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412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22
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和固定夹具组件,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安装在固定夹具组件内;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包括紧固件和轴承,两个所述紧固件拼接固定,两个所述紧固件的相对面开有半圆弧槽,两个半圆弧槽配合形成供所述轴承的外圈装配的轴承安装槽,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分别上下固定在钻针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钻针力学性能、提高珩磨效率的旋转珩磨夹具机构。

A rotary honing fixture mechanism

A rotary honing fixture mechanism, the clamp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tating workpiece clamping component and fixture assembly, the rotating workpiece clamping assembly is mounted on the fixture assembly; the rotating workpiece clamp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astener and bearings, both the fastener fixed relative surface splicing, both of the fasteners a semicircular arc groove, a semicircular arc groove formed for the bearing outer ring of the bearing assembly mounting groove, both of the bearing inner ring are respectively fixed up and down in the drill need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tary honing clamp mechanism which can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drilling needle and improve the hon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珩磨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
技术介绍
挤压珩磨技术是通过将半固态的流体磨料(由聚合物载体和磨料组成)挤压通过工件待加工表面来达到一次加工中完成去毛刺、抛光、倒角和改变零件表面性能的作用。可以同时加工多个工件的多个表面,能够高效、经济地加工窄缝、交叉孔道、异形曲面等几何形状复杂的表面。使用挤压珩磨加工取代手工抛光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并可保证产品加工的一致性。同时挤压珩磨的效率高、质量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目前,珩磨夹具多是采用单一的夹持结构,整个珩磨过程钻针总是处于一个固定位置,如果钻针四周磨料通流界面不一致,磨料通过的速度就会不同,导致钻针珩磨不均匀,导致最终的珩磨效果比较差,因此急需一种新型夹具结构改善这一珩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珩磨加工的钻针力学性能受限、珩磨效率较低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钻针力学性能、提高珩磨效率的旋转珩磨夹具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和固定夹具组件,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安装在固定夹具组件内;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包括紧固件和轴承,两个所述紧固件拼接固定,两个所述紧固件的相对面开有半圆弧槽,两个半圆弧槽配合形成供所述轴承的外圈装配的轴承安装槽,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分别上下固定在钻针上。进一步,位于上方的轴承位于所述半圆弧槽的顶部,上轴承端盖与轴承连接;位于下方的轴承位于所述半圆弧槽的底部,下轴承端盖与轴承相接。再进一步,所述轴承和紧固件之间的轴向上安装孔径大于轴承内圈的垫圈。更进一步,所述紧固件同一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三个半圆弧槽,位于上下的半圆弧槽等大且等于轴承外圈直径,中间的半圆弧槽小于两边的半圆弧槽且小于轴承内圈但大于轴承孔径,两边半圆弧槽的圆形截面方向上依次有至少三个纵向螺纹孔,在半圆弧槽的长度方向上有横向螺纹孔;轴承分别安装在相接的两个紧固件的位于上下的半圆弧槽内。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夹具组件包括主流道板、侧面流道板和上盖板,所述主流道板为L型,所述侧面流道板两边开有沉孔,所述侧面流道板的中间有一个凸台,所述主流道板端部和侧面流道板端部相接,两块主流道板和两块侧面流道板拼接在一起变成一个中间镂空的方形容器;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安装在主流道板的凹槽内,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位于方形容器中间,上盖板安装在主流道板上,所述上盖板抵在工件旋转夹紧组件上。再进一步,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并排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钻针通过与轴承的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轴承固定在紧固件上,一同放置在流道板和侧面流道板组成的方形容器内,磨粒流在容器的中心上下运动,钻针在磨粒流上下运动的同时,钻针在轴承内进行旋转运动,从而改善钻针的表面质量,提高钻针的力学性能;能够提高珩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旋转珩磨夹具机构示意图。图2为工件旋转夹紧结构示意图。图3为紧固件示意图。图4为主流道板示意图。图5为侧面流道板示意图。图中,1、侧面流道板,2、紧固件,3、上轴承端盖,4、上盖板,5、主流道板,6、轴承,7、垫圈,8、钻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图5,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包括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和固定夹具组件,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包括紧固件2和轴承6,两个所述紧固件2拼接固定,两个所述紧固件2的相对面开有半圆弧槽,两个半圆弧槽配合形成供所述轴承6的外圈装配的轴承安装槽,两个所述轴承6的内圈分别上下固定在钻针8上。进一步,位于上方的轴承6位于所述半圆弧槽的顶部,上轴承端盖3与轴承连接;位于下方的轴承位于所述半圆弧槽的底部,下轴承端盖与轴承相接。再进一步,所述轴承6和紧固件2之间的轴向上安装孔径大于轴承内圈的垫圈7。夹紧装置是由两块紧固件2组成,紧固件2同一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三个半圆弧槽,位于上下的半圆弧槽等大且等于轴承6外圈,中间的半圆弧槽小于两边的半圆弧槽且小于轴承6内圈但大于轴承6孔径,两边半圆弧槽的圆形截面方向上依次有三个纵向螺纹孔,在半圆弧槽的长度方向上有八个横向螺纹孔,轴承6分别安装在上下的半圆弧槽内,轴承6和紧固件2之间的轴向上安装孔径大于轴承内圈的垫圈7,轴承端盖3安装在紧固件2的上下面上,两个紧固件2拼在一起,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夹具组件包括主流道板5、侧面流道板1、上盖板4,其中主流道板5为L型,两边向里凹陷一部分,侧面流道板1两边总共开八个沉孔,中间有一个凸台,流道板5和侧面流道板1拼在一起变成一个中间镂空的方形容器,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安装在主流道板5的凹槽内,横在方形容器中间,上盖板4安装在主流道板5上,防止工件旋转夹紧结构由于压力较大而冲出凹槽。当该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工作时,钻针8放置在两轴承6中间,两者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一同放置在紧固件2的半圆弧槽内,在轴向上,轴承6与紧固件2之间加入垫圈7,垫圈7的外径与轴承6外圈一致,垫圈7的内径大于轴承6内圈的直径,防止轴承6内圈接触紧固件2内壁从而产生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力,另一个紧固件2拼上去,用螺栓将两个紧固件2固定,再将轴承端盖3安装在紧固件2的上下面上,同时轴承端盖3与轴承6的外圈顶住,用螺栓与紧固件2固定,将主流道板5和侧面流道板1相互配合,之后用螺栓将其固定,工件旋转夹紧结构放置在主流道板5的凹槽上,上盖板4与主流道板5配合,用螺栓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和固定夹具组件,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安装在固定夹具组件内;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包括紧固件和轴承,两个所述紧固件拼接固定,两个所述紧固件的相对面开有半圆弧槽,两个半圆弧槽配合形成供所述轴承的外圈装配的轴承安装槽,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分别上下固定在钻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和固定夹具组件,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安装在固定夹具组件内;所述工件旋转夹紧组件包括紧固件和轴承,两个所述紧固件拼接固定,两个所述紧固件的相对面开有半圆弧槽,两个半圆弧槽配合形成供所述轴承的外圈装配的轴承安装槽,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分别上下固定在钻针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轴承位于所述半圆弧槽的顶部,上轴承端盖与轴承连接;位于下方的轴承位于所述半圆弧槽的底部,下轴承端盖与轴承相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和紧固件之间的轴向上安装孔径大于轴承内圈的垫圈。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旋转珩磨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同一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三个半圆弧槽,位于上下的半圆弧槽等大且等于轴承外圈直径,中间的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扬渝程金强齐欢蔡东海屠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