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674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对南川柳进行不同淹没深度的试验,观察南川柳在不同淹没深度的成活率;选择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做出南川柳的栽植要求和对南川柳进行简易工程措施;观察南川柳在淹水后的生长恢复情况;在植被栽植初期、夏季汛期、冬季蓄水期和春秋季退水期分别做抚育管护。该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保证了根系与土壤的紧密接触,且固定率、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具有耐淹性好、抗逆性强、耐瘠薄、繁殖容易、恢复生长快等特点。

A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Nanchuan willow in the riparian zone and riparian ecosystem damag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Nanchuan willow in the riparian zone and damaged riparian ecosystem,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ng Nanchuan willow as repair plants; test of different submerged depth of Nanchuan willow, willow in the observation of Nanchuan survival rate in different submerged depth; selection of planting time of planting for Nanchuan willow, Nanchuan Liu and simple engineering measures on Nanchuan Nanchuan willow willow; observation after flooding recovery in growth; in early planting, the summer flood season, winter storage period and recession period in spring and autumn respectively tending.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ensure a close contact between the root and soil, and the fixed rate, the survival rat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submergence tolerance, strong resistance, barren resistance, easy propagation and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growth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水库消落带是水位周期性涨落在水域周边形成的区域,具有水域和陆地双重属性,长期为水分梯度所控制,是一类特殊的季节性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水陆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植被是水库消落带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功能的主体,因此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需具有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生长,能在冬季反季节蓄水期和夏季汛期生存,并在水位回落后迅速恢复生长,才能有效保证根系与土壤的紧密接触,固定率和成活率得到提高,且具有耐淹性好、抗逆性强、耐瘠薄、繁殖容易、恢复生长快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生长,能在冬季反季节蓄水期和夏季汛期生存,并在水位回落后迅速恢复生长的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S2、对南川柳进行不同淹没深度的试验,观察南川柳在不同淹没深度的成活率;S3、选择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做出南川柳的栽植要求和对南川柳进行简易工程措施;S4、观察南川柳在淹水后的生长恢复情况;S5、在植被栽植初期、夏季汛期、冬季蓄水期和春秋季退水期分别做抚育管护。进一步的,所述的选择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生长,能在冬季反季节蓄水期和夏季汛期生存,并在水位回落后迅速恢复生长的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即将南川柳按海拔栽植来进行淹水试验,按自然海拔梯度来设置处理,每1m海拔高程设置1个处理,南川柳从163m高程开始栽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的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在冬季休眠期,春季萌芽前,结合主城消落带区水文情况,在高海拔冬季出露就可栽植,最迟在4月中旬,以尽量减少因种植时间引起的苗木死亡影响;所述的南川柳的栽植要求为:S31、采用土沱包扎苗木,栽前解除包扎苗木根系的草绳,以免草绳入土腐熟发热,影响苗木根系生长;S32、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理好根系;先在根际覆层土,捣实;再在苗木土球四周放置3-4块8-10cm的去棱角的块石或卵石,固定植株不晃动,填土使土壤与根系密接,夯实;再覆土,表面做成围水堰;S33、浇定根水后表面覆土,压置块石固土;S34、胸径5cm,河流冲刷面选择用杉木杆加固;所述的简易工程措施包括三角架固定法和乔木固定法,三角架固定法为用长2m的三根大杉杆做成三角架并用棕绳固定植株,在杉杆底部打入80cm的杉木桩,并用铁丝捆好杉杆和杉木桩;乔木固定法为挖深坑(深80-100cm),放入乔木后,四周用10-20cm的石块(去棱角)或卵石固定土球石固定土球,并随填种植土,捣实;再用80cm长的杉木桩,打入地下40-50cm,地上部分用绳子与植物基干相连固定,而后用卵石压植物根基地表,防止土壤流失。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的抚育管护包括:S51、栽植初期管护S511、栽植前3天,每天早晨或晚上按时浇水;温度超过30℃时,用水淋湿乔木树干,降温保湿,提高存活率;S512、及时修剪受损枝条;S513、每次大雨后,应及时查看苗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S52、夏季汛期管护S521、苗木扶正,杉木杆支架稳定加固,修剪受损枝条;S522、塌方地段被压苗木及时扒出扶正;苗穴被冲毁的,及时培土固根;S523、清除塑料袋、矿泉水瓶和树枝上悬挂的漂浮物等垃圾;S53、冬季蓄水期管护为清理枯枝落叶;S54、春秋季退水期管护S541、及时修剪受损枝条;S542、加强植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本专利技术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植物进行耐淹性试验,筛选出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对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和栽植要求都进行了优化,并对南川柳栽植过程中进行了简易工程措施,且在植被栽植初期、夏季汛期、冬季蓄水期和春秋季退水期分别做抚育管护,有效的保证了根系与土壤的紧密接触,且固定率、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具有耐淹性好、抗逆性强、耐瘠薄、繁殖容易、恢复生长快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淹没深度南川柳的成活率的一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消落带南川柳栽植的一种示意图。图中,1为棕绳或铁丝,2为杉木桩,3为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首先对南川柳进行耐淹性试验,生长型为乔木类型,引种地为重庆南川,苗木规格的基径1-2cm,将南川柳按海拔栽植来进行淹水试验,按自然海拔梯度来设置处理,每1m海拔高程设置1个处理,南川柳从163m高程开始栽植,采用鱼鳞坑栽植,鱼鳞坑深约30~50cm,株距约50cm。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淹没深度南川柳的成活率的一种示意图。通过6年来观察并统计各个淹没深度南川柳的成活率,由图1可知,随着淹没深度降低,南川柳的成活率呈增高趋势,在淹没深度为18m且淹没236天梯度,南川柳的成活率为67.5%,南川柳在淹水期性状表现为淹水108天,叶子变黄且部分落叶;淹水160余天,全部落叶;淹水238天,嫩枝部分枯死;退水30天左右开始萌芽。南川柳经过冬季反季节淹水后,其淹水后恢复生长情况详见表1。表1植物淹水后生长恢复情况比较综上所述,选择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生长,能在冬季反季节蓄水期和夏季汛期生存,并在水位回落后迅速恢复生长的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在冬季休眠期,春季萌芽前,结合主城消落带区水文情况,在高海拔冬季出露就可栽植,最迟在4月中旬,以尽量减少因种植时间引起的苗木死亡影响;所述的南川柳的栽植要求为:①采用土沱包扎苗木,栽前解除包扎苗木根系的草绳,以免草绳入土腐熟发热,影响苗木根系生长;②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理好根系;先在根际覆层土,捣实;再在苗木土球四周放置3-4块8-10cm的去棱角的块石或卵石,固定植株不晃动,填土使土壤与根系密接,夯实;再覆土,表面做成围水堰;③浇定根水后表面覆土,压置块石固土;④胸径5cm,河流冲刷面选择用杉木杆加固;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消落带南川柳栽植的一种示意图。所述的简易工程措施包括三角架固定法和乔木固定法,三角架固定法为用长2m的三根大杉杆3做成三角架并用棕绳或铁丝1固定植株,在杉杆底部打入80cm的杉木桩2,并用棕绳或铁丝1捆好杉杆和杉木桩;乔木固定法为挖深坑(深80-100cm),放入乔木后,四周用10-20cm的石块(去棱角)或卵石固定土球石固定土球,并随填种植土,捣实;再用80cm长的杉木桩,打入地下40-50cm,地上部分用绳子与植物基干相连固定,而后用卵石压植物根基地表,防止土壤流失。在采取简易工程措施三角架固定法后,南川柳在洪水后,能直立不倒,甚至没有被冲歪,有效的保证了根系与土壤的紧密接触,南川柳淹没后保持率为95.3%-97.6%,固定率(指被水冲刷以后,留下的植株)、成活率显著提高。植物经过冬季反季节淹水后,南川柳从茎杆上萌发大量新枝,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南川柳的抚育管护包括:(1)栽植初期管护①栽植前3天,每天早晨或晚上按时浇水;温度超过30℃时,用水淋湿乔木树干,降温保湿,提高存活率;②及时修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生长,能在冬季反季节蓄水期和夏季汛期生存,并在水位回落后迅速恢复生长的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S2、对南川柳进行不同淹没深度的试验,观察南川柳在不同淹没深度的成活率;S3、选择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做出南川柳的栽植要求和对南川柳进行简易工程措施;S4、观察南川柳在淹水后的生长恢复情况;S5、在植被栽植初期、夏季汛期、冬季蓄水期和春秋季退水期分别做抚育管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生长,能在冬季反季节蓄水期和夏季汛期生存,并在水位回落后迅速恢复生长的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S2、对南川柳进行不同淹没深度的试验,观察南川柳在不同淹没深度的成活率;S3、选择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做出南川柳的栽植要求和对南川柳进行简易工程措施;S4、观察南川柳在淹水后的生长恢复情况;S5、在植被栽植初期、夏季汛期、冬季蓄水期和春秋季退水期分别做抚育管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能在干旱、瘠薄土壤中生长,能在冬季反季节蓄水期和夏季汛期生存,并在水位回落后迅速恢复生长的南川柳作为修复植物,即将南川柳按海拔栽植来进行淹水试验,按自然海拔梯度来设置处理,每1m海拔高程设置1个处理,南川柳从163m高程开始栽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南川柳修复库区消落带和河岸受损生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南川柳的栽植时间在冬季休眠期,春季萌芽前,结合主城消落带区水文情况,在高海拔冬季出露就可栽植,最迟在4月中旬,以尽量减少因种植时间引起的苗木死亡影响;所述的南川柳的栽植要求为:S31、采用土沱包扎苗木,栽前解除包扎苗木根系的草绳,以免草绳入土腐熟发热,影响苗木根系生长;S32、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理好根系;先在根际覆层土,捣实;再在苗木土球四周放置3-4块8-10cm的去棱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先旭东冯义龙艾丽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