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204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包括外模板、内模板、折叠板、气囊、立柱、加强筋、防滑垫、阻尼器、横向杆套、竖向杆套、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第三横支杆、耳板、竖支杆、第一斜拉杆及第二斜拉杆;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平行安装,且外模板与内模板的两端安装有折叠板,气囊安装在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气囊的一侧安装有充放气阀,且充放气阀暴露在内模板的里侧;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外模板连接,另一端与内模板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立柱上部内侧安装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以充气结构取代传统的实心结构,整体重量减轻,运输、拆装方便,保证工程进度;结构稳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板,特别涉及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屋面梁梁板模板结构一般包括模板以及与模板固定连接的立柱,立柱一般采用槽钢制作形成。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自制吊具或钢丝绳套在模板上。但由于屋面梁梁板模板一般较重,导致运输、拆装不方便,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包括外模板、内模板、折叠板、气囊、立柱、加强筋、防滑垫、阻尼器、横向杆套、竖向杆套、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第三横支杆、耳板、竖支杆、第一斜拉杆及第二斜拉杆;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平行安装,且外模板与内模板的两端安装有折叠板,气囊安装在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气囊的一侧安装有充放气阀,且充放气阀暴露在内模板的里侧;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外模板连接,另一端与内模板连接,且相邻两个阻尼器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立柱上部内侧安装有加强筋;所述横向杆套固定在内模板与立柱之间,横向杆套上设有通孔,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及第三横支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横向杆套上;所述竖向杆套固定在内模板与第一横支杆之间,竖向杆套上设有通孔,且竖支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竖向杆套之间;所述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及立柱的内侧均安装有耳板,第一斜拉杆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横支杆和立柱之间的耳板上,第二斜拉杆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横支杆和立柱之间的耳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垫的材质为可弹性变形的橡胶,且防滑垫的下表面设有若干道防滑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销轴的一端安装有防止其脱落的别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的材料为槽钢。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以充气结构取代传统的实心结构,整体重量减轻,运输、拆装方便,保证工程进度;结构稳固,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的总体结构图;其中:1-外模板、2-内模板、3-折叠板、4-气囊、5-立柱、6-加强筋、7-阻尼器、8-横向杆套、9-竖向杆套、10-第一横支杆、11-第二横支杆、12-第三横支杆、13-耳板、14-竖支杆、15-第一斜拉杆、16-第二斜拉杆、17-充放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包括外模板1、内模板2、折叠板3、气囊4、立柱5、加强筋6、防滑垫、阻尼器7、横向杆套8、竖向杆套9、第一横支杆10、第二横支杆11、第三横支杆12、耳板13、竖支杆14、第一斜拉杆15及第二斜拉杆16;所述外模板1和内模板2平行安装,且外模板1与内模板2的两端安装有折叠板3,气囊4安装在外模板1和内模板2之间,气囊4的一侧安装有充放气阀17,且充放气阀17暴露在内模板2的里侧;所述阻尼器7的一端与外模板1连接,另一端与内模板2连接,且相邻两个阻尼器7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立柱5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立柱5上部内侧安装有加强筋6;所述横向杆套8固定在内模板2与立柱5之间,横向杆套8上设有通孔,第一横支杆10、第二横支杆11及第三横支杆12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横向杆套8上;所述竖向杆套9固定在内模板2与第一横支杆10之间,竖向杆套9上设有通孔,且竖支杆14的两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竖向杆套9之间;所述第一横支杆10、第二横支杆11及立柱5的内侧均安装有耳板13,第一斜拉杆15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横支杆10和立柱5之间的耳板13上,第二斜拉杆16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横支杆11和立柱5之间的耳板13上。其中,所述防滑垫的材质为可弹性变形的橡胶,且防滑垫的下表面设有若干道防滑槽。其中,所述销轴的一端安装有防止其脱落的别针。其中,所述阻尼器7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其中,所述立柱5的材料为槽钢。该模板以充气结构取代传统的实心结构,整体重量减轻,运输、拆装方便,保证工程进度;结构稳固,安全可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包括外模板、内模板、折叠板、气囊、立柱、加强筋、防滑垫、阻尼器、横向杆套、竖向杆套、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第三横支杆、耳板、竖支杆、第一斜拉杆及第二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平行安装,且外模板与内模板的两端安装有折叠板,气囊安装在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气囊的一侧安装有充放气阀,且充放气阀暴露在内模板的里侧;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外模板连接,另一端与内模板连接,且相邻两个阻尼器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立柱上部内侧安装有加强筋;所述横向杆套固定在内模板与立柱之间,横向杆套上设有通孔,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及第三横支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横向杆套上;所述竖向杆套固定在内模板与第一横支杆之间,竖向杆套上设有通孔,且竖支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竖向杆套之间;所述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及立柱的内侧均安装有耳板,第一斜拉杆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横支杆和立柱之间的耳板上,第二斜拉杆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横支杆和立柱之间的耳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梁梁板模板,包括外模板、内模板、折叠板、气囊、立柱、加强筋、防滑垫、阻尼器、横向杆套、竖向杆套、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第三横支杆、耳板、竖支杆、第一斜拉杆及第二斜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和内模板平行安装,且外模板与内模板的两端安装有折叠板,气囊安装在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气囊的一侧安装有充放气阀,且充放气阀暴露在内模板的里侧;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外模板连接,另一端与内模板连接,且相邻两个阻尼器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立柱上部内侧安装有加强筋;所述横向杆套固定在内模板与立柱之间,横向杆套上设有通孔,第一横支杆、第二横支杆及第三横支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横向杆套上;所述竖向杆套固定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真贾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太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