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菏泽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及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672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及栽培方法,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20‑30份、有机肥1‑1.5份、中药组分0.5‑0.8份、蛭石3‑5份、蚯蚓土3‑5份,河沙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切花牡丹栽培土壤,可以将普通的土壤改善成疏松、透气、利于排水的栽培基质,该栽培基质不仅具有较为全面的营养,还具有驱虫、杀虫的效果,可使种植的切花牡丹免受害虫的危害。

Cultivated soil and cultivation method of Cut Peon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lanting soil and cultivation of cut peon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of a mixture of raw materials: 20 30 common cultivated soil organic fertilizer, 1 1.5, Chinese medicine group is divided into 0.5 0.8 copies, 5 copies, 3 vermiculite earthworm soil 3 5, 5 river sand 8; cut flower of tree peony cultivation soil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ordinary soil cultivation matrix loose, breathable, easy to drain, the substrate is not only a more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but also has the effect of pesticides, insecticide, harm the planting of Cut Peony from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及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牡丹栽培
,特别是涉及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及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牡丹(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牡丹切花在插花艺术上的表现力,是其他花卉不可比拟的。其花形奇特,花开热烈、奔放,越来越受到花艺制作者的喜爱。虽然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历史悠久,但是作为鲜切花的时间并不长,近年来牡丹鲜切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就总体来说,目前仍以小户种植为主,牡丹切花要求严格,必须枝干挺拔,部分带有木质化,枝干的长度根据等级的不同至少要求40cm,并且切花的要求严格,由于牡丹切花技术起步晚,如何栽培能够获得适宜切花的植株一直是限制牡丹切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及栽培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20-30份、有机肥1-1.5份、中药组分0.5-0.8份、蛭石3-5份、蚯蚓土3-5份,河沙5-8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20%的废菜叶、瓜果皮、动物内脏和碎骨,60%的畜禽的粪尿,20%的蛋壳制备而成;中药组份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3-5份、桑叶0.8-1.5份、臭椿叶2-3份、银杏外种皮1.5-2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动物内脏和碎骨晾干粉碎,然后与河底淤泥、废菜叶、瓜果皮混合均匀,堆积后发酵20-30天,发酵期间翻3-4次;(2)将蛋壳粉碎后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发酵产物;(3)将中药组分粉碎,与蛭石、蚯蚓土,河沙混合均匀;(4)将步骤(3)和步骤(4)分别施入大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即可。优选的:所述蛭石与河沙的粒径为2-4mm,所述蚯蚓土的粒径为2-8mm。优选的: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砂质土壤。优选的:所述池河底淤泥为积累两年以上的鱼塘底部淤泥。优选的:所述普通耕地土壤25份、有机肥1.3份、中药组分0.7份、蛭石4份、蚯蚓土4份,河沙7份。优选的:所述中药组份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花椒4份、桑叶1.3份、臭椿叶2.5份、银杏外种皮1.8份。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田栽植准备:选取向阳,不易积水,地势较高,至少高出地面30cm,排水良好的地段,将该地段的土壤改良成上述任一所述的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2)大田栽植:栽植时间为10月上旬或中旬,栽植时,挖一大于牡丹根系的栽植穴,深度与老根的长度相同,然后将牡丹苗放入栽植穴中,使根系自然舒展,并均匀散布于栽植穴中,埋上半穴土壤后将牡丹苗轻轻上提后,埋入剩余的土壤后稍微按压,使根系和土壤紧密,然后浇透水;(3)冬季管理:叶片干枯后,摘除寄存在枝条上的枯叶,并将大田脱落的叶片收集焚烧,焚烧后的草木灰与上述的中药组分粉末混合(花椒3-5份、桑叶0.8-1.5份、臭椿叶2-3份、银杏外种皮1.5-2份)撒施于大田,深翻后进行封土越冬;(4)栽植后的田间管理:锄地松土:春季2月上旬到3月上旬间进行第一次锄地松土,所述锄地只在植株越冬覆土的基部疏松一下,主要是加强空气流通,提高牡丹芽上覆土的温度,3月下旬和4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锄地,第二次深锄8-15cm,并且要锄细,不能留生地,主要是防旱保墒,提高土壤温度,促使早萌动;第三次根据土壤干湿决定锄地的深浅,应特别注意不能撞伤或碰掉牡丹嫩芽,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牡丹花谢后,为减少水分蒸发,使其保持旺盛生长,每15天左右锄一次,以增强抗旱能力,进入汛期,高温多雨,土壤湿度大,地表易板结,杂草多滋生,此时应勤锄、浅锄(优选:以划破地皮为度),以加快水分蒸发,使土壤尽快干燥,杂草死亡;追肥浇水:从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3次,第一次在3月下旬进行,保证新枝迅速生长和花蕾发育有足够的养分,开花后正是枝叶旺盛生长和花芽开始分化之时,应进行第二次追肥,以促使植株迅速恢复健壮生长和花芽形成,第三次在11月上旬立冬后封冻前进行,此次用量可多些,即能提高土壤肥力,又有助于牡丹的越冬保护;所述的追肥使用的肥料为发酵后的有机肥: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20%的废菜叶、瓜果皮、动物内脏和碎骨,60%的畜禽的粪尿,20%的蛋壳制备而成;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动物内脏和碎骨晾干粉碎,然后与河底淤泥、废菜叶、瓜果皮混合均匀,堆积后发酵20-30天,发酵期间翻3-4次;将蛋壳粉碎后加入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发酵产物,即有机肥。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花牡丹栽培土壤,能够改善切花牡丹普通栽培土壤条件,可以将普通的土壤改善成疏松、透气、利于排水的栽培基质,该栽培基质不仅具有较为全面的营养,还具有驱虫、杀虫的效果,可使种植的切花牡丹免受害虫的危害。(2)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土壤,栽培得到的切花牡丹枝干挺拔,支撑力强且木质化,花蕾均匀度高,花径较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25份、有机肥1.3份、中药组分0.7份、蛭石4份、蚯蚓土4份,河沙7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20%的废菜叶、瓜果皮、动物内脏和碎骨,60%的畜禽的粪尿,20%的蛋壳制备而成;中药组份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4份、桑叶1.3份、臭椿叶2.5份、银杏外种皮1.8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动物内脏和碎骨晾干粉碎,然后与河底淤泥、废菜叶、瓜果皮混合均匀,堆积后发酵20-30天,发酵期间翻3-4次;(2)将蛋壳粉碎后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发酵产物;(3)将中药组分粉碎,与蛭石、蚯蚓土,河沙混合均匀;(4)将步骤(3)和步骤(4)分别施入大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即可。实施例2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20份、有机肥1.5份、中药组分0.5份、蛭石5份、蚯蚓土3份,河沙8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20%的废菜叶、瓜果皮、动物内脏和碎骨,60%的畜禽的粪尿,20%的蛋壳制备而成;中药组份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3份、桑叶1.5份、臭椿叶2份、银杏外种皮2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动物内脏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20‑30份、有机肥1‑1.5份、中药组分0.5‑0.8份、蛭石3‑5份、蚯蚓土3‑5份,河沙5‑8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20%的废菜叶、瓜果皮、动物内脏和碎骨,60%的畜禽的粪尿,20%的蛋壳制备而成;中药组份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3‑5份、桑叶0.8‑1.5份、臭椿叶2‑3份、银杏外种皮1.5‑2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动物内脏和碎骨晾干粉碎,然后与河底淤泥、废菜叶、瓜果皮混合均匀,堆积后发酵20‑30天,发酵期间翻3‑4次;(2)将蛋壳粉碎后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发酵产物;(3)将中药组分粉碎,与蛭石、蚯蚓土、河沙混合均匀;(4)将步骤(3)和步骤(4)分别施入大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土壤,其特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普通耕地土壤20-30份、有机肥1-1.5份、中药组分0.5-0.8份、蛭石3-5份、蚯蚓土3-5份,河沙5-8份;其中有机肥是由重量比为20%的废菜叶、瓜果皮、动物内脏和碎骨,60%的畜禽的粪尿,20%的蛋壳制备而成;中药组份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3-5份、桑叶0.8-1.5份、臭椿叶2-3份、银杏外种皮1.5-2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动物内脏和碎骨晾干粉碎,然后与河底淤泥、废菜叶、瓜果皮混合均匀,堆积后发酵20-30天,发酵期间翻3-4次;(2)将蛋壳粉碎后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发酵产物;(3)将中药组分粉碎,与蛭石、蚯蚓土、河沙混合均匀;(4)将步骤(3)和步骤(4)分别施入大田中,均匀撒在耕地表面,然后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再使用旋耕机将土壤打碎并将耕地整平,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土壤,其特征是:所述蛭石与河沙的粒径为2-4mm,所述蚯蚓土的粒径为2-8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土壤,其特征是:所述普通耕地土壤为砂质土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土壤,其特征是:所述池河底淤泥为积累两年以上的鱼塘底部淤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土壤,其特征是:所述普通耕地土壤25份、有机肥1.3份、中药组分0.7份、蛭石4份、蚯蚓土4份,河沙7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土壤,其特征是:所述中药组份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花椒4份、桑叶1.3份、臭椿叶2.5份、银杏外种皮1.8份。7.一种切花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大田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