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016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粘合襟片、后板、右端板、前板、左端板以及每块侧板中部的外保护条和底衬。保护条和底衬包括上部向外的保护条和下部向内的底衬,保护条和底衬之间切缝。后板上侧与盖板和盖插片折叠连接,下侧与底板连接;左端板和右端板上侧分别与防尘襟片连接,下侧与插板连接;前板下侧与插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一纸成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包装盒每块侧板中部垂直设置上部向外的保护条以及下部向内的底衬,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防震缓冲性能,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Packaging box with outer protection strip and built-in bottom li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cking box with an outer protective strip and an inner bottom lining. The packing 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folding adhesive piece, connecting plate and a right end plate, a front plate, the left plate and side plates of each outer protective strip and a bottom lining. The protective strip and the bottom lining include the upper outer protective strip and the lower inner bottom lining, and the kerf between the protective strip and the bottom lining. The side plate and a cover plate and a cover sheet folding connection,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plate end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dustproof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g, the lower side of the plate; the bottom of front plate and gusset plate conn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of external protection built-in substrate packaging box of paper forming, simple manufacture, low cost; inward box side plates each vertically arranged upper and lower outward protection back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hockproof cushioning packaging box, but also play a decorative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包装盒一般为规则的六面体结构,促销性较差;若提高其防震缓冲性能,则内置衬垫,衬垫与外包装盒一般为分体结构,制作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包装盒一纸成型,每块侧板中部垂直设置上部向外的保护条以及下部向内的底衬,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防震缓冲性能,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一纸成型,由盒盖、盒底和四个侧板组成,每块侧板中部垂直设置向盒外伸展的保护条以及向盒内折叠的底衬。所述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粘合襟片、第一半后板、第一保护条和底衬、第二半后板、半右端板、第二保护条和底衬、第二半右端板、第一半前板、第三保护条和底衬、第二半前板、第一半左端板、第四保护条和底衬、第二半左端板。所述保护条和底衬包括上部向外的保护条和下部向内的底衬,所述保护条包括折叠连接的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底衬包括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所述保护条和底衬之间切缝。所述第一半后板的上侧依次与第一半盖板和第一半盖插片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一半底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半底板上设置第一插缝和第二插缝;所述第二半后板的上侧依次与第二半盖板和第二半盖插片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半底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半底板上设置第三插缝和第四插缝。所述第一半右端板的上侧与第一防尘襟片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一插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半右端板的上侧与第二防尘襟片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插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半前板的下侧与第三插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三插板上设置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所述第二半前板的下侧与第四插板折叠连接,所述第四插板上设置第三插片和第四插片。所述第一半左端板的上侧与第三防尘襟片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五插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半右端板的上侧与第四防尘襟片折叠连接,下侧与第六插板折叠连接。所述盒盖可以是插入式、插别式、插锁式、粘合式、花型锁式中的任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形式;所述盒底可以是插入式、插别式、插锁式、花型锁式、快锁底式、自锁底式、粘合式中的任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形式。所述包装材料为硬纸板、薄瓦楞纸板或者薄塑料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一纸成型,制作简单,成本低。2、本技术的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每块侧板中部垂直设置上部向外的保护条以及下部向内的底衬,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防震缓冲性能,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盒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盒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盒的外保护条和底衬的平面展开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盒的外保护条和底衬的侧视立体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包装盒的外保护条和底衬的前视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的示意图如图1-图7所示。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粘合襟片3、第一半后板4、第一保护条和底衬5、第二半后板6、第一半右端板12、第二保护条和底衬39、第二半右端板14、第一半前板15、第三保护条和底衬40、第二半前板16、第一半左端板18、第四保护条和底衬41、第二半左端板20。所述保护条和底衬5包括上部向外的保护条和下部向内的底衬,所述保护条包括折叠连接的第一保护板35和第二保护板36;所述底衬包括第一衬板38和第二衬板37,所述保护条和底衬之间切缝。所述第一半后板4的上侧依次与第一半盖板7和第一半盖插片8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一半底板34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半底板34上设置第一插缝2和第二插缝1;所述第二半后板6的上侧依次与第二半盖板10和第二半盖插片9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半底板31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半底板31上设置第三插缝32和第四插缝33。所述第一半右端板12的上侧与第一防尘襟片11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一插板30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半右端板14的上侧与第二防尘襟片13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插板29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半前板15的下侧与第三插板27折叠连接,所述第三插板27上设置第一插片28和第二插片26。所述第二半前板16的下侧与第四插板24折叠连接,所述第四插板24上设置第三插片25和第四插片23。所述第一半左端板18的上侧与第三防尘襟片17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五插板22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半右端板20的上侧与第四防尘襟片19折叠连接,下侧与第六插板21折叠连接。成型时,先成型外保护条和底衬(见图5-图7):将第一保护板35和第二保护板36外对折并粘合在一起,且垂直于侧板;将第一衬板38和第二衬板37内对折并粘合在一起,且垂直于侧板。再成型盒体:将第一半后板4和第二半后板6、第一半右端板12和第二半右端板14、第一半前板15和第二半前板16、第一半左端板18和第二半左端板20依次内折,将粘合襟片3粘贴于第二半左端板20的内壁,形成盒体。将第一插板30、第二插板29、第五插板22、第六插板21内折,将第一插板30与第五插板22插别,将第二插板29与第六插板21插别。将第三插板27和第四插板24内折,将第一半底板34和第二半底板31内折,将第一插片28插入第四插缝33,将第二插片26插入第三插缝32,将第三插片25插入第二插缝1,将第四插片23插入第一插缝2。将第一半底板34粘贴于第四插板24的外侧,将第二半底板31粘贴于第三插板27的外侧,完成底部的封合。将商品放入包装盒内,底衬承托商品的底部。将第一防尘襟片11、第二防尘襟片13、第三防尘襟片17和第四防尘襟片19内折,将第一半盖板7和第二半盖板10内折,将第一半盖插片8内折后插入第三防尘襟片17与第二半前板16之间的缝隙,将第二半盖插片9内折后插入第二防尘襟片13与第一半前板15之间的缝隙,完成包装。所述盒盖可以是插入式、插别式、插锁式、粘合式、花型锁式中的任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形式,本实施例中,选择插入式结构;所述盒底可以是插入式、插别式、插锁式、花型锁式、快锁底式、自锁底式、粘合式中的任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或者三种的组合形式,本实施例中,选择插锁和粘合的组合形式。所述包装材料为硬纸板、薄瓦楞纸板或者薄塑料片。本技术的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一纸成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包装盒每块侧板中部垂直设置上部向外的保护条以及下部向内的底衬,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防震缓冲性能,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一纸成型,由盒盖、盒底和四个侧板组成,每块侧板中部垂直设置向盒外伸展的保护条以及向盒内折叠的底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一纸成型,由盒盖、盒底和四个侧板组成,每块侧板中部垂直设置向盒外伸展的保护条以及向盒内折叠的底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保护条内置底衬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粘合襟片(3)、第一半后板(4)、第一保护条和底衬(5)、第二半后板(6)、第一半右端板(12)、第二保护条和底衬(39)、第二半右端板(14)、第一半前板(15)、第三保护条和底衬(40)、第二半前板(16)、第一半左端板(18)、第四保护条和底衬(41)、第二半左端板(20);每个保护条和底衬包括上部向外的保护条和下部向内的底衬,所述保护条包括折叠连接的第一保护板(35)和第二保护板(36);所述底衬包括第一衬板(38)和第二衬板(37),所述保护条和底衬之间切缝;所述第一半后板(4)的上侧依次与第一半盖板(7)和第一半盖插片(8)折叠连接,第一半后板(4)的下侧与第一半底板(34)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半底板(34)上设置第一插缝(2)和第二插缝(1);所述第二半后板(6)的上侧依次与第二半盖板(10)和第二半盖插片(9)折叠连接,第二半后板(6)的下侧与第二半底板(31)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半底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