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89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短裤型吸收性物品(1),构成外装体(3)的无纺布使用具有纤维熔接部(33)的纺粘无纺布。在形成侧封部(S)的外装体(3)的接合面配置有所述纺粘无纺布。侧封部(S)是在纵向X上断续地配置封合部(5)而形成的。侧封部(S)中的最靠腰部开口部WO侧或最靠腿部开口部LO侧的相邻的封合部(5)彼此之间的节距(P),比构成所述纺粘无纺布的相邻的纤维熔接部(33)彼此之间的最大间隔(D)小。

Shorts type absorbent arti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ort pants type absorbent article. Shorts type absorbent articles (1), non-woven fabrics consisting of outer bodies (3), spunbond non-woven fabrics with fiber splice parts (33). The spun bonded non-woven fabric is arranged on the joint surface of the outer part (3) of the forming side sealing part (S). The side sealing part (S) is formed by intermittently setting the sealing part (5) on the longitudinal X. The distance (P) between the adjacent sealing part (5), which is closest to the WO side of the waist opening part or the LO side of the leg opening 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adjacent fiber splice part (33) that constitutes the spunbond non-woven fabric (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尿布等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作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目前广泛使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具有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并固定该吸收性主体的外装体,且前身的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和后身的外装体的左右两侧缘接合而形成一对侧封部、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这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是将侧封部撕开并将该部截断来脱掉。在特开2013-146419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其在两侧部具有在纵向上断续地配置多个封合部而形成的侧封部。另外,在特开2013-146419号公报记载的尿布所具有的各侧封部,为了兼顾穿戴中的充分的强度和撕开容易性,由点状的熔接部的列排列多个而成的点图案形成,该侧封部在纵向上具有各熔接部的面积小的疏熔接区域和各熔接部的面积大的密熔接区域。作为与上述不同的技术,在WO2011/122277A1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无纺布,其具有压花部和非压花部,其中,压花部由以满足规定条件的方式配设的压花图案构成。根据WO2011/122277A1号公报中记载的无纺布,压花率低,柔软性优异,并且耐起毛性也优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外装体和固定在该外装体的内侧的吸收性主体,所述外装体具有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区域和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区域,所述腹侧区域和所述背侧区域各自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并且,形成有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构成所述外装体的多个无纺布内的至少一部分为纺粘无纺布,该纺粘无纺布的克重为20g/m2以下,且具有多个纤维熔接部。在形成所述侧封部的所述外装体的所述腹侧区域和所述背侧区域的接合面,分别配置有所述纺粘无纺布。所述侧封部是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上断续地配置封合部而形成的。所述侧封部中的最靠所述腰部开口部侧或最靠所述腿部开口部侧的在纵向上相邻的所述封合部彼此之间的节距(P),比构成所述纺粘无纺布的相邻的所述纤维熔接部彼此之间的最大间隔(D)小。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平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III-III线截面的截面图。图4是俯视观察图1所示的尿布的一个侧封部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在进行切断而形成图1所示的尿布的一个侧封部之前的形态下,封合部和纤维熔接部的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尿布的在形成一个侧封部之前的形态下封合部和纤维熔接部的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图(相当于图5的图)。具体实施方式近年来,在一次性尿布等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使用柔软性优异的感觉良好的无纺布的机会日益增多。但是,在特开2013-146419号公报和WO2011/122277Al号公报中,关于在撕开将使用压花率低的柔软的纺粘无纺布的外装体接合而形成的侧封部时,使构成各侧封部的封合部具有稳定的封合强度的内容,没有任何记载。假如封合部不具有稳定的封合强度,则侧封部难以撕开,废弃时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功夫。因此,本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缺点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以下,针对本技术,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即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包括外装体3和固定在外装体3的内侧的吸收性主体2。外装体3具有形成尿布1的外表面且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区域A和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区域B。在尿布1中,腹侧区域A中的外装体3的两侧缘部A1、A1和背侧区域B中的外装体3的两侧缘部B1、B1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S、S,并且形成有腰部开口部WO和一对腿部开口部LO、LO。尿布1如图2所示,在俯视观察展开且伸长状态时,具有相当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纵向X和与其正交的横向Y。尿布1能够划分成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裆部的裆部区域C和位于其纵向X的前后的腹侧区域A及背侧区域B。裆部区域C中的外装体3在沿着其纵向X的左右两侧缘部形成有腿部开口部LO、LO形成用的凹陷部。尿布1如图2所示,以将尿布1在纵向X分成两部分的假想中心线CL1为界,能够划分成前身F和后身R。在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例如吸收性主体)中的、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中的、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相反侧(穿衣侧)的面。在尿布1中,纵向X与沿着尿布1或其构成部件即吸收性主体2的长边的方向(纵向)一致,横向Y与一次性尿布或其构成部件即吸收性主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另外,尿布1相对于沿纵向X延伸的纵中心线CL2为左右对称形。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左右对称的部分,主要只对一方进行说明。在尿布1中,如图2所示,吸收性主体2具有一个方向(纵向X)相对较长的纵长的形状。吸收性主体2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正面片2a、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背面片2b和配置在这两片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2c。吸收体2c具有在与纵向X相同的方向上长的形状。吸收性主体2使其纵向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纵向X一致,通过公知的接合手段(粘接剂等)接合在外装体3的中央部。所谓展开且伸长状态,如图2所示是指将侧封部S撕开,使尿布1成为展开状态,将该展开状态的尿布1一直扩展到使各部的弹性部件伸长并达到设计尺寸(与在排除一切弹性部件的影响的状态下扩展为平面状时的尺寸相同)的状态。构成外装体3的多个无纺布内的至少一部分为纺粘无纺布。而且,在尿布1中,该纺粘无纺布分别配置在形成各侧封部S的外装体3的腹侧区域A和背侧区域B的接合面。优选的是,尿布1中,如图2所示,外装体3从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的前后的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另外,如图3所示,外装体3为多个无纺布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在尿布1的纵向X上包括所层叠的无纺布的个数相对较多的多层叠部3m和所层叠的无纺布的个数相对较少的少层叠部3f。更优选的是,外装体3包括形成尿布1的外表面(外装体3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外层片31、配置在该外层片31的内表面侧而形成尿布1的内表面(外装体3的肌肤相对面)的内层片32、和固定在两片31、32间的多根线状或带状的弹性部件4而构成。外层片31和内层片32分别由从腹侧区域A至背侧区域B连续的一个无纺布构成。外层片31与内层片32之间在规定部位通过粘接剂或热封等(未图示)的接合手段接合而形成层叠构造。另外,在尿布1中,如图2、图3所示,外层片31具有比由外层片31和内层片32夹持固定构成弹性部件4的后述的多根腰部弹性部件4a的区域进一步在纵向X上延伸出的长度。该延伸的外层片31的延出区域31e折回到吸收性主体2侧,将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的端部覆盖,通过粘接剂或热封等(未图示)接合手段接合而形成层叠构造。在尿布1中,多层叠部3m为外层片31、内层片32和外层片31的延出区域31e层叠而成的部分,少层叠部3f为只有外层片31和内层片32层叠而成的部分。这样,在尿布1中,多层叠部3m形成于配置有外层片31的延出区域31e的区域,形成于从腰部开口部WO的周缘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外装体和固定在该外装体的内侧的吸收性主体,所述外装体包括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区域和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区域,所述腹侧区域和所述背侧区域各自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并且形成有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外装体的多个无纺布内的至少一部分为纺粘无纺布,该纺粘无纺布的克重为20g/m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08 JP 2015-2390261.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外装体和固定在该外装体的内侧的吸收性主体,所述外装体包括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区域和穿着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区域,所述腹侧区域和所述背侧区域各自的两侧缘部接合而形成有一对侧封部,并且形成有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外装体的多个无纺布内的至少一部分为纺粘无纺布,该纺粘无纺布的克重为20g/m2以下,且具有多个纤维熔接部,在形成所述侧封部的所述外装体的所述腹侧区域和所述背侧区域的接合面,分别配置有所述纺粘无纺布,所述侧封部是在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上断续地配置封合部而形成的,所述侧封部中的最靠所述腰部开口部侧或最靠所述腿部开口部侧的在纵向上相邻的所述封合部彼此之间的节距(P),比构成所述纺粘无纺布的相邻的所述纤维熔接部彼此之间的最大间隔(D)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部的所述封合部的轮廓的长度(LC)为所述纤维熔接部彼此之间的最大间隔(D)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纺粘无纺布的所述纤维熔接部重叠的所述封合部的数量相对于构成所述侧封部的所述封合部的数量的比例,在所述侧封部为3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侧封部的所述封合部中,该封合部延伸的方向的长度(L)比在所述纵向上相邻的所述封合部彼此之间的节距(P)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侧封部的多个所述封合部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相对于该封合部延伸的方向,所述纺粘无纺布的多个所述纤维熔接部以三种以上的角度交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纺粘无纺布的多个所述纤维熔接部的压花率为6%以上13%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侧封部的一个所述封合部的熔接强度为0.2N以上4N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体包括形成该外装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外层片和配置在该外层片的内表面侧而形成该外装体的肌肤相对面的内层片,所述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分别由从所述腹侧区域至所述背侧区域连续的一个纺粘无纺布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的每一个的克重为10g/m2以上20g/m2以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体包括形成该外装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外层片和配置在该外层片的内表面侧而形成该外装体的肌肤相对面的内层片,所述外层片使用的纺粘无纺布和所述内层片使用的纺粘无纺布的克重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纤维取向方向与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的横向为相同方向。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的多个所述纤维熔接部各自的面积为0.3mm2以下。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熔接部的数量为10个/cm2以上250个/cm2以下。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的每一个中,多个所述纤维熔接部的压花率为6%以上13%以下。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体包括形成该外装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外层片和配置在该外层片的内表面侧而形成该外装体的肌肤相对面的内层片,所述外层片使用的纺粘无纺布和所述内层片使用的纺粘无纺布中,多个所述纤维熔接部的压花率相同。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中,所述纤维熔接部的压花图案是一定的。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熔接部的压花图案是两个第一压花部列和两个第二压花部列交叉而形成为一定的矩形的花样。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熔接部的压花图案是两个第一压花部列和两个第二压花部列交叉而形成为一定的矩形的花样,各所述第一压花部列与各所述第二压花部列所成的角α为45°以上150°以下。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体包括形成该外装体的非肌肤相对面的外层片和配置在该外层片的内表面侧而形成该外装体的肌肤相对面的内层片,所述外层片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尾佑马山本了一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