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57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天线阵面分割为第一阵面、第二阵面、第三阵面和第四阵面,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魔T、H‑T接头,魔T包括第一平分臂、第一H臂和第一E臂,第一E臂水平设置,H‑T接头包括第二平分臂和第二H臂,多个魔T包括第一魔T、第二魔T和第三魔T,第一魔T的第一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阵面和第二阵面耦合,第二魔T的第一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阵面和第四阵面耦合,第三魔T的第一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的第一H臂和第二魔T的第一H臂耦合,H‑T接头的第二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的第一E臂和第二魔T的第一E臂耦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魔T的厚度,从而减小了馈电网络的尺寸。

The planar slot antenna feed networ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nar slot antenna feed network, antenna array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front, second front, third front and fourth array, planar slot antenna feed network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magic T, H T connector, magic T includes a first arm, split the first H arm and E arm first first, the E arm level settings, H T split joint comprises second arm and second arm H and multiple T T, including the first magic magic second magic third magic T and T,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arm of the first split magic T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array array coupling,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arm second split magic T the third and fourth respectively with the array array coupling, H coupling of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arm first split arm third magic T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magic T H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magic T,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arm H T split joint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magic T 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magic T the first E arm coup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thickness of the magic T, thereby reducing the size of the feed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
本技术涉及裂缝天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
技术介绍
裂缝天线为在导体面上开缝形成的天线,也称为开槽天线。典型的缝隙形状是长条形的,长度约为半个波长。缝隙可用跨接在它窄边上的传输线馈电,也可由波导或谐振腔馈电。这时,缝隙上激励有射频电磁场,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由于裂缝天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强度高,安装方便,口径利用效率高,功率容量大,口径幅度控制灵活,易实现低副瓣和极低副瓣,易与飞行体表面共形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地面、舰载、机载、导航、气象雷达和信标天线等领域。但是由于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对裂缝天线的馈电网络的尺寸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长期以来,裂缝天线的馈电网络的设计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减小馈电网络的尺寸。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与天线阵面耦合,所述天线阵面通过水平金属片和纵向金属片分割为第一阵面、第二阵面、第三阵面和第四阵面,所述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魔T、H-T接头,所述魔T包括第一平分臂、第一H臂和第一E臂,第一E臂水平设置,所述H-T接头包括第二平分臂和第二H臂,所述多个魔T包括第一魔T、第二魔T和第三魔T,所述第一魔T的第一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阵面和第二阵面耦合,第二魔T的第一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阵面和第四阵面耦合,第三魔T的第一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的第一H臂和第二魔T的第一H臂耦合,H-T接头的第二平分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的第一E臂和第二魔T的第一E臂耦合。优选的,所述第一H臂设置在第一平分臂所在轴向的垂直方向上,且第一H臂与第一平分臂耦合构成T形结构,所述第一E臂水平耦合设置在T形结构上方。优选的,所述魔T的第一E臂通过第一E臂的偏心纵缝与第一H臂耦合。优选的,所述魔T的第一E臂的偏心纵缝的中心线与第一H臂的中心线重合。优选的,所述魔T的第一H臂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一匹配销钉。优选的,所述第一匹配销钉设置在魔T的第一H臂和第一平分臂的交界处。优选的,所述H-T接头的第二H臂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二匹配销钉。优选的,所述第二匹配销钉设置在H-T接头的第二H臂和第二平分臂的交界处。优选的,所述第一匹配销钉的直径为1.5mm、高度为0.7mm,所述第二匹配销钉的直径为1.5mm、高度为0.7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魔T的第一E臂由传统的垂直设置改为水平设置,降低了魔T的厚度,进而减小了馈电网络的尺寸;(2)在魔T的第一H臂的中心线上设置第一匹配销钉,且第一匹配销钉位于第一H臂和第一平分臂的交界处,在不破坏魔T的对称性的同时减小了第一H臂的驻波使其匹配;(3)在H-T接头的第二H臂的中心线上设置第二匹配销钉,且第二匹配销钉位于第二H臂和第二平分臂的交界处,在不破坏H-T接头的对称性的同时减小了第二H臂的驻波使其匹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魔T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魔T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H-T接头的示意图;图中,1—天线阵面,2—水平金属片,3—纵向金属片,4—第一阵面,5—第二阵面,6—第三阵面,7—第四阵面,8—H-T接头,9—第一魔T,10—第二魔T,11—第三魔T,12—第一平分臂,13—第一H臂,14—第一E臂,15—第一匹配销钉,16—偏心纵缝,17—第二平分臂,18—第二H臂,19—第二匹配销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与天线阵面1耦合,所述天线阵面1通过水平金属片2和纵向金属片3分割为第一阵面4、第二阵面5、第三阵面6和第四阵面7,所述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魔T、H-T接头8,所述多个魔T包括第一魔T9、第二魔T10和第三魔T11。水平金属片2位于天线阵面1的水平中心线上,纵向金属片3位于天线阵面1的纵向中心线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魔T包括第一平分臂12、第一H臂13和第一E臂14,第一E臂14水平设置,将第一E臂水平设置,降低了魔T的厚度,进而减小了馈电网络的尺寸,最终减小了平板裂缝天线的尺寸,减少了安装空间对平板裂缝天线的限制。所述第一H臂13设置在第一平分臂12所在轴向的垂直方向上,且第一H臂13与第一平分臂12耦合构成T形结构,所述第一E臂14水平耦合设置在T形结构上方。所述魔T的第一E臂14通过第一E臂14的偏心纵缝16与第一H臂13耦合。偏心纵缝16是指第一E臂14上处于第一E臂14的中心线以外的纵缝。所述魔T的第一E臂14的偏心纵缝16的中心线与第一H臂13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魔T的第一H臂13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一匹配销钉15;所述第一匹配销钉15设置在魔T的第一H臂13和第一平分臂12的交界处。第一匹配销钉15在不破坏魔T的对称性的同时减小了第一H臂13的驻波使其匹配。所述第一匹配销钉15的直径为1.5mm、高度为0.7mm。如图4所示,所述H-T接头8包括第二平分臂17和第二H臂18。所述第一魔T9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阵面4和第二阵面5耦合,第二魔T10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阵面6和第四阵面7耦合,第三魔T11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9的第一H臂13和第二魔T的第一H臂13耦合,H-T接头8的第二平分臂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9的第一E臂14和第二魔T10的第一E臂14耦合。设定第一阵面4的信号采集到的信号为A,第二阵面5采集到的信号为B,第三阵面6采集到的信号为C,第四阵面7采集到的信号为D。信号A和信号B分别从第一魔T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进入,从第一魔T的第一H臂13输出的信号为A+B,从第一魔T的第一E臂14输出的信号为A-B;同理,信号C和信号D从第二魔T的第一H臂13输出的信号为C+D,从第二魔T的第二E臂14输出的信号为C-D。信号A+B和信号C+D再分别从第三魔T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进入,则从第三魔T的第一H臂13输出的信号为(A+B)+(C+D),从第三魔T的第一E臂输出的信号为(A+B)-(C+D)。信号A+B和信号C+D再分别从H-T接头8的第二平分臂17的两端进入,最后从H-T接头8的第二H臂18输出的信号为(A-B)+(C-D)。所述H-T接头8的第二H臂18的中心线上设有第二匹配销钉19;所述第二匹配销钉19设置在H-T接头8的第二H臂18和第二平分臂17的交界处。第二匹配销钉19在不破坏H-T接头的对称性的同时减小了第二H臂的驻波使其匹配所述第二匹配销钉19的直径为1.5mm、高度为0.7mm。所述魔T和H-T接头8中波导尺寸相同,减小了结构不连续带来的驻波。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

【技术保护点】
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与天线阵面(1)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阵面(1)通过水平金属片(2)和纵向金属片(3)分割为第一阵面(4)、第二阵面(5)、第三阵面(6)和第四阵面(7),所述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魔T、H‑T接头(8),所述魔T包括第一平分臂(12)、第一H臂(13)和第一E臂(14),第一E臂(14)水平设置,所述H‑T接头(8)包括第二平分臂(17)和第二H臂(18),所述多个魔T包括第一魔T(9)、第二魔T(10)和第三魔T(11),所述第一魔T(9)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阵面(4)和第二阵面(5)耦合,第二魔T(10)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阵面(6)和第四阵面(7)耦合,第三魔T(11)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9)的第一H臂(13)和第二魔T的第一H臂(13)耦合,H‑T接头(8)的第二平分臂(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9)的第一E臂(14)和第二魔T(10)的第一E臂(14)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与天线阵面(1)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阵面(1)通过水平金属片(2)和纵向金属片(3)分割为第一阵面(4)、第二阵面(5)、第三阵面(6)和第四阵面(7),所述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魔T、H-T接头(8),所述魔T包括第一平分臂(12)、第一H臂(13)和第一E臂(14),第一E臂(14)水平设置,所述H-T接头(8)包括第二平分臂(17)和第二H臂(18),所述多个魔T包括第一魔T(9)、第二魔T(10)和第三魔T(11),所述第一魔T(9)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阵面(4)和第二阵面(5)耦合,第二魔T(10)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阵面(6)和第四阵面(7)耦合,第三魔T(11)的第一平分臂(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9)的第一H臂(13)和第二魔T的第一H臂(13)耦合,H-T接头(8)的第二平分臂(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魔T(9)的第一E臂(14)和第二魔T(10)的第一E臂(14)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裂缝天线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臂(13)设置在第一平分臂(12)所在轴向的垂直方向上,且第一H臂(13)与第一平分臂(12)耦合构成T形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义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