳。图4是链式提升输送装置剖开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2-41.支架,2-42.驱动链轮,2-43.支撑链轮,2-44.链条,2-45.输送刮板,2-46.预热处理装置,2-47.外罩,2-48.添加剂添加装置的轨道,2-49.从动链轮。图5是裂解炉的结构示意图41.支架,42.下传动装置,43.收渣盘,44.下进风管,45.卸渣装置,46.燃气管,47.燃烧器,48.燃烧室,49.热风出风管,410.油气混合气输出管,411.不凝气出气管,412.上罩,413.进料轴驱动装置,414.进料轴,415.锥形料仓,416.螺旋进料器,417.进料器外罩,418.上罩板,419.出油管,420.上导料板,421.一级布料器,422.上篦,423.上筒,424.二级布料器,425.下篦,426.下筒,427.下罩及刮渣装置,428.主轴,429.分渣器,430.水蒸气管,431.外旋转接头,432.内旋转接头,433.下进水管,434.下热风管,435.炉体,436.隔料板,437.过滤网,436.卸渣通道。图6是中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91.烟气进管,92外壳,93.烟罩,94.排气管,95.喷淋装置,96.化肥原液出口。图7是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8.冷凝器,10.油水分离器,81.一级冷凝器,82.一级冷凝器外壳,83.一级冷凝器热交换器,84.右进气管,85.二级冷凝器外壳,86.不凝气体出口,87.中进气管,88.左进气管,89.二级冷凝器热交换器。图8是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8.冷凝器,101.油水分离器外壳,102.出油口,103.排污口,104.进液管,105.出水口,106.集液盘。图9是主轴的结构示意图281.轴体,282.轴座,283.水蒸气管,284.进热风管,285.进水管,286.挡板。图10为卸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451.上锥筒,452.下锥筒,453.连接板,454.分渣板,455.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该卸渣装置适用于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所述的塑料垃圾裂解炉包括:支架、下传动装置、收渣盘、下进风管、卸渣装置、燃气管、燃烧器,燃烧室、热风出风管、油气混合气输出管、不凝气出气管、上罩、进料轴驱动装置、进料轴、锥形料仓、螺旋进料器、进料器外罩、上罩板、出油管、上导料板、一级布料器、上篦、上筒、二级布料器、下篦、下筒、下罩及刮渣装置、主轴、分渣器、水蒸气管、外旋转接头、内旋转接头、下进水管、下热风管及炉体,所述的燃烧室与主轴之间的间隙形成卸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渣装置包括上锥筒、下锥筒及连接板,所述的上锥筒为上下端开口的锥形薄壁筒状结构,所述的下锥筒也为上下端开口的锥形薄壁筒状结构,所述的上锥筒的下端开口与下锥筒的上端开口大小相同,所述的上锥筒的上端开口连接卸渣通道,所述的上锥筒的下端开口与下锥筒的上端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的下锥筒的下端开口对应裂解炉的分渣器,所述的下锥筒通过连接板与炉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锥筒的上端开口的内径大于等于卸渣通道的直径,所述的下锥筒的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炉体的内径的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的卸渣装置,该卸渣装置适用于一种塑料垃圾裂解炉,所述的塑料垃圾裂解炉包括:支架、下传动装置、收渣盘、下进风管、卸渣装置、燃气管、燃烧器,燃烧室、热风出风管、油气混合气输出管、不凝气出气管、上罩、进料轴驱动装置、进料轴、锥形料仓、螺旋进料器、进料器外罩、上罩板、出油管、上导料板、一级布料器、上篦、上筒、二级布料器、下篦、下筒、下罩及刮渣装置、主轴、分渣器、水蒸气管、外旋转接头、内旋转接头、下进水管、下热风管及炉体,所述的燃烧室与主轴之间的间隙形成卸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渣装置包括上锥筒、下锥筒及连接板,所述的上锥筒为上下端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堂余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地之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