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生物材料作为相互作用相的毛细管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150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柱筛并以生物材料作为相互作用相的毛细管、其制备方法以及通过毛细管电泳方法在研究生物大分子与活性配体或化合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筛选中的用途。针对某些生物活性大分子从细胞或离体生物组织中分离纯化难度大且会引起天然构象的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将生物材料(例如生物大分子超表达的细胞、细胞、线粒体、离体组织、肿瘤组织、载带生物靶固体物质等)注入带有柱筛的毛细管中,所述生物材料被拦截于柱筛后端作为相互作用相,建立非固定化生物材料毛细管电泳(Non‑immobilized Biomateria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NIBCE),在接近生理环境条件下,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与活性配体或化合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筛选等的毛细管电泳方法。

Capillary tubes with biomaterials as interaction phas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apillary with a sieve and a biological material as an interaction phase,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use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with active ligands or compounds, and drug screening. In view of some biological molecules from cells or tissues in vitro 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difficult and may cause natural conformational changes, the invention develops biological materials (such as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over expression of cells, cells, mitochondria, isolated and tumor tissues, carrying the biological target with solid material etc.) the capillary column sieve, the biological material is intercepted as interaction to sieve back-end column, the establishment of non immobilized biological material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Non immobilized Biomateria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NIBCE),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method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or studying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and active ligands or compounds the role and drug scre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材料作为相互作用相的毛细管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细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带有用于拦截作为相互作用相的生物材料的柱筛的毛细管色谱柱、其制备方法以及毛细管色谱柱通过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PerformanceCapillaryElectrophoresis,HPCE)在生物医药领域例如在研究生物大分子与活性配体或化合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大多数生物分子都是通过与其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而发挥其生理功能,例如酶和底物、抗原和抗体、受体和激素、凝集素和多糖蛋白等。这些特异性相互作用是化学与生物化学体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更是产生生命现象的基础。对生物分子及其功能配体相互作用的表征已成为生物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这有助于深入认识生物大分子间各种功能的结构基础及作用机制,有助于新药的发现。因此,开发研究生物分子间或生物大分子与其他配体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研究生物分子间或生物大分子与其他配体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测定法,包括UV吸收法、拉曼光谱法、荧光强度法、电位法、热分析法、核磁共振法(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物材料作为相互作用相的毛细管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其带有柱筛和相互作用相,其中所述柱筛的孔径可控,可用于拦截作为相互作用相的生物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其带有柱筛和相互作用相,其中所述柱筛的孔径可控,可用于拦截作为相互作用相的生物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其中所述柱筛可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中间部位或端部,或者所述柱筛连接于所述毛细管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其中所述生物材料包括细胞、线粒体、离体生物组织、肿瘤组织、载带生物靶固体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细管,其中所述细胞为生物大分子超表达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细胞表面的大分子受体高表达,且保持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其中所述毛细管为熔融石英毛细管。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毛细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毛细管进行前处理;对柱筛材料进行预处理并形成柱筛,使所述柱筛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中间部位或端部,或者使所述柱筛连接于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从而形成带有柱筛的毛细管;其中,若所述柱筛被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端部或连接于毛细管的端部,则需将毛细管端部与具有检测窗口的毛细管的端部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对作为相互作用相的生物材料进行培养或处理并进行固定;以及将固定后的所述生物材料注入所述带有柱筛的毛细管中,使得所述生物材料被拦截于柱筛后端作为相互作用相。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笑梅武瑞君李晨朱凯张晓丹张素芳任进宇刘燕萌杨东辉叶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