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定时加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6114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定时加液装置,包括储液瓶组、泵头组、封板、加液针组及控制器;所述储液瓶组由内装有不同试剂的若干个储液瓶组成,各储液瓶通过导管依次与泵头组中的泵头及加液针组中的加热针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泵头组相连且控制器为多路定时触发控制器,各加液针均设置在封板上;本装置具有混合溶液和定时定量加液功能,避免了传统加液方式复杂繁琐的特点,能满足不同规格容器加液的需要,可有效提高实验效率,缩短科研周期,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检测及化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multi channel timing liquid ad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channel timing liquid adding device, comprising a liquid storage bottle group, pump head group, sealing plate, liquid needle group and a controller; the liquid storage bottle is arranged in the group by a number of different reagent liquid storage bottle, the liquid storage bottle through the catheter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pump head the first group in the pump and liquid needle in the group to be connected, the controller and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head for the multi trigger timing controller, the liquid charging needle are arranged in the seal plate; the device has a mixed solution of quantitative liquid and timing function, to avoid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and complicated way that can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container with liqui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shorten the research cycle, i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ine, food safety testing and chemical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定时加液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定时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征服疾病的关键。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试验对象,特别是研究大型动物(奶牛)时具有耗资少的优点。细胞离体培养技术的关键是细胞培养液的设计,理想的细胞培养液可以同时解决细胞离体培养所需要的pH、渗透压、营养物质、调节物质的全部需要。细胞培养液中需含有细胞增殖、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提供能量的物质(N源、C源)、代谢调节控制的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激素)。所以培养不同细胞时,培养液需根据不同细胞生长需求特性,按不同比例添加各种营养物质试剂。在需要进行多组,多次,多种细胞培养的生物医学实验中,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进行不同规格的细胞培养液配置。而在细胞的培养过程中,也需定时定量补充或更换培养液。传统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向培养皿中人为的添加所需液体,这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人为添加不精确,难免过多或过少,这对细胞培养实验是极为有害的。目前的加液装置全凭操作者的经验手动添加溶液,操作繁琐、结构复杂,既不能实现定时加液,也不能对加液量有个精确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定时加液装置,该装置是一种多通道、定时定量加取各种液体试剂的装置。适用于生物医学实验室量取液体样品,特别是要求在短时间内连续定量分注多份试剂时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定时加热装置,包括储液瓶组、泵头组、封板、加液针组及控制器;所述储液瓶组由内装有不同试剂的若干个储液瓶组成,各储液瓶通过导管依次与泵头组中的泵头及加液针组中的加热针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泵头组相连且控制器为多路定时触发控制器,各加液针均设置在封板上。进一步,所述储液瓶是由聚酯或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塑料瓶,或是由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制成的玻璃瓶。进一步,所述导管为硅胶软管或PTFE导管。进一步,所述泵头为无刷直流磁力隔离驱动泵。进一步,所述封板上设有正交分布的齿状滑槽,加液针可在齿状滑槽中滑动,封板底部装有硅胶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可实现各种试剂的分装与定量分注,具有混合溶液和定时定量加液功能,避免了传统加液方式复杂繁琐的特点。其设置简单,容量准确,操作迅速且误差小,能满足不同规格容器加液的需要,可有效提高实验效率,缩短科研周期。在向不同规格的容器加液时,操作者只需要滑动加液针,调整好加液针间距,即可插入不同规格容器,在生物医学、食品安全检测及化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中的多通道定时加热装置,包括储液瓶组1、泵头组3、封板4、加液针组5及控制器6;所述储液瓶组1由内装有不同试剂的若干个储液瓶组成,各储液瓶通过导管2依次与泵头组3中的泵头及加液针组5中的加热针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6与泵头组相连且控制器为多路定时触发控制器,可通过控制泵头组分别控制各路加液通道按时按量加液。各加液针均设置在封板4上,可实现加液针的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瓶是由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制成的塑料瓶,也可以是由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制成的玻璃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2为硅胶软管或PTFE导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头为无刷直流磁力隔离驱动泵,可通过控制器6增减直流电机转速增减水泵输出压强。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板4上设有正交分布的齿状滑槽4-1,加液针可在齿状滑槽中滑动,从而调节加液针位置,封板底部装有硅胶圈4-2,可用于密封接口。封板可以为机械加工铝、不锈钢制成,也可以为3D打印PLA、ABS材质制成。如附图1所示,4个容量为500ml的储液瓶,构成储液瓶组1,里面装有不同试剂,储液瓶瓶口设有软塞,软塞上有开孔,开孔直径可以和硅胶导管组中的导管2外径紧密配合;四段长30cm的硅胶软管构成导管组,每个软管一端插入软塞开孔,另一端与无刷直流磁力隔离驱动泵的进水口相连,4个无刷直流磁力隔离驱动泵构成泵头组3;4段10cm的硅胶软管一端分别与不同无刷直流磁力隔离驱动泵的出水口相连,另一端对应插入加液针上的软塞,4支加液针构成加液针组5。整个装置各连接处密封良好,不漏液。封板4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材质为ABS,在其中间设计有正交分布的齿状滑槽4-1,加液针可在齿状滑槽中移动,从而进行加液针间距调整,使装置可以插入不同口径的容器,封板4底部装有硅胶圈4-2,用于密封接口。控制器6通过导线与泵头组3相连,控制器6具有可按需求设置参数功能,可同时产生多路驱动电压,使泵头组3工作,可通过增减电压控制泵头流速,具有定时信号触发功能,从而满足定时加液装置的控制需求。当需要混合溶液时,控制器6按照已设定参数比例,触发泵头组3,抽取储液瓶组1对应储液瓶中的试剂,并注入接入装置的盛液容器中,完成混合溶液;当需要定时定量加液时,通过在控制器6上设置所需参数,触发泵头组3完成定时定量加液。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通道定时加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定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组、泵头组、封板、加液针组及控制器;所述储液瓶组由内装有不同试剂的若干个储液瓶组成,各储液瓶通过导管依次与泵头组中的泵头及加液针组中的加热针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泵头组相连且控制器为多路定时触发控制器,各加液针均设置在封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定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组、泵头组、封板、加液针组及控制器;所述储液瓶组由内装有不同试剂的若干个储液瓶组成,各储液瓶通过导管依次与泵头组中的泵头及加液针组中的加热针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泵头组相连且控制器为多路定时触发控制器,各加液针均设置在封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定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是由聚酯或聚乙烯或聚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慧苏于东魏勇刘春兰刘奉刘丹李小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