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85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1)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3)。该结构通过新风井和室外开敞楼梯间共用墙体上开设的洞口取新风,不需设置出地面的独立新风井,减少了地下空间工程对城市地面景观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多元化,这使城市的构成元素,如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城市道路、地面建筑、外露设施、城市地段等多种因素更加复杂,如果城市的构成元素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城市景观将变得杂乱无章。有效整合各种城市构成元素,建立多元并存的有机城市新秩序,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成为一种趋势,地下空间所需的出地面构筑物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构成元素,特别是一些独立设置的出地面风井设施破坏了对城市景观的和谐有序。本专利技术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解决了现有地下空间工程中将新风井独立设置于地面以上,影响城市地面景观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所述防雨百叶新风口应设置于开敞楼梯间的上部;所述新风井顶板可根据新风口的高度调整局部抬高于地下室顶板。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所述新风井顶板为防水混凝土结构顶板。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所述防雨百叶新风口底边距所在楼梯休息平台完成面的垂直高度不小于200mm,且新风口防雨百叶内侧设安全防护网。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防雨百叶内侧的安全防护网应为金属不燃材料,且能承受不小于1.5KN/m2的水平推力,起到水平防护作用;安全防护网网孔不应大于30x50mm,防止杂物被吸入新风井内,安全防护网宜采用镀锌菱形钢板网。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所述室外开敞楼梯间的有效进风面积不小于所述新风井的设计最小进风面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根据新风井通风的技术要求,根据室外开敞楼梯间的构造特点,在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构筑物上设置带防雨百叶的新风口;在新风井不独立出地面的情况下,通过开敞楼梯间侧壁开设的新风口取新风,减少了对城市地面景观的负面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地下室开敞楼梯间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将新风井紧邻开敞楼梯间布置,在新风井与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并在新风洞口防雨百叶内侧设置安全防护网,地下室取新风时不需在地面设置独立的新风井,减少了地下工程建设对城市地面景观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的横剖面示意图;其中1为室外开敞楼梯间;2为新风井;3为防雨百叶新风口;4为新风井顶板;5为地下室顶板;6为楼梯休息平台;7为安全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如图1~5所示,该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1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3;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3应位于开敞楼梯间的上部;所述新风井顶板4可根据新风口的高度调整局部抬高于地下室顶板5;所述新风井顶板5为防水混凝土结构顶板;所述防雨百叶的新风口3底边距所在楼梯休息平台6的垂直高度不小于200mm,且新风口防雨百叶内侧设置安全防护网;所述室外开敞楼梯间的有效进风面积不小于所述新风井的设计最小进风面积。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1)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包括室外开敞楼梯间(1)与利用室外开敞楼梯间取新风的新风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与室外开敞楼梯间之间的分隔墙上设置防雨百叶新风口(3)应位于开敞楼梯间的上部;所述新风井顶板(4)可根据新风口的高度调整局部抬高于地下室顶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井顶板(4)为防水混凝土结构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空间非独立出地面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江宋厚文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