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190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其包括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位于上段爬梯和下段爬梯之间的休息平台;上段爬梯的上端固定在反应堆堆腔水池顶端,下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段爬梯的上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在反应堆堆腔水池池底;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休息平台左右两侧设置有承重梁,上段爬梯、下段爬梯还包括若干横向设置在承重梁之间的踏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安全性好,大大降低了工人上下楼梯时因滑落而造成的坠落的风险,降低了调试和维修人员体表沾污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
本技术属于核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
技术介绍
反应堆水池分为堆腔池和堆内构件贮存池两个水池,反应堆水池内布置有大量试验、压力容器及相关部件,而进出反应堆水池的唯一路径就是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现有技术中,反应堆堆腔水池上下爬梯布置为竖直楼梯,且中间无休息平台,调试和大修期间,由于试验人员上下水池时需穿防护服、戴乳胶手套、穿塑料鞋套以及携带工具,上下爬梯时手脚容易打滑,造成坠落的风险。由于楼梯空间狭窄,调试和维修人员不但不方便携带试验工具,而且脸部容易与防护服接触,存在体表沾污的风险。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安全性好的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安全性好的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包括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位于上段爬梯和下段爬梯之间的休息平台;上段爬梯的上端固定在反应堆堆腔水池顶端,下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段爬梯的上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在反应堆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位于上段爬梯和下段爬梯之间的休息平台;上段爬梯的上端固定在反应堆堆腔水池顶端,下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段爬梯的上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在反应堆堆腔水池池底;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休息平台左右两侧设置有承重梁,上段爬梯、下段爬梯还包括若干横向设置在承重梁之间的踏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位于上段爬梯和下段爬梯之间的休息平台;上段爬梯的上端固定在反应堆堆腔水池顶端,下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段爬梯的上端与休息平台固定连接,下端固定在反应堆堆腔水池池底;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休息平台左右两侧设置有承重梁,上段爬梯、下段爬梯还包括若干横向设置在承重梁之间的踏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爬梯、下段爬梯和休息平台沿同一方向设置,上段爬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5~75°,下段爬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9~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平台与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9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反应堆堆腔水池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承重梁紧靠反应堆堆腔水池池壁,并与池壁固定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涛刘永李永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