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罐消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269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消毒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火罐消毒方法,本方法中使用了一种消毒设备,消毒设备能够半自动化的对玻璃罐进行清洗和消毒,且清洗的过程中能及时的将消毒液中的杂质快速排出,能有效的提高玻璃罐的清洗消毒效率。本方案能提高玻璃罐的清洗消毒效率。

A cupping disinfec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isinfection,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cupping disinfection method, a disinfection equipment used in the method, semi automated disinfection equipment to clean and disinfect the glass jar, and the cleaning process in time the impurities in disinfectant by rapid dischar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he efficiency of glass tank. This scheme can improve th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efficiency of glass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罐消毒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消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罐消毒方法。
技术介绍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罐部位,产生刺激经络穴位,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拔火罐常用于感冒、颈肩腰腿疼痛、肥胖、头痛、中暑、青春痘、胃脘痛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一般采用竹罐、玻璃罐或抽气罐进行拔火罐,其中玻璃罐由耐热玻璃加工制成,具有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的优点,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玻璃罐如附图1所示,由罐体1、颈部2和凸起部3组成,罐体1的形如球状,罐体1下端设有开口,颈部2的上端与罐体1下端开口固定连接,凸起部3与颈部2的下端连接,突起部3的下表面与人体接触。拔火罐的过程中,人体在火罐的温热作用下毛孔张开,汗渍、毛发等会附着于罐体的内壁上。玻璃罐使用后必须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否则可能导致艾滋病、乙肝等血液疾病和皮肤病通过玻璃罐传播。由于罐体1的直径是变化,在医务人员对罐体1进行清洗时,对罐体1直径有较大变化的地方清洗困难,清洗效率低,也容易清洗不到位,还会极大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火罐消毒方法,以提高玻璃罐的清洗消毒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火罐消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消毒设备,包括清洗台、固定架和动力机构,所述清洗台上设有放置玻璃罐的凹槽,固定架可拆卸安装在清洗台的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所述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传动齿、转板、滑块和若干清洗单元;所述传动齿同轴安装在转轴上,且传动齿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转轴内设有流通腔,转轴的上端与负压抽吸机连通,转轴的下端设有与流通腔连通的抽吸口,所述滑块竖直滑动设置在转轴上,转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清洗单元包括第一波纹管、第一拉簧和清洁盒,所述第一拉簧同轴安装在第一波纹管内,且第一拉簧和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均与滑块的周壁固定连接,第一拉簧和第一波纹管的另一端均与清洁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清洁盒的下侧面转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清洁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清洁盒远离转轴的一侧上设有若干毛刷和若干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水孔,毛刷的一端与清洁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毛刷倾斜设置,且毛刷远离清洁盒的一端向下倾斜;相邻两个清洁盒之间均设有连通容纳腔的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内同轴安装有第二拉簧,第二拉簧的两端分别均与两个清洁盒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清洗刷,清洗刷的下表面与玻璃罐的内壁接触;所述凹槽内壁设有电热丝,电热丝与玻璃罐的外壁接触;步骤2:拆卸清洗台上端的固定架,然后将玻璃罐竖直放置到凹槽内,且玻璃罐的开口朝上;然后将固定架安装在清洗台上端,此时转轴下端的清洗刷与玻璃罐的底端内壁相抵,滑块位于转轴的上端;步骤3: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轴以150-200r/min的转速转动,转轴带动滑块转动,此时清洗盒受到离心力作用,毛刷与玻璃罐的内壁相抵,同时清洗盒内的消毒液从出水孔喷出,消毒液粘附到玻璃罐的内壁上;同时毛刷,第一拉簧、第一波纹管、第二拉簧和第一波纹管均被拉伸;步骤4:启动滑块,滑块以2-8mm/s的速度沿转轴下移;同时启动负压抽吸机,负压抽吸机让转轴的流通腔内形成负压,转轴的抽吸口能对玻璃罐内的消毒液进行抽吸;步骤5:当步骤4中的滑块移动至转轴的下端时,关闭滑块、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然后开启电热丝,电热丝的温度为100-120℃,玻璃罐在凹槽内静止1-2min;步骤6:再次拆卸清洗台上端的固定架,将凹槽内清洗消毒后的玻璃罐取出。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步骤1中使用了一种消毒设备,设备中的清洗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让毛刷能一直紧贴玻璃罐的内壁,同时毛刷能够转动,进而对玻璃罐内壁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清理的同时消毒液能够从出水孔中喷出,进而对玻璃罐进行全面的消毒,能极大的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还提高了玻璃罐的消毒效率;2、步骤2中,将固定架安装到清洗台上后,转轴下端的;3、步骤3中,电动机带动转轴转动,转动转轴带动滑块和转板转动,此时清洁单元中的清洗盒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清洗盒向远离转轴的一侧移动,进而让毛刷与玻璃罐的内壁贴合,同时清洗盒内的消毒液能够从出水孔中喷出,喷洒到玻璃罐的内壁上,此时毛刷和消毒液能对玻璃罐的内壁进行冲刷和清洗,使玻璃罐的清洗和消毒同步;此时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清洗刷转动,进而对玻璃罐的底部进行清洗,能避免消毒液内的杂质沉淀在玻璃罐的底部;4、步骤4,滑块以2-8mm/s的速度沿转轴下移,进而便于清洗盒能由上至下的依次的经过玻璃罐的内壁,进而对玻璃罐的内壁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同时消毒液喷溅到毛刷上时,倾斜的毛刷将消毒液向下导流,进而让多余的消毒液沿玻璃罐的内壁流动,便于消毒液对内壁上的粘附的杂质进行提前浸泡,能提高杂质的清理效率;同时混合有杂质的消毒液会流动至玻璃罐的底部,转轴的抽吸口能对消毒液和杂质进行抽吸,进而将使用后的消毒液快速排出,且此过程中清洗刷会搅动消毒液,能让杂质随消毒液一起排出;5、步骤5中,电热丝与玻璃罐的外壁贴合,此时电热丝发出的热量能让玻璃罐的内壁快速干燥,便于将玻璃罐能够快速投入到下一次的使用。综上所述,本方法中使用了一种消毒设备,消毒设备能够半自动化的对玻璃罐进行清洗和消毒,且清洗的过程中能及时的将消毒液中的杂质快速排出,能有效的提高玻璃罐的清洗消毒效率。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通过上述设置,。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电动机带动转轴以180r/min的转速转动。通过上述设置,转轴以180r/min的转速转动时,能让清洗盒上的毛刷与玻璃罐的内壁紧贴,对玻璃罐的内壁进行充分的清洗。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步骤4中,滑块以5mm/s的速度沿转轴下移。通过上述设置,滑块下移的速度较低,滑块的转速与下移速度配合,让玻璃罐的内壁被充分消毒和清洗。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步骤5中,电热丝的温度为110℃,且玻璃罐静止在凹槽内的时长为1.5min。通过上述设置,电热丝的温度与玻璃罐的干燥时长配合,能让玻璃罐被充分干燥。附图说明图1为玻璃罐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消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清洗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清洗台10、电热丝101、固定架20、电动机201、负压抽吸机202、转轴30、传动齿301、流通腔302、抽吸口303、清洗刷304、滑块40、转板401、清洁盒50、第一波纹管501、第一拉簧502、第二波纹管503、第二拉簧504、出水孔505、毛刷506、容纳腔507、进液口508、玻璃罐60。实施例中的消毒设备基本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包括清洗台10、固定架20、动力机构和清洗机构,清洗台10上设有放置玻璃罐60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玻璃罐60的形状一致,凹槽内壁行设有电热丝101,电热丝101与玻璃罐60的外壁接触;固定架20卡扣安装在清洗台10的上方。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201和负压抽吸机202,电动机201和负压抽吸机202均焊接在固定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火罐消毒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罐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消毒设备,包括清洗台、固定架和动力机构,所述清洗台上设有放置玻璃罐的凹槽,固定架可拆卸安装在清洗台的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所述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传动齿、转板、滑块和若干清洗单元;所述传动齿同轴安装在转轴上,且传动齿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转轴内设有流通腔,转轴的上端与负压抽吸机连通,转轴的下端设有与流通腔连通的抽吸口,所述滑块竖直滑动设置在转轴上,转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清洗单元包括第一波纹管、第一拉簧和清洁盒,所述第一拉簧同轴安装在第一波纹管内,且第一拉簧和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均与滑块的周壁固定连接,第一拉簧和第一波纹管的另一端均与清洁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清洁盒的下侧面转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清洁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清洁盒远离转轴的一侧上设有若干毛刷和若干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水孔,毛刷的一端与清洁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毛刷倾斜设置,且毛刷远离清洁盒的一端向下倾斜;相邻两个清洁盒之间均设有连通容纳腔的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内同轴安装有第二拉簧,第二拉簧的两端分别均与两个清洁盒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清洗刷,清洗刷的下表面与玻璃罐的内壁接触;所述凹槽内壁设有电热丝,电热丝与玻璃罐的外壁接触;步骤2:拆卸清洗台上端的固定架,然后将玻璃罐竖直放置到凹槽内,且玻璃罐的开口朝上;然后将固定架安装在清洗台上端,此时转轴下端的清洗刷与玻璃罐的底端内壁相抵,滑块位于转轴的上端;步骤3: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轴以150‑200r/min的转速转动,转轴带动滑块转动,此时清洗盒受到离心力作用,毛刷与玻璃罐的内壁相抵,同时清洗盒内的消毒液从出水孔喷出,消毒液粘附到玻璃罐的内壁上;同时毛刷,第一拉簧、第一波纹管、第二拉簧和第一波纹管均被拉伸;步骤4:启动滑块,滑块以2‑8mm/s的速度沿转轴下移;同时启动负压抽吸机,负压抽吸机让转轴的流通腔内形成负压,转轴的抽吸口能对玻璃罐内的消毒液进行抽吸;步骤5:当步骤4中的滑块移动至转轴的下端时,关闭滑块、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然后开启电热丝,电热丝的温度为100‑120℃,玻璃罐在凹槽内静止1‑2min;步骤6:再次拆卸清洗台上端的固定架,将凹槽内清洗消毒后的玻璃罐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罐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消毒设备,包括清洗台、固定架和动力机构,所述清洗台上设有放置玻璃罐的凹槽,固定架可拆卸安装在清洗台的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所述电动机和负压抽吸机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传动齿、转板、滑块和若干清洗单元;所述传动齿同轴安装在转轴上,且传动齿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转轴内设有流通腔,转轴的上端与负压抽吸机连通,转轴的下端设有与流通腔连通的抽吸口,所述滑块竖直滑动设置在转轴上,转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清洗单元包括第一波纹管、第一拉簧和清洁盒,所述第一拉簧同轴安装在第一波纹管内,且第一拉簧和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均与滑块的周壁固定连接,第一拉簧和第一波纹管的另一端均与清洁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清洁盒的下侧面转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清洁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清洁盒远离转轴的一侧上设有若干毛刷和若干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水孔,毛刷的一端与清洁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毛刷倾斜设置,且毛刷远离清洁盒的一端向下倾斜;相邻两个清洁盒之间均设有连通容纳腔的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内同轴安装有第二拉簧,第二拉簧的两端分别均与两个清洁盒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清洗刷,清洗刷的下表面与玻璃罐的内壁接触;所述凹槽内壁设有电热丝,电热丝与玻璃罐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景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