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设胶粘系统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610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敷设胶粘系统的装置,该胶粘系统至少包括两种组分,例如包括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该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两空心元件(1,2,3,4)的敷设组件,每一组分使用至少一空心元件,空心元件设有许多注流孔(6,6a,6b),用于对设置在空心元件下的基板(8)敷设相应的组分,以形成组分束(10a,10b,10c,10d),空心元件设置在敷设平面之上,其中,该敷设组件包括调节装置,用于将至少一空心元件上的注流孔(6a)相对于其它空心元件上的注流孔(6b)调节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以组分束(10a,10b,10c,10d)的形式,敷设至少包括两组分的胶粘系统,例如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基板上分别单独敷设胶粘系统的装置,该系统至少包括两种组分,例如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该装置敷设的方法。胶粘系统组分诸如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的分别单独敷设,在现有胶粘技术是众所周知的,该技术提供了保证敷设在基板上的组分处于不充分混合状态的优点。所敷设组分的实际混合是在进一步的处理中获得的,例如将两个或多个这样的基板压在一起,允许在敷设与加压之间有较长的时间延续周期,而在所述周期内不产生不希望的固化程度。再有,由于各组分是分置于敷设装置,胶粘系统筒的寿命将显著延长,且堵塞的风险将最小。通过具有两独立设置筒的敷设装置,依次顺序敷设呈流束形式的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可参看SE373525,该装置的筒具有一排注流孔,将树脂和硬化剂组分彼此先后分别单独敷设在基板上,这种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已用于敷设苯酚-间苯二酚(phenolic resorcinol)胶粘系统。这种形式的敷设或多或少会导致一种组分的流束相对于另一种组分的流束在基板上的随机分布。另一种敷设树脂和硬化剂组分的方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帘式敷设法,例如EP 286939B1中所述。然而,在这种方法中,大面积的组分暴露在周围大气中,导致胶粘系统中组分所含水分蒸发。因此招致从敷设组分至进行加压以压合之间的时间周期缩短,这是不利的,例如在胶粘大型木梁时。此外,在帘式敷设时,难于避免所敷设的组分,在基板壳旋转90度时从基板壳滴落(在敷设胶粘系统后,这种旋转常常是必须的,因为压力设备通常制成沿水平方向加压,即胶粘连接是垂直的)。因此,这种敷设方法对黏度变化比束式敷设法更敏感。不过,仍然在寻求技术解决方案以发现满足需求的分别单独敷设胶粘系统组分的敷设系统,这种方案能调节所讨论的胶粘系统和所希望的组合时间。所谓组合时间是指从在基板上敷设胶粘系统的时刻至将基板加压以使其胶合在一起的时刻间的延续时间。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借此可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在所提权利要求中给予限定。该装置包括至少由两空心元件组成的敷设组件,对于每一组分至少设一空心元件,空心元件设有多个注流孔,从每一空心元件的注流孔对位于空心元件下的基板敷设相应的分组分,以形成组分束,该基板设置在空心元件下面而位于敷设平面之上,其中,该敷设组件包括调整装置,用于在至少一空心元件上相对于其它空心元件上注流孔的位置调整注流孔的位置。调整注流孔位置的装置,设置在至少一空心元件上,用于相对于其它空心元件上的注流孔调整注流孔的位置,该调节装置可为一种可互换公共注流嘴板,该注流嘴板覆盖至少两空心元件,或作为替换,可包括移动装置,以在敷设作业方向的横向使空心元件彼此相对移动。在公共注流嘴板上的注流孔,可设置成使后敷设的一种组分束,分别与先前敷设的相应组分束本质上重叠、不重叠或不接触。当空心元件间的中心距大约为5mm至900mm时,一个公共注流嘴板可能合适,相距最远的两空心元件的中心距不得大于900mm。移动装置可将空心元件彼此在敷设作业方向的横向相对移动。这样,至少在一空心元件上的注流孔的位置,可相对于其它空心元件上注流孔的位置进行调整。于是,空心元件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从而使后敷设的一种组分束可分别与先前敷设的相应组分束重叠、不重叠或不接触。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组分束可安全而精细地敷设在基板上的精确位置。此装置可设置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与敷设敷设组件连接,以避免所敷设组分落在基板上不准备胶粘的边部。在敷设过程中,引导装置与基板沿敷设作业方向一致的轮廓接触,而敷设敷设组件设置成可在敷设作业方向的横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所述权利要求中限定。它包括使用上述装置将至少两种组分构成的胶粘系统,例如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以组分束的形式敷设在基板上。基板适于在空心元件下面通过该装置送进。根据组分在胶粘系统中的反应能力和所希望的组合时间,后敷设的组分束可分别与相应先前敷设的其它组分的相应组分束重叠、不重叠或不接触。在此所用“组分束”一词也包含在现有技术中传统使用的“组分带”的含义,或类似的其它术语。对本专利技术将在此参考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装置一实施例,该装置用于敷设两种组分,具有两个小中心距的空心元件。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装置另一实施例,该装置用于敷设二或三种不同的组分,具有三个空心元件1、2和3。图3图解说明一具有四个空心元件1、2、3和4的实施例。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四个空心元件1、2、3和4的另一实施例。图5和6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公共注流嘴板上一空心元件的注流孔相对于另一空心元件的注流孔的两种不同位置。最后,图7和8示出了图4所示实施例中,一空心元件及其注流孔相对于另一空心元件及其注流孔的两种不同位置,不过只示出两空心元件。图中,组分束用数字10表示,字符a、b、c和d分别用于表示组分束分别属于相应的空心元件1、2、3和4。每一空心元件设有进料口9,相应的组分从此进料口供给。此装置至少包括两具有多个小孔6的空心元件,空心元件通过紧固装置彼此平行安装以构成一敷设组件。空心元件的纵轴线设置成本质上垂直于装置的敷设作业方向,所述空心元件在所述方向相距一段距离。所述空心元件间的侧向距离可以调节。空心元件上的小孔6面向基板8。所述孔分别构成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的注流孔,在敷设时组分从其中流过。上述两组分之每一组分的至少一空心元件设置在本装置中。本装置也可设置附加空心元件,用于敷设相同的或其它所希望的组分。每一空心元件的注流孔可相距2-16mm,根据敷设胶粘系统的基板的具体情况注流孔彼此相距2-5mm为适宜。所述孔的直径可在1-10mm范围内,合适直径为2-5mm。合适的基板为木质薄板。其它的基板可由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如果需要,通过选择适当的距离和流速,可形成任何给定组分的组分束以胶合成本质上互相密合的实体。合适的组分敷设量在200-500g/m2间,这首先取决于进料速度。进料速度低于30m/min,由于不连续的组分束从注流孔发出(即滴下),会遇上配料剂量困难。合适的基板进给速度可高达300m/min,更合适的进给速度为30-250m/min,推荐为60-200m/min。图1示出此装置包括两个空心元件1和2,其一用于树脂组分而另一用于硬化剂组分。两组分的流速通过两个泵(未示出)调节。相应空心元件上的孔6,可直接在空心元件上和/或在图中标号5所示的注流嘴板上制出,从该孔将相应的组分敷设在基板上。根据空心元件间的距离,两个或多个空心元件可具有一公共注流嘴板5,如图1、2和3所示。当空心元件间的中心距较短例如5-40mm时,适于用一个公共注流嘴板。在每一种情况下,根据空心元件上注流孔彼此间相对位置在注流嘴板5内希望用那种设置的需要,公共注流嘴板5可简单地更换为另一种具有合适注流孔位置的注流嘴板5。在图2中,示出了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只是此实施例中采用了三个空心元件1、2和3,其中一个空心元件可用于树脂组分,第二个用于硬化剂组分,第三个用于硬化剂添加剂例如加速剂。此实施例还可用于只敷设两种组分,例如树脂-硬化剂-树脂,或树脂和硬化剂连同其它不是加速剂的第三种组分。图3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采用四个空心元件1、2、3和4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敷设胶粘系统的装置,该胶粘系统至少包括两种组分,例如包括树脂组分和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两空心元件(1,2,3,4)的敷设组件,每一组分至少使用一空心元件,空心元件设有多个注流孔(6,6a,6b),用于对设置在空心元件下的基板(8)敷设相应的组分,以形成组分束(10a,10b,10c,10d),空心元件设置在敷设平面之上,其中,该敷设组件包括调节装置,用于将至少一空心元件上的注流孔(6a)相对于其它空心元件上的注流孔(6b)调节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伦纳特维斯特伦德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