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ar for underground traffic escape, including rectangular underground tunnel, concrete slope plate, pedestrian stairs, wall, guardrail, anti-collision wall, deceleration zone, drainage facilities and underground layer of concrete shell; the rectangular underground pipe rack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underground layer of concrete the shell is connecte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ctangular underground tunnel body interface and concrete slope board; concrete slope board wherein a slope type and a set of formal, concrete slope boar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the side of the car road provided with continuous drainage facilities; the sidewalk set the pedestrian ladder; continuous multichannel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roadway with a protective wall, between the lines and protective wall collision wall lad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people's escape distance is greatly shortened, and people can reach the ground through the escape passage very quickly. So that people's personal safety has been further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
本技术属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需求巨大。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那么当我们地下交通层的完善之后,大量的车辆涌入地下交通层,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地下交通层相对与地面来说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那么地下交通层一旦发生灾害比如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地震等等,就会相对于在地面之上给人们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造成人身以及财产的重大伤害,那么地下交通的逃生通道就尤为的重要。因此,地下交通层的逃生通道问题成为人们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发生灾害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主要包括:矩形地下管廊体(1)、混凝土斜坡板(2)、人行阶梯(3)、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4)、防护墙(6)、防撞护栏(7)、防撞墙(8)、减速带(9)和排水设施(10);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的一端通过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4)与混凝土斜坡板(2)相连接;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与混凝土斜坡板(2)一侧设置为车行道,另一侧设置为人行道;所述的混凝土斜坡板(2)呈缓坡式且呈上下形式设置,混凝土斜坡板(2)左右两边分别设置防护墙(6);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的车行道上设置有减速带(9);所述的车行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主要包括:矩形地下管廊体(1)、混凝土斜坡板(2)、人行阶梯(3)、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4)、防护墙(6)、防撞护栏(7)、防撞墙(8)、减速带(9)和排水设施(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的一端通过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4)与混凝土斜坡板(2)相连接;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与混凝土斜坡板(2)一侧设置为车行道,另一侧设置为人行道;所述的混凝土斜坡板(2)呈缓坡式且呈上下形式设置,混凝土斜坡板(2)左右两边分别设置防护墙(6);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的车行道上设置有减速带(9);所述的车行道上与防护墙(6)相同一侧设置有连续排水设施(10);所述的人行道上设置有人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叶,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