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建筑材料领域,是一种掺稻壳灰、纤维素纤维以及改性碳纳米管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久性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韧性的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混凝土和水泥基材料的抗拉强度低,韧性差,硬化过程中或外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微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或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的耐久性,降低结构服役寿命。为了克服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脆性,具有增韧作用的石棉纤维、钢纤维、碳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以及玄武岩纤维等长度较大的纤维被用于混凝土中,但是上述长纤维的大量使用容易在混凝土成团,不利于骨料的均匀分散,限制了纤维在含粗骨料混凝土中的应用。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别直径和微米级别长度的一维纤维材料,其长径比高达100-1000,弹性模量(可达到1TPa左右)大约是钢材的5倍而密度却只是钢材的1/6;碳纳米管的拉伸强度则可达到60-150GPa,压缩强度为100-170GPa,断裂应变在30-50%范围。因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使碳纳米管成为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纤维。但是,由于碳纳米管表面完整光滑、缺陷少、缺少活性基团,在水及各种溶液或复合材料中的相对溶解度较低,加之碳纳米管之间存在较大的范德华力、表面处存在很大的表面自由能,因此碳纳米管之间极易发生自发的团聚或缠绕,严重影响碳纳米管在某些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本专利技术使用表面活性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和超声处理,在不切断碳纳米管且不破坏其表面结构的基础上,得到能够在水中稳定分散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从而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纤维混凝土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80‑500份、水95‑105份、河砂740‑760份、碎石1000‑1050份、粉煤灰50‑85份、稻壳灰60‑70份、硅灰65‑85份、减水剂14‑15份、激发剂15‑16份、纤维素纤维1.1‑1.8份、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34‑36份、消泡剂2.4‑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纤维混凝土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80-500份、水95-105份、河砂740-760份、碎石1000-1050份、粉煤灰50-85份、稻壳灰60-70份、硅灰65-85份、减水剂14-15份、激发剂15-16份、纤维素纤维1.1-1.8份、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34-36份、消泡剂2.4-2.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各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算配合比含量为:水泥492份、水102份、碎石1030份、河砂750份、粉煤灰65份、稻壳灰65份、硅灰80份、减水剂14.3份、激发剂15.4份、纤维素纤维1.6份、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35份、消泡剂2.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5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河砂选择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细度模数为2.8-3.2;所述碎石选择石灰石为主的人工碎石,粒径范围为5-16mm,按照连续粒级级配;所述的粉煤灰采用电厂优质Ⅰ级粉煤灰,其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需水量比不大于95%,比表面积应大于400m2/kg;所述硅灰中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不小于93%,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90%,平均粒径0.1μm-0.15μm,比表面积大于15m2/g;所述减水剂是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为20%,减水率在25%以上;所述消泡剂采用美国瀚森AXILATDF6352DD消泡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灰是由稻壳在650-800℃的温度下焚烧、使用球磨机研磨20-30min制得粉灰色粉末,其二氧化硅含量为90%以上,粒径为10-75μm,比表面积在40-100m2/g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剂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激发剂,复合激发剂按照下述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复配而成:硫酸钠60%-68%、氯化钙30%-38%、三乙醇胺1.5%-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为UF500纤维素纤维,长度为2-3mm,直径为15-20μm,抗拉强度≥900MPa,弹性模量≥8.5GPa,断裂延伸率达到10%,比重为1.1g/cm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50强度等级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得的:1)配制浓度为2.0M的NaOH水溶液,称取2份多壁碳纳米管加入100份配制的NaOH水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山锁,董方园,牛丽华,张艺欣,郑捷,尚志刚,郑淏,宋明辰,裴培,董立国,王岱,郑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