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95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3:50
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其包括底座、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握杆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弹簧箱,所述弹簧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根压簧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簧上的顶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下导板,所述下导板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定位板,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角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板与定位槽配合使用,可以很方便的调整弹簧支架的水平位置,满足身高差异较大的情景下的使用要求,调整方便,锻炼效果好,保证运动姿势正确,辅助使用人掌握引体向上要领,逐步锻炼肌肉力量,增强其体质。

A chinning exercise device

A chinning exercis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vertical fixed on the base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hold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the spring box, the box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the spring spring bracket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the spring bracke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arranged on the floor the box body,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a pressur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pressure spring on the roof, the floor on both sides of outer corner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under the guide plate, the plate is disposed under the cavity, the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positioning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inner corners from top to bottom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grooves, with the use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a positioning groove,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adjustment of the spring bracket can be very convenie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using height, convenient adjustment Exercise, good effect, ensure correct posture, supporting the use of master chinup essentials, gradually exercise muscle strength, enhance their physiq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说是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
技术介绍
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是一种力量耐力项目,也是目前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重点锻炼斜方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可分为:正手、反手、正反手、平行、胸式、颈后、负重、毛巾、单手、单臂、单指等几类引体向上。引体向上要求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是各学校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但是对于许多初学引体向上的人来说,尤其是中小学生肌肉力量不够,而且动作要领和用力方法不够熟悉,如果强行进行锻炼很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此外,引体向上一般都在单杠或双杆上进行,中小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身高差异较大,中国专利ZL201120436010.1公开了一种引体向上辅助练习装置,其采用躺板的形式解决中小学生身高差距大的问题,但是应用其专利存在引体向上动作不规范,学生锻炼时,需要躺在躺板上,学生身体发力不对,即便在其专利产品上进行锻炼良久,也难以在正常的单杠上做正常的引体向上。因此为了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学生进行引体向上锻炼,需要设计一种可调节的引体向上锻炼器,辅助学生掌握引体向上要领,逐步锻炼肌肉力量,增强学生体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引体向上锻炼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其包括底座、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握杆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弹簧箱,所述弹簧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根压簧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簧上的顶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下导板,所述下导板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定位板,所述顶板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上导板,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供下导板、上导板通过的导轨,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内角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板与定位槽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以上。进一步的,所述压簧为2根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握杆下方设置弹簧箱,在弹簧支架的支撑力下,体力不够做引体向上的的人可以按照引体向上的动作标准,进行锻炼,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通过在弹簧箱上设置多个定位槽,下导板上设置定位板,可以很方便的调整弹簧支架的水平位置,满足身高差异较大的情景下的使用要求,调整方便,锻炼效果好,保证运动姿势正确,辅助使用人掌握引体向上要领,逐步锻炼肌肉力量,增强其体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下导板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下导板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底座,2、支撑杆,3、握杆,4、箱体,5、底板,6、压簧,7、顶板,8、下导板,9、空腔,10、定位板,11、上导板,12、导轨,13、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如附图1-4所示,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其包括底座1、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杆2、固定设置在支撑杆2上端的握杆3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弹簧箱,所述弹簧箱包括箱体4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包括设置在箱体4内的底板5、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的两根以上的压簧6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簧6上的顶板7,所述底板5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下导板8,所述下导板8设置空腔9,所述空腔9内设置定位板10,所述顶板7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上导板11,所述箱体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供下导板8、上导板11通过的导轨12,所述箱体4左右两侧内角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槽13,所述定位板10与定位槽13配合使用。使用过程如下:使用人站在弹簧箱的顶板7上,然后进行引体向上动作,在压簧6的作用下,使用人使用较小的力量既可以完成引体向上动作,不同的使用人使用时,由于其身高不同,其可以采用可以通过调整定位板10在不同定位槽13的位置,调整下导板8的位置,进而调整了弹簧箱顶板7的位置,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的使用,满足身高差异较大的情景下的使用要求,调整方便,锻炼效果好,保证运动姿势正确,辅助使用人掌握引体向上要领,逐步锻炼肌肉力量,增强其体质。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技术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杆(2)、固定设置在支撑杆(2)上端的握杆(3)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弹簧箱,所述弹簧箱包括箱体(4)以及设置在箱体(4)内部的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包括设置在箱体(4)内的底板(5)、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的多根压簧(6)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簧(6)上的顶板(7),所述底板(5)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下导板(8),所述下导板(8)设置空腔(9),所述空腔(9)内设置定位板(10),所述顶板(7)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上导板(11),所述箱体(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供下导板(8)、上导板(11)通过的导轨(12),所述箱体(4)左右两侧内角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多个定位槽(13),所述定位板(10)与定位槽(13)配合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体向上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杆(2)、固定设置在支撑杆(2)上端的握杆(3)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弹簧箱,所述弹簧箱包括箱体(4)以及设置在箱体(4)内部的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包括设置在箱体(4)内的底板(5)、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的多根压簧(6)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簧(6)上的顶板(7),所述底板(5)左右两侧外角处分别设置下导板(8),所述下导板(8)设置空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