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连接部位的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振动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需减震装置的震动反应,从而避免装置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传统的减震装置均为单一结构,如果震动幅度多大,则无法正常的对其进行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机械减震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机械减震装置,包括主减震管、主减震杆、主减震箱、副减震管、副减震杆和副减震箱,主减震杆的上端与需减震装置固定连接,主减震杆的下端设置在主减震管内,并可沿主减震管上下滑动,主减震管的下端与主减震箱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与主减震箱的内部连通,主减震箱的侧面设有多个副减震管,副减震管靠近主减震箱的一端与主减震箱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与主减震箱的内部连通,副减震管远离主减震箱的一端与副减震箱固定连接,副减震管远离主减震箱的一端与副减震箱的内部连通,副减震杆设置在副减震管内且可沿副减震管滑动。具体地,所述主减震杆与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震管、主减震杆、主减震箱、副减震管、副减震杆和副减震箱,主减震杆的上端与需减震装置固定连接,主减震杆的下端设置在主减震管内,并可沿主减震管上下滑动,主减震管的下端与主减震箱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与主减震箱的内部连通,主减震箱的侧面设有多个副减震管,副减震管靠近主减震箱的一端与主减震箱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与主减震箱的内部连通,副减震管远离主减震箱的一端与副减震箱固定连接,副减震管远离主减震箱的一端与副减震箱的内部连通,副减震杆设置在副减震管内且可沿副减震管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震管、主减震杆、主减震箱、副减震管、副减震杆和副减震箱,主减震杆的上端与需减震装置固定连接,主减震杆的下端设置在主减震管内,并可沿主减震管上下滑动,主减震管的下端与主减震箱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与主减震箱的内部连通,主减震箱的侧面设有多个副减震管,副减震管靠近主减震箱的一端与主减震箱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与主减震箱的内部连通,副减震管远离主减震箱的一端与副减震箱固定连接,副减震管远离主减震箱的一端与副减震箱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建清,郁雯霞,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