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7237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3:22
一种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功能。该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包含:一刀库、一主轴箱与一复归装置;该刀库包括一刀盘与多个沿着该刀盘周缘设置的刀夹,且每一刀夹包括有一导推件;该主轴箱沿着直线轨迹上下移动,并于向下移动时抵推对应的导推件自一第一位置枢摆至一第二位置;该复归装置用以带动该刀夹自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该刀夹复位机构仅需单一导推件即可使主轴箱推动刀夹,藉此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功能。

Tool holder resetting mechanism of automatic tool changing system

A tool holder resetting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tool changing system can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 The automatic tool changing system reset mechanism comprises a knife knife, a headstock and a resetting device; the knife comprises a knife disc and a plurality of arranged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cutter holder, and each tool holder includes a guide push piece; the spindle box moves along a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 next, and pushing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push guide piece pivoted from a first position to a second position; the return device is used to drive the knife from the second position back to the first position. The knife clip reset mechanism only needs a single guide piece to push the spindle box to push the knife clip, so a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换刀机构;特别是指一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工机除了配置有轴箱外,多配有换刀机构与刀库,使加工机可依加工作业所需,选定刀库中的刀具,轴箱于换刀位置与加工位置垂直升降时,即完成换刀与加工作业。常见的斜盘式刀库设置于轴箱旁,包含有一刀盘与多个刀夹,刀夹两端分别形成枢接部位与夹刀部,其中枢接部位枢接于刀盘周缘,使刀夹可相对该刀盘枢摆,夹刀部由二夹臂构成,且该二夹臂之间夹设结合刀具的刀杆,每一夹臂末端各设有以滚轮为主的导推件。当轴箱于换刀位置,且轴箱与刀具结合后,再往加工位置移动时,轴箱抵推夹刀部的导推件,而使刀夹可以枢接部为轴心自一第一位置枢摆至一第二位置。如专利证书号:TWM508393所揭露的刀库即具有上述的结构。然而,一般轴箱多为圆柱状,难以提供可同时抵接二个导推件的平面,为解决此问题,厂商往往是通过将轴箱制成矩柱状,但此举不仅增加轴箱的体积,更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具有单一导推件即可使主轴箱推动刀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包括有包含:一刀库,包括一刀盘与多个刀夹,该刀盘受控制而转动,所述多个刀夹沿着该刀盘周缘设置,且所述多个刀夹与该刀盘枢接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枢摆,其中每一刀夹在相对枢接部位的另一端形成一夹刀部,且每一刀夹包括有一导推件位于枢接部位与夹刀部之间;一主轴箱,设置于该刀库一侧且受控制而相对该刀库沿着直线轨迹上下移动,该主轴箱向下移动时,该主轴箱抵推对应的刀夹的导推件,以使该刀夹自该第一位置枢摆至该第二位置;一复归装置,在该主轴箱向上移动时,用以带动该刀夹自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该主轴箱包括一导板与一轴箱,该导板设于该轴箱侧缘且位于该轴箱与该刀库之间;该轴箱向下移动时,该导板抵推该导推件。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板具有相背对的一背面与一导引面,该背面朝向该轴箱,该导引面朝向该刀盘,且该导引面顶侧至该背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导引面底侧至该背面之间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板具有一长槽孔;该轴箱设有至少一穿孔;该刀夹复位机构更包含有至少一限制件;该限制件穿过该长槽孔与该穿孔,以将该导板固定于该轴箱上。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板具设有多个定位孔;该轴箱设有至少一穿孔;该刀夹复位机构更包含有至少一限制件;该限制件穿过所述多个定位孔任一者与该穿孔,以将该导板固定于该轴箱上。在一实施例中,该导推件包括有一滚轮;该主轴箱抵推该滚轮。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刀夹包括有一导勾件位于枢接部位与夹刀部之间;该复归装置设于该刀盘,该复归装置包含有一倒勾,该倒勾勾住该导勾件且可受控制往复移动。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勾件包含有一滚轮,该倒勾勾住该滚轮。本技术的效果在于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仅需单一导推件即可使主轴箱推动刀夹,不仅可降低导推件所需数量,且主轴箱亦不再需要刻意制成具有较宽平面的矩柱状,可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部分构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部分构件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S刀杆100刀夹复位机构10刀库12刀盘121本体122圆盘14刀夹141刀夹座141a枢接部位141b夹刀部141c第一凸块141d第二凸块142、143滚轮20主轴箱22轴箱221固定板221a穿孔24导板241背面242导引面243平直面24a定位孔30限制件40复归装置42拉杆421倒勾W1、W2宽度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L1换刀位置L2加工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请参照图1与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100,包含有一刀库10、一主轴箱20、至少一限制件30(本实施例中包含有二个限制件30)与一复归装置40。刀库10包括一刀盘12与多个刀夹14。刀盘12包含有一本体121与一圆盘122,其中本体121固定不动,圆盘122以可受控制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本体121。各刀夹14沿着圆盘122周缘设置,且包含有一刀夹座141与二滚轮142、143。请见图3与图4所示,其中刀夹座141一端与圆盘122枢接而形成一枢接部位141a,另一端形成一可夹设一刀杆S(见图1)的夹刀部141b。刀夹座141更具有一第一凸块141c与一第二凸块141d位于枢接部位141a与夹刀部141b之间。滚轮142与滚轮143分别枢接于第一凸块141c与第二凸块141d顶端。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42与第一凸块141c构成导勾件;滚轮143与第二凸块141d构成导推件。主轴箱20设置于该刀库10一侧且受控制而相对刀库10沿着直线轨迹上下移动,以进行如钻孔等加工作业。请配合图2与图3所示,主轴箱20包括一轴箱22与一导板24,其中轴箱22侧缘具有一固定板221,且固定板221设有至少一穿孔221a,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21设有二个穿孔221a;导板24设置于固定板221一侧,导板24具有一背面241,以及背对于背面241的一导引面242与一平直面243,其中背面241朝向轴箱22,导引面242与平直面243朝向刀库10,平直面243与导引面242相连接且位于导引面242上方,请见图5所示,平直面243与背面241平行且至背面241之间的距离W1,又,导引面242顶侧至背面241之间的距离W1大于导引面242底侧至背面241之间的距离W2。导板24朝向固定板221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孔24a,在本实施例中为二个定位孔24a(见图5)。限制件30可为一固定销或包含螺栓与螺帽的组合(图未示),藉由限制件30穿过穿孔221a与其一定位孔24a,以将导板24固定于固定板221上。复归装置40设于刀盘12的本体121上,其包括有一可往复移动的拉杆42,在本实施例中,复归装置40为一伸缩压缸(如气压缸或油压缸),拉杆42外露的一端形成一倒勾421,拉杆42受控制地朝向压缸内部退移,以使倒勾421内面与导勾件的滚轮142维持接触。必须说明的是,用以带动倒勾421退移的机构除了前述的伸缩压缸之外,亦得借助弹簧的回复力来达成。复见图1与图2,其表示主轴箱20位于换刀位置L1时的状态,此时所有的刀夹14的刀夹座141皆位于第一位置P1,复归装置40的倒勾421勾住位于刀库10最下方的滚轮142,位于相同刀夹座141上的滚轮143抵接于导板24底侧。请再配合图6所示,其表示主轴箱20下移至加工位置L2的状态。在主轴箱20下移的过程中,由于导引面242底侧至背面241之间的距离W2小于导引面242顶侧至背面241之间的距离W1,在导板24随着轴箱22一起下移的过程中,导板24将通过滚轮143而抵推刀夹座141往第二位置P2偏摆,于此同时,滚轮143的位置亦自原先抵靠导引面242底侧改变为通过顶侧再至平直面243。当主轴箱20完成加工作业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刀库,包括一刀盘与多个刀夹,该刀盘受控制而转动,所述多个刀夹沿着该刀盘周缘设置,且所述多个刀夹与该刀盘枢接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枢摆,其中每一刀夹在相对枢接部位的另一端形成一夹刀部,且每一刀夹包括有一导推件位于枢接部位与夹刀部之间;一主轴箱,设置于该刀库一侧且受控制而相对该刀库沿着直线轨迹上下移动,该主轴箱向下移动时,该主轴箱抵推对应的刀夹的导推件,使得该刀夹自该第一位置枢摆至该第二位置;及一复归装置,在该主轴箱向上移动时,带动该刀夹自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刀库,包括一刀盘与多个刀夹,该刀盘受控制而转动,所述多个刀夹沿着该刀盘周缘设置,且所述多个刀夹与该刀盘枢接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枢摆,其中每一刀夹在相对枢接部位的另一端形成一夹刀部,且每一刀夹包括有一导推件位于枢接部位与夹刀部之间;一主轴箱,设置于该刀库一侧且受控制而相对该刀库沿着直线轨迹上下移动,该主轴箱向下移动时,该主轴箱抵推对应的刀夹的导推件,使得该刀夹自该第一位置枢摆至该第二位置;及一复归装置,在该主轴箱向上移动时,带动该刀夹自该第二位置回复至该第一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主轴箱包括一导板与一轴箱,该导板设于该轴箱侧缘且位于该轴箱与该刀库之间;该轴箱向下移动时,该导板抵推该导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夹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板具有相背对的一背面与一导引面,该背面朝向该轴箱,该导引面朝向该刀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三
申请(专利权)人:圣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