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750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所述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本体、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曝气杆Ⅰ/Ⅱ、阴极板Ⅰ/Ⅱ、阳极棒Ⅰ/Ⅱ,厌氧反应区位于反应器本体的下部,好氧反应区位于反应器本体的上部,曝气杆Ⅰ/Ⅱ分别固定在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的横轴中心,阴极板Ⅰ/Ⅱ分别固定在曝气杆Ⅰ/Ⅱ的侧面,阳极棒Ⅰ/Ⅱ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阴极板Ⅰ/Ⅱ之间,厌氧反应区内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和生物填料球A,好氧反应区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和生物填料球B。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对污水的集约化处理及有机能源的沼气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日益突显的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短缺,对世界范围内的污水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生物膜法技术具有高有机负荷、高有机物去除率、低剩余污泥产量、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在逾百年的污水处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面向未来污水处理“提标增效”、“节能降耗”及“集约化”、“能源化”的重大需求,基于生物增效原理及应用实践开发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基于电化学和生物膜法耦合的电极生物膜法处理工艺,集成了絮凝、气浮、氧化、微电解等电化学作用以及电极与生物膜微生物间强电子传递作用,可有效增强工艺对污水尤其是难降解废水的处理能力、实现对有机物、氮、磷等目标污染物的深度净化,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生物膜电极与UASB耦合反应器”(申请号:201410208078.2)公开了生物膜电极-UASB耦合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生物膜电极体系、电化学测试系统和阴极电势测试装置,通过微电场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促进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代谢,提高污染物降解速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复合式电极生物膜脱氮反应器”(申请号:201610837288.7)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电极生物膜脱氮反应器,通过电解产氢和反硝化生物膜的代谢,以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将废水中的硝酸盐氮进行反硝化,达到深度脱氮的目的。为实现对污水多目标污染物(有机物、氮、磷等)的协同高效去除,不仅需要在反应器构型设计和增加生物量方面吸收前述有益经验,更要在反应器功能分区优化、传质强化、功能微生物强化、一体化设计及运行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集成,专利技术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集成式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为半地埋式结构,内部分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埋于地下,好氧反应区位于地上,厌氧反应区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Ⅰ,曝气杆Ⅰ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Ⅰ,相邻阴极板Ⅰ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Ⅰ平行的阳极棒Ⅰ,阳极棒Ⅰ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Ⅰ上,曝气杆Ⅰ的左端穿过厌氧反应区外壁连有电机Ⅰ,曝气杆Ⅰ的右端穿过厌氧反应区外壁通过气体输入管连接有气体储存罐,厌氧反应区的上方设有污水布水管,污水布水管的下方设有多个喷水口,厌氧反应区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和生物填料球A,生物填料球A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复合微生物菌剂A,污水布水管的上方设有气体收集区,气体收集区的右端通过气体输出管与气体收集中心相连,气体输出管的中间通过支管与气体输入管相通,好氧反应区内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Ⅱ,曝气杆Ⅱ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Ⅱ,相邻阴极板Ⅱ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Ⅱ平行的阳极棒Ⅱ,阳极棒Ⅱ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Ⅱ上,曝气杆Ⅱ的左端穿过好氧反应区外壁连有电机Ⅱ,曝气杆Ⅱ的右端穿过好氧反应区外壁通过空气管连接有空气压缩机,电机Ⅱ的下方设有电源,曝气杆Ⅰ和曝气杆Ⅱ的右端分别通过导线一和导线二与电源相连,好氧反应区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和生物填料球B,生物填料球B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复合微生物菌剂B,好氧反应区的下方设有污泥沉淀区,污泥沉淀区为倒三角形,污泥沉淀区的底部通过污泥输送管与外界连通,好氧反应区的右上方设有净水输出口,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通过水管相连通,水管的主体位于反应器本体的外部,水管上设有水泵,水管的进水端内置于厌氧反应区底部中心,水管的出口端内置于好氧反应区上部中心。作为一种改进,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主要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为半地埋式结构,反应器本体内部分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所述厌氧反应区埋于地下,所述好氧反应区位于地上,厌氧反应区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Ⅰ,所述曝气杆Ⅰ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Ⅰ,相邻所述阴极板Ⅰ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Ⅰ平行的阳极棒Ⅰ,所述阳极棒Ⅰ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Ⅰ上,所述曝气杆Ⅰ的左端穿过厌氧反应区外壁连有电机Ⅰ,曝气杆Ⅰ的右端穿过厌氧反应区外壁通过气体输入管连接有气体储存罐,厌氧反应区的底部设有污水进水管,厌氧反应区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和生物填料球A,所述生物填料球A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A型微生物菌,所述A型微生物菌来自复合微生物菌剂A,污水布水管的上方设有气体收集区,所述气体收集区的下方设有多孔固液分离隔板,气体收集区的右端通过气体输出管与气体收集中心相连,所述气体输出管的中间通过支管与所述气体输入管相通,所述好氧反应区内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Ⅱ,所述曝气杆Ⅱ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Ⅱ,相邻所述阴极板Ⅱ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Ⅱ平行的阳极棒Ⅱ,所述阳极棒Ⅱ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Ⅱ上,所述曝气杆Ⅱ的左端穿过好氧反应区外壁连有电机Ⅱ,曝气杆Ⅱ的右端穿过好氧反应区外壁通过空气管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电机Ⅱ的下方设有电源,曝气杆Ⅰ和曝气杆Ⅱ的右端分别通过导线一和导线二与所述电源相连,好氧反应区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和生物填料球B,所述生物填料球B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B型微生物菌,所述B型微生物菌来自复合微生物菌剂B,好氧反应区的下方设有污泥沉淀区,所述污泥沉淀区为倒三角形,污泥沉淀区的底部通过污泥输送管与外界连通,好氧反应区的右上方设有净水输出口,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通过水管相连通,所述水管的主体位于反应器本体的外部,水管上设有水泵,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多孔固液分离隔板的上方,水管的出口端内置于好氧反应区上部中心。进一步地,反应器本体为三层结构,内层为传热层,外层为保温层,中间层为折流水浴层,折流水浴层折流方式为纵向折流、横向折流或螺旋折流,折流水浴层所用的水为好氧反应区输出的净水,利用水浴对反应器进行保温处理,相较于电加热温度更均匀且耗能小,水热资源利用率高。进一步地,曝气杆Ⅰ内设有电缆腔和导气腔,电缆腔和导气腔之间密封隔断,电缆腔位于支撑杆与电机Ⅰ之间,导气腔位于支撑杆与气体输入管之间,导气腔上设有曝气孔,电缆腔和导气腔之间密封隔断防止气体逃窜和污水逆流,提高了厌氧反应区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曝气杆Ⅱ内设有电缆腔和导气腔,电缆腔和导气腔之间密封隔断,电缆腔位于支撑杆与电机Ⅱ之间,导气腔位于支撑杆与空气管之间,导气腔上设有曝气孔。进一步地,电缆腔内包含有导线一和导线二,导线一分别与阴极板Ⅰ和阴极板Ⅱ相连,导线二分别通过支撑杆内部与阳极棒Ⅰ和阳极棒Ⅱ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阴极板Ⅰ和阴极板Ⅱ为十字直板型或S曲面板型,十字直板型的四个分区内均可对应分布四个阳极棒,提高反应速率;S曲面板型的两个半圆形分区内可对应分布两个阳极棒,半圆形分区包裹阳极棒形式使得电极反应的有效面积扩大,进而提高反应速率还可节省电能。进一步地,高附膜载体填料是由多孔矿物质颗粒和高分子载菌颗粒以重量比为3-5:1组成,多孔矿物质的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5-28%纳米磷酸钙、20-26%纳米二氧化硅、4-6%粘合剂、余量为聚吡咯改性纳米碳,高分子载菌颗粒包括多孔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集成式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本体(1),所述反应器本体(1)为半地埋式结构,内部分为厌氧反应区(2)和好氧反应区(3),所述厌氧反应区(2)埋于地下,所述好氧反应区(3)位于地上,厌氧反应区(2)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Ⅰ(4),所述曝气杆Ⅰ(4)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Ⅰ(5),相邻所述阴极板Ⅰ(5)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Ⅰ(4)平行的阳极棒Ⅰ(6),所述阳极棒Ⅰ(6)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Ⅰ(4)上,所述曝气杆Ⅰ(4)的左端穿过厌氧反应区(2)外壁连有电机Ⅰ(8),曝气杆Ⅰ(4)的右端穿过厌氧反应区(2)外壁通过气体输入管(9)连接有气体储存罐(10),厌氧反应区(2)的上方设有污水布水管(11),所述污水布水管(11)的下方设有多个喷水口(12),厌氧反应区(2)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13)和生物填料球A(14),所述生物填料球A(14)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A型微生物菌,所述A型微生物菌来自复合微生物菌剂A,污水布水管(11)的上方设有气体收集区(15),所述气体收集区(15)的右端通过气体输出管(16)与气体收集中心(17)相连,所述气体输出管(16)的中间通过支管(18)与所述气体输入管(9)相通,所述好氧反应区(3)内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Ⅱ(19),所述曝气杆Ⅱ(19)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Ⅱ(20),相邻所述阴极板Ⅱ(20)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Ⅱ(19)平行的阳极棒Ⅱ(21),所述阳极棒Ⅱ(21)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Ⅱ(19)上,所述曝气杆Ⅱ(19)的左端穿过好氧反应区(3)外壁连有电机Ⅱ(22),曝气杆Ⅱ(19)的右端穿过好氧反应区(3)外壁通过空气管(23)连接有空气压缩机(24),所述电机Ⅱ(22)的下方设有电源(25),曝气杆Ⅰ(4)和曝气杆Ⅱ(19)的右端分别通过导线一(26)和导线二(27)与所述电源(25)相连,好氧反应区(3)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13)和生物填料球B(28),所述生物填料球B(28)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B型微生物菌,所述B型微生物菌来自复合微生物菌剂B,好氧反应区(3)的下方设有污泥沉淀区(29),所述污泥沉淀区(29)为倒三角形,污泥沉淀区(29)的底部通过污泥输送管(30)与外界连通,好氧反应区(3)的右上方设有净水输出口(31),厌氧反应区(2)与好氧反应区(3)通过水管(32)相连通,所述水管(32)的主体位于反应器本体(1)的外部,水管(32)上设有水泵(39),水管(32)的进水端内置于厌氧反应区(2)底部中心,水管(32)的出口端内置于好氧反应区(3)上部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集成式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本体(1),所述反应器本体(1)为半地埋式结构,内部分为厌氧反应区(2)和好氧反应区(3),所述厌氧反应区(2)埋于地下,所述好氧反应区(3)位于地上,厌氧反应区(2)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Ⅰ(4),所述曝气杆Ⅰ(4)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Ⅰ(5),相邻所述阴极板Ⅰ(5)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Ⅰ(4)平行的阳极棒Ⅰ(6),所述阳极棒Ⅰ(6)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Ⅰ(4)上,所述曝气杆Ⅰ(4)的左端穿过厌氧反应区(2)外壁连有电机Ⅰ(8),曝气杆Ⅰ(4)的右端穿过厌氧反应区(2)外壁通过气体输入管(9)连接有气体储存罐(10),厌氧反应区(2)的上方设有污水布水管(11),所述污水布水管(11)的下方设有多个喷水口(12),厌氧反应区(2)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13)和生物填料球A(14),所述生物填料球A(14)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A型微生物菌,所述A型微生物菌来自复合微生物菌剂A,污水布水管(11)的上方设有气体收集区(15),所述气体收集区(15)的右端通过气体输出管(16)与气体收集中心(17)相连,所述气体输出管(16)的中间通过支管(18)与所述气体输入管(9)相通,所述好氧反应区(3)内的横轴中心设有曝气杆Ⅱ(19),所述曝气杆Ⅱ(19)的侧面设有阴极板Ⅱ(20),相邻所述阴极板Ⅱ(20)之间设有与曝气杆Ⅱ(19)平行的阳极棒Ⅱ(21),所述阳极棒Ⅱ(21)的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杆(7)固定连接在曝气杆Ⅱ(19)上,所述曝气杆Ⅱ(19)的左端穿过好氧反应区(3)外壁连有电机Ⅱ(22),曝气杆Ⅱ(19)的右端穿过好氧反应区(3)外壁通过空气管(23)连接有空气压缩机(24),所述电机Ⅱ(22)的下方设有电源(25),曝气杆Ⅰ(4)和曝气杆Ⅱ(19)的右端分别通过导线一(26)和导线二(27)与所述电源(25)相连,好氧反应区(3)内部均匀填充有三维电极粒子(13)和生物填料球B(28),所述生物填料球B(28)内包含高附膜载体填料和B型微生物菌,所述B型微生物菌来自复合微生物菌剂B,好氧反应区(3)的下方设有污泥沉淀区(29),所述污泥沉淀区(29)为倒三角形,污泥沉淀区(29)的底部通过污泥输送管(30)与外界连通,好氧反应区(3)的右上方设有净水输出口(31),厌氧反应区(2)与好氧反应区(3)通过水管(32)相连通,所述水管(32)的主体位于反应器本体(1)的外部,水管(32)上设有水泵(39),水管(32)的进水端内置于厌氧反应区(2)底部中心,水管(32)的出口端内置于好氧反应区(3)上部中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集成式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1)为三层结构,内层为传热层(33),外层为保温层(34),中间层为折流水浴层(35),所述折流水浴层(35)折流方式为纵向折流、横向折流或螺旋折流,折流水浴层所用的水为所述好氧反应区(3)输出的净水。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任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