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建筑材料领域,是一种掺稻壳灰、纤维素纤维、改性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久性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韧性的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混凝土和水泥基材料的抗拉强度低,韧性差,硬化过程中或外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微裂缝,使Cl-、SO42-等有害离子和CO2等有害气体侵入混凝土内部,加快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严重影响混凝土或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的耐久性,降低结构服役寿命。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别直径和微米级别长度的一维纤维材料,其长径比高达100-1000,弹性模量(可达到1TPa左右)大约是钢材的5倍而密度却只是钢材的1/6;碳纳米管的拉伸强度则可达到60-150GPa,压缩强度为100-170GPa,断裂应变在30-50%范围。因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使碳纳米管成为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纤维。但是,由于碳纳米管表面完整光滑、缺陷少、缺少活性基团,在水及各种溶液或复合材料中的相对溶解度较低,加之碳纳米管之间存在较大的范德华力、表面处存在很大的表面自由能,因此碳纳米管之间极易发生自发的团聚或缠绕,严重影响碳纳米管在某些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本专利技术使用表面活性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分散和超声处理,在不切断碳纳米管且不破坏其表面结构的基础上,得到能够在水中稳定分散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从而使其能够用于混凝土中,充分发挥其微纤维增韧作用。而石墨烯也是现有材料中强度和硬度最高的晶体结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达到125GPa和1.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纤维混凝土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97份、水74份、碎石1000份、细骨料760份、粉煤灰80份、稻壳灰75份、硅灰111份、减水剂14.4份、激发剂10份、纤维素纤维1.6份、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41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42份、消泡剂2.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纤维混凝土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97份、水74份、碎石1000份、细骨料760份、粉煤灰80份、稻壳灰75份、硅灰111份、减水剂14.4份、激发剂10份、纤维素纤维1.6份、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41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42份、消泡剂2.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Ⅰ62.5R硅酸盐水泥,其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相容性良好;所述细骨料采用质量比为8:2的质地坚硬的河砂和级配良好的优质石英砂,河砂细度模数为2.8-3.2,石英砂中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98%,粒径为0.3-0.6mm,密度为2.62g/cm3;所述碎石选择级配良好、致密坚硬、表面粗糙的玄武岩碎石,将连续粒级的5-10mm、10-16mm的碎石按照7:3的质量比混合使用,母体岩石强度不低于250MPa,最大粒径不超过16mm;所述粉煤灰采用电厂优质Ⅰ级特细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大于95%,比表面积应大于600m2/kg;所述硅灰中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不小于93%,火山灰活性指数大于95%,平均粒径0.1-0.3μm,比表面积大于15m2/g;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为20%,pH值为7-8,减水率在30%以上,7d、28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80%;所述消泡剂采用美国瀚森AXILATDF6352DD消泡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灰是由稻壳在650-800℃的温度下经过焚烧、使用球磨机研磨30-40min制得的灰粉色粉末,其二氧化硅含量为93.6%,粒径为5-25μm,比表面积大于70m2/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剂为有机-无机复合激发剂,按照下述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复配而成:98%的水玻璃,2%的三乙醇胺;所述水玻璃溶液的模数为1.2,是由工业氢氧化钠和市售的模数为3.4的水玻璃溶液配制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为UF500纤维素纤维,长度为2-3mm,直径为15-20μm,抗拉强度≥900MPa,弹性模量≥8.5GPa,断裂延伸率达到10%,比重为1.1g/cm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170强度等级的超高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改性碳纳米管分散液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得的:1)配制浓度为2.0M的NaOH水溶液,称取2份多壁碳纳米管加入100份配制的NaOH水溶液中,超声处理5min;将碳纳米管分散液倒入高压反应釜,密封后180℃反应12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并洗涤,除去清液;再超声10min,搅拌,偏氯乙烯滤膜过滤,所得固态产物水洗至滤液为中性;40℃下干燥12h,得到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山锁,阮升,郑淏,董方园,董立国,郑捷,张艺欣,张晓辉,江梦帆,左河山,周炎,牛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