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前滚刀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334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3:55
磨前滚刀,包括前齿和后齿,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一个小齿,这个小齿为磨前滚刀齿顶的齿形,磨前滚刀原有的正常齿称做前齿,把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的小齿称做后齿;磨前滚刀的前齿与后齿都设计在同一等份上,前齿刃沟与后齿刃沟角度为不同角度;前齿刃沟的压力角为20°,前齿根过度圆角R为0.3模数,前齿和后齿齿顶的齿形曲线为椭圆形;其中,前齿齿顶的齿形底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长轴,长轴中心到前齿齿顶端的距离为短半轴,短半轴的长度为长半轴的0.65倍。滚刀材料采用含钴高速钢或者粉末冶金,配合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采用氮铝化钛和氮化钛涂层,使刀具表面硬度在原来基础上大大提高。

Pre grinding hob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Hob, including front and rear gear, tooth grinding hob normal tooth out of a small, small grinding tooth for the hob tooth top, hob tooth teeth as the original normal, the posterior root hob tooth teeth called out of the normal gear hob; the front and rear teeth are designed in the same parts on the front edge and the blade angle of groove groove after different angles; the edge groove pressure angle is 20 degrees, the root fillet over the R 0.3 module, front tooth and tooth curve tooth top is elliptical; among them, the tooth bottom cross the cross section is elliptical tooth long axis, long axis center to the top of the front tooth distance is short half axis semiminor axis length is 0.65 times the length of the half shaft. The hob material is made of cobalt high speed steel or powder metallurgy, combined with heat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surface treatment adopts nitrogen aluminum titanium and titanium nitride coating, so that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the tool is greatly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前滚刀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机械加工的专用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高精度磨前滚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圆弧齿轮传动在国防、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如手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类圆弧齿轮的特点多采用小模数,并且传动比高、结构紧凑。通常,普通齿轮的加工多采用精密滚刀进行滚切或直接通过铣刀加工成型,而对于圆弧齿轮加工的滚刀,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滚刀为具有圆弧齿形,且同样采用小模数,其直径尺寸较小(约为¢6mm),精度要求高(公差为0.003mm);二、这类圆弧齿形的滚刀多采用YG6X或YT10的硬质合金材料制造,硬度高;三、滚刀的毛坯多是压制烧结成型,毛坯经过机加工后,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根据上述特点,对于这类小模数圆弧齿形的滚刀,由于尺寸结构较小,造成直接加工难度大,精度难以保证;并且,这类滚刀的材料为硬质合金,滚刀齿形的加工不能采用普通的切削方法进行,只能采用金刚石磨轮来磨削,而铲磨滚刀齿形的金刚石磨轮一般都是专制的,生产效率低,在滚刀的加工过程中,金刚石磨轮的成型精度会直接影响滚刀的齿形精度,对于金刚石磨轮本身的加工制造要求高,使得滚刀的加工成本增加。除此之外,目前,所有齿轮制造厂在用普通的磨前滚刀生产齿轮时,齿轮齿根部都会出现过渡曲线棱面较大的问题。这是由于普通的磨前齿轮滚刀是一种展成刀具,滚齿时在齿轮齿根部都会形成一段过渡曲线,这种现象是所有展成刀具都无法克服的。而且这段过渡曲线棱面是无法在后面工序进行再加工的。尤其是滚削大模数、少齿数的齿轮时,齿轮齿根部的过渡曲线棱面较大的问题更严重。而较大的过渡曲线棱面不但降低了齿轮的强度,而且严重影响了齿轮的使用寿命和齿轮外形的美观。因此,国内所有滚刀生产厂家都在研究降低齿轮齿根部棱面的方法,例如采用变小压力角磨前滚刀,通过增加磨前滚刀重合度的方法来降低齿轮齿根部棱面。但是所有方法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只有增加磨前滚刀的齿数,从而增加滚削齿轮时磨前滚刀的轮切齿数的方法效果最好。但是普通的磨前齿轮滚刀受刀具结构和滚齿机床能容纳滚刀最大直径等方面的原因限制,磨前滚刀外径不能做的很大,所以普通的磨前滚刀能做出的齿数有限,即使把磨前滚刀外径做到最大,普通的磨前滚刀能增加的齿数也很少。据申请人了解,就目前来讲,现有的磨前滚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德国DIN标准的单圆弧圆头留磨滚刀,这种单圆弧圆头留磨滚刀的滚刀齿顶的齿形曲线为标准圆,滚刀的全齿齿顶高ho为2.7倍模数,齿顶高ha为1.4倍模数(参见图1),另一种是采用国家标准的滚刀齿顶为平形并包含双圆弧圆头留磨滚刀,滚刀的全齿齿顶高ho为2.5倍模数,齿顶高ha为1.25倍模数(参见图2)。这两种圆头留磨滚刀存在以下不足:在加工少齿数齿轮时,磨齿后齿轮的渐开线展长,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齿轮的啮合系数;若按设计的展长来磨齿则会出现磨齿台阶,产生应力集中,以至于影响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在加工薄壁齿轮圈时,热处理后变形齿根涨大,出现过度曲线位置上移,磨齿也会出现磨齿台阶,产生应力集中,以至于影响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加工出来的齿轮,齿根圆弧曲率半径较小,磨后齿根弯曲应力较大。留磨量较大,磨齿加工时间太长。现有技术的磨前滚刀模数为M1.5~1.75之间的,其外径为63mm,相对应的滚刀刀刃数和槽数为12,相对都较少,在加工时效率偏低。普通的磨前滚刀由于刀刃数和槽数较少导致强度也较低,而使滚刀的使用寿命也偏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心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磨前滚刀以及加工方法,以此来解决现在技术中存在的在加工少齿数齿轮时,磨齿后齿轮的渐开线展长,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齿轮的啮合系数;若按设计的展长来磨齿则会出现磨齿台阶,产生应力集中,以至于影响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在加工薄壁齿轮圈时,热处理后变形齿根涨大,出现过度曲线位置上移,磨齿也会出现磨齿台阶,产生应力集中,以至于影响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加工出来的齿轮,齿根圆弧曲率半径较小,磨后齿根弯曲应力较大。留磨量较大,磨齿加工时间太长,且寿命太短;从而达到硬度在原来基础上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磨前滚刀,包括前齿和后齿,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一个小齿,这个小齿为磨前滚刀齿顶的齿形,磨前滚刀原有的正常齿称做前齿,把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的小齿称做后齿;磨前滚刀的前齿与后齿都设计在同一等份上,前齿刃沟与后齿刃沟角度为不同角度;前齿刃沟的压力角为20°,前齿根过度圆角R为0.3模数,前齿和后齿齿顶的齿形曲线为椭圆形;其中,前齿齿顶的齿形底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长轴,长轴中心到前齿齿顶端的距离为短半轴,短半轴的长度为长半轴的0.65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磨前滚刀的材质为含Co高速钢或粉末冶金加TiAlN和TiN涂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前齿刃沟的小压力角10~12°,滚刀的全齿高为2.7倍模数,前齿的齿顶高为1.3~1.45倍模数。一种磨前滚刀及其加工方法,该磨前滚刀加工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根据磨前滚刀的基本结构,在普通磨床上用磨轮对滚刀毛坯加工出所需前齿和后齿,并使各前刀面的前角为零度,以得到半成品磨前滚刀;(2)、将所述磨前滚刀齿形按放大比例放大n倍,用线切割加工出与放大n倍后的滚刀齿形相匹配的样板,并用加工好的标准样板去检验该样板,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样板;(3)、将上述加工好的样板安装在样板磨床上并缩小n倍,由所述样板磨床加工出轧辊铣刀,然后用所述标准样板检验该轧辊铣刀,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的轧辊铣刀;(4)、在铣床上,用上述合格的轧辊铣刀加工出退火后的轧辊,并用所述标准样板检验该轧辊,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轧辊;(5)、在轧辊机床上,用上述合格的轧辊挤压出金刚石磨轮的轮齿,并用所述标准样板检验该金刚石磨轮的轮齿,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金刚石磨轮的轮齿;(6)、在铲磨机床上,用上述加工好的金刚石磨轮的轮齿对所述的半成品滚刀进行铲磨,加工获得所述滚刀的齿形,并用滚刀样板检验该滚刀的齿形,获得符合加工要求的合格滚刀。所述步骤(2)中的滚刀齿形的放大比例包括有200:1,100:1,50:1,20:1和10:1;所述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可以增加如下步骤:(4-1)、对所述的轧辊进行淬火处理,并再次用所述标准样板检验淬火后的轧辊;所述步骤(5)中的金刚石磨轮由重量百分比为80.5%的铜粉、7.3%的锡粉和12.2%的金刚石粉组成,所述铜粉、锡粉和金刚石粉均匀混合后,装入模具,在压力为475~490MPa的容器内保压4~5分钟,然后在真空炉内烧结,烧结温度为780~790°C,保温30~35分钟,冷却即得所述的金刚石磨轮;所述步骤(5)和步骤(6)之间还可以增加如下步骤:(5-1)、用柱形磨轮铲磨所述半成品滚刀的齿背,并留有铲磨余量;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半成品滚刀的内孔、其中一个端面定位在铲磨机床的工作心轴上,所述的金刚石磨轮安装在该铲磨机床的磨轴上;所述工作心轴的支撑表面的径跳不大于0.004毫米,该工作心轴的支撑表面的端跳不大于0.002毫米,所述磨轴的轴向窜动不大于0.002毫米,该磨轴的径向跳动不大于0.004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磨前滚刀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磨前滚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齿(1)和后齿(2),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一个小齿,这个小齿为磨前滚刀齿顶的齿形,磨前滚刀原有的正常齿称做前齿(1),把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的小齿称做后齿(2);磨前滚刀的前齿(1)与后齿(2)都设计在同一等份上,前齿刃沟与后齿刃沟角度为不同角度;前齿刃沟的压力角为20°,前齿根过度圆角R为0.3模数,前齿(1)和后齿(2) 齿顶的齿形曲线为椭圆形;其中,前齿(1)齿顶的齿形底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长轴,长轴中心到前齿(1)齿顶端的距离为短半轴,短半轴的长度为长半轴的0.6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磨前滚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齿(1)和后齿(2),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一个小齿,这个小齿为磨前滚刀齿顶的齿形,磨前滚刀原有的正常齿称做前齿(1),把磨前滚刀正常齿的齿根后部开出的小齿称做后齿(2);磨前滚刀的前齿(1)与后齿(2)都设计在同一等份上,前齿刃沟与后齿刃沟角度为不同角度;前齿刃沟的压力角为20°,前齿根过度圆角R为0.3模数,前齿(1)和后齿(2)齿顶的齿形曲线为椭圆形;其中,前齿(1)齿顶的齿形底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长轴,长轴中心到前齿(1)齿顶端的距离为短半轴,短半轴的长度为长半轴的0.6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前滚刀,所述的磨前滚刀的材质为含Co高速钢或粉末冶金加TiAlN和TiN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前滚刀,其特征在于,前齿刃沟的小压力角10~12°,滚刀的全齿高为2.7倍模数,前齿的齿顶高为1.3~1.45倍模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前滚刀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磨前滚刀加工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根据磨前滚刀的基本结构,在普通磨床上用磨轮对滚刀毛坯加工出所需前齿和后齿,并使各前刀面的前角为零度,以得到半成品磨前滚刀;(2)、将所述磨前滚刀齿形按放大比例放大n倍,用线切割加工出与放大n倍后的滚刀齿形相匹配的样板,并用加工好的标准样板去检验该样板,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样板;(3)、将上述加工好的样板安装在样板磨床上并缩小n倍,由所述样板磨床加工出轧辊铣刀,然后用所述标准样板检验该轧辊铣刀,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的轧辊铣刀;(4)、在铣床上,用上述合格的轧辊铣刀加工出退火后的轧辊,并用所述标准样板检验该轧辊,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合格轧辊;(5)、在轧辊机床上,用上述合格的轧辊挤压出金刚石磨轮的轮齿,并用所述标准样板检验该金刚石磨轮的轮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明江源于粉堂蒋平顾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精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