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更新计划的实施,旧有建筑被大量拆除,从而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这些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被运往郊外堆放或填埋。采用上述方式,一方面,这些混凝土固体废弃物会占用大量的生产用地,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水质以及土壤的污染等。另一方面,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消耗量巨大,而混凝土骨料需要通过开山取石、淘挖河沙取得。大量的混凝土骨料的消耗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而制成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和粉尘,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实现建筑结构施工简便且节能环保,并实现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能够实现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并使得建筑结构的施工更为简便且节能环保。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环式钢管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钢管,所述主钢管内填充有再生块体和普通混凝土;加强环板,所述加强环板固设于所述主钢管内,所述加强环板与所述主钢管的连接处形成连接节点区域,所述连接节点区域设置有节点区钢管,所述节点区钢管与所述主钢管连通设置,所述节点区钢管的壁厚大于所述主钢管的壁厚;以及至少一根钢梁,所述至少一根钢梁连接于所述主钢管的外周,并沿所述主钢管的外周向外延伸,所述至少一根钢梁与所述主钢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连接节点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钢管,所述主钢管内填充有再生块体和普通混凝土;加强环板,所述加强环板固设于所述主钢管内,所述加强环板与所述主钢管的连接处形成连接节点区域,所述连接节点区域设置有节点区钢管,所述节点区钢管与所述主钢管连通设置,所述节点区钢管的壁厚大于所述主钢管的壁厚;以及至少一根钢梁,所述至少一根钢梁连接于所述主钢管的外周,并沿所述主钢管的外周向外延伸,所述至少一根钢梁与所述主钢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连接节点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区钢管在所述连接节点区域一端的延伸高度为第一阈值,所述节点区钢管在所述连接节点区域另一端的延伸高度为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是以不小于第一直径的二分之一为依据的,所述第二阈值是以不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二分之一为依据的;其中,所述第一直径为所述主钢管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区钢管的外径与所述主钢管的外径相等的情况下,所述节点区钢管的壁厚比所述主钢管的壁厚大2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区钢管的套箍系数为1.0~2.0;当所述主钢管及所述节点区域位于重要受力区域时,所述主钢管在所述节点区钢管以外的区域的套箍系数为0.5~1.5;当所述主钢管及所述节点区域位于重要受力区域时,所述主钢管在所述节点区钢管以外的区域的套箍系数为0.8~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环板及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及第二环板固设于所述主钢管内,所述第一环板及第二环板之间的间隔区域、以及所述第一环板及第二环板与所述主钢管连接的区域均为所述连接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祥,刘伟,刘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