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238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机身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出料口、上料轨道和下料轨道,上料轨道的输出端端部设置接近开关,机身内设置切削夹具,机身内切削夹具的下方设置棒材的输送装置,机身的底部设置排屑机,排屑机的出口连接压屑机,压屑机的出口连接输出轨道,工作时,机械手将待加工棒材运送到上料轨道上,棒材由输送装置运送至切削夹具处进行切削加工,切削时产生的碎屑由排屑机运出并输送到压屑机,压屑机将碎屑压成块状并由输出轨道输出以回收利用,加工好的棒材再经由输送装置运送至下料轨道上运走即可,整个的棒材加工过程为全自动、连续化生产,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

A fully automatic bar processing machine too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ar process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full automatic bar cutting machine, two sides of th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inlet and outlet, feeding orbit and blanking orbit, the output end of the feeding orbit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proximity switch, the fuselage set cutting fixture, convey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fuselage cutting fixture set bar, set the chip machine body bottom chip machine is connected to the outlet pressure cutting machine, pressure machine chip is connected to the outlet of the output track work, the manipulator will be transported to the processing bar feeding track, bar cutting machine by the conveyor transported to the cutting fixture, debris when the cutting generated by the chip machine shipped out and transported to the pressure removal machine, pressure machine will be pressed into massive clastic debris and the output track output to recycling, processing good bar through delivery to the delivery device The whole bar processing process is automatic and continuous production,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ave time and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
本技术涉及棒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当前,对棒材的外周面进行加工时通常采用普通机床,加工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加工时产生的碎屑通常使用扫帚扫除,效率较低且浪费人力,加工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包括机身,机身的两侧分别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在进料口处设置上料轨道,出料口设置下料轨道,上料轨道的输出端端部设置接近开关,机身内设置切削夹具,机身内切削夹具的下方设置用于在上料轨道的输出端、切削夹具和下料轨道的输入端三者之间来回输送棒材的输送装置,机身的底部设置排屑机,排屑机的出口连接压屑机,压屑机的出口连接输出轨道。有益效果:本机床工作时,先利用机械手将待加工棒材运送到上料轨道上,棒材跟随上料轨道移动至输出端并在接近所述接近开关时停止,之后输送装置动作将棒材运送至切削夹具处开始切削加工,切削时产生的碎屑由排屑机运出并输送到压屑机,压屑机将碎屑压成块状并由输出轨道输出以回收利用,加工好的棒材再经由输送装置运送至下料轨道上运走即可,整个的棒材加工过程为全自动、连续化生产,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是输送装置和定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0-机身;20-上料轨道;30-下料轨道;40-接近开关;50-切削夹具;60-输送装置、61-支撑台、62-支撑架、63-支撑座;70-排屑机;80-压屑机;90-输出轨道;100-定心装置、101-夹持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包括机身10,机身10的两侧分别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在进料口处设置上料轨道20,出料口设置下料轨道30,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端部设置接近开关40,机身10内设置切削夹具50,机身10内切削夹具50的下方设置用于在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切削夹具50和下料轨道30的输入端三者之间来回输送棒材的输送装置60,机身10的底部设置排屑机70,排屑机70的出口连接压屑机80,压屑机80的出口连接输出轨道90。本机床工作时,先利用机械手将待加工棒材运送到上料轨道20上,棒材跟随上料轨道20移动至输出端并在接近所述接近开关40时停止,之后输送装置60动作将棒材运送至切削夹具50处开始切削加工,切削时产生的碎屑由排屑机70运出并输送到压屑机80,压屑机80将碎屑压成块状并由输出轨道90输出以回收利用,加工好的棒材再经由输送装置60运送至下料轨道30上运走即可,整个的棒材加工过程为全自动、连续化生产,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送装置60包括支撑台61和4个用于支撑棒材的支撑架62,支撑台61由丝杠螺母机构带动在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切削夹具50和下料轨道30的输入端三者之间来回直线移动,4个支撑架62分别通过支撑座63固定在支撑台61上,支撑架62为V型且开口向上,4个支撑架62两两为一组分成两组且两个组沿支撑台61的移动方向间距布置,支撑架62的下方通过连接第一油缸实现上下方向的移动,第一油缸带动支撑架62上下移动可以实现棒材的托起和释放,每组支撑架62对应的2个支撑座6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且调节方向和支撑台61的移动方向垂直,每组支撑架62对应的2个支撑座63之间的距离同样可以采用丝杠螺母机构实行可调节,这样可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棒材。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轨道20和下料轨道30的轨面均由若干V型的支撑柱间隔布置组合而成,且所有的V型支撑柱的开口均向上,输送装置60的支撑架62可移动至上料轨道20或下料轨道30的两个相邻的V型支撑柱之间,上料轨道20和下料轨道30平行布置,4个支撑架62的其中一组中两个支撑架62的V型底端的连线和另一组中两个支撑架62的V型底端的连线相平行且两个连线之间的距离和切削夹具50中心线距离上料轨道20长度方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以及切削夹具50中心线距离下料轨道30长度方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相等,这样当其中一组支撑架62移动到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准备运走输出端的棒材时,另一组支撑架62托运着另一个棒材刚好位于切削夹具50的下方然后便可对该棒材进行切削加工,当该棒材加工完成后,输送装置60移动将加工好的棒材移动到下料轨道30上,输出端的棒材移动至切削夹具50处进行切削加工,实现棒材加工的连续、自动化。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的上方布置定心装置100,定心装置100固定在机身10上,定心装置包括V型的用于夹持棒材的夹持部101,夹持部101的V型开口向下,夹持部101由第二油缸控制实现上下移动,当棒材运输至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时,夹持部101和输送装置60中的一组支撑架62共同夹持棒材的外周且在夹持之前、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未动作之前,该组支撑架62距离切削夹具50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和夹持部101距离切削夹具50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相等,工作时,第二油缸和第一油缸同步相向运动,当夹持部101接触到棒材时,第二油缸回位,第一油缸静止,此时棒材的中心和切削夹具50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实现棒材的定心,这时移动输送装置60将棒材运送至切削夹具50处即可利用切削夹具夹持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置自动玻璃门,棒材加工时,自动玻璃门关闭,防止碎屑飞出污染外部环境、造成安全隐患。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0),机身(10)的两侧分别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在进料口处设置上料轨道(20),出料口设置下料轨道(30),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端部设置接近开关(40),机身(10)内设置切削夹具(50),机身(10)内切削夹具(50)的下方设置用于在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切削夹具(50)和下料轨道(30)的输入端三者之间来回输送棒材的输送装置(60),机身(10)的底部设置排屑机(70),排屑机(70)的出口连接压屑机(80),压屑机(80)的出口连接输出轨道(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0),机身(10)的两侧分别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在进料口处设置上料轨道(20),出料口设置下料轨道(30),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端部设置接近开关(40),机身(10)内设置切削夹具(50),机身(10)内切削夹具(50)的下方设置用于在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切削夹具(50)和下料轨道(30)的输入端三者之间来回输送棒材的输送装置(60),机身(10)的底部设置排屑机(70),排屑机(70)的出口连接压屑机(80),压屑机(80)的出口连接输出轨道(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60)包括支撑台(61)和4个用于支撑棒材的支撑架(62),支撑台(61)由丝杠螺母机构带动在上料轨道(20)的输出端、切削夹具(50)和下料轨道(30)的输入端三者之间来回直线移动,4个支撑架(62)分别通过支撑座(63)固定在支撑台(61)上,支撑架(62)为V型且开口向上,4个支撑架(62)两两为一组分成两组且两个组沿支撑台(61)的移动方向间距布置,支撑架(62)的下方通过连接第一油缸实现上下方向的移动,每组支撑架(62)对应的2个支撑座(6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且调节方向和支撑台(61)的移动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化棒材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盼华邓成根翟迎迎江军军潘琦王乐谢宝才许滨杨晓敏余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太霍夫曼金属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