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及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807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及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所述加工工装主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上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撑板,且所述连接板另一侧的设有可调节支撑板,需要调整角度时,所述可调节支撑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调整角度后,所述可调节支撑板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可调节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能够测量调整角度的指针。车顶边梁加工工装还包括若干个可纵向移动的横梁和若干个纵梁,加工工装主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纵梁上。能够用于多种截面型材的加工,无需频繁更换工装,节省成本,缩短加工周期。

A processing tool body and a rail vehicle roof side beam processing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ocessing tool body and a rail vehicle roof edge beam processing tool, the tooling body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low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ute, wherein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one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upport plate, and th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djustable support plate, need to adjust the angle, the adjustable supporting plate can rotat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djust the angle, the adjustable support plate can be fix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one side of the adjustable pointer support plate which can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measurement. The roof side beam tooling also includes a number of longitudinally moving beams and a number of longitudinal girders, and the tooling body is movably mounted on the longitudinal beam. It can be used in the machining of various section profiles, without changing tooling frequently, saving cost and shortening machining 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及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该工装主体的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动车车顶边梁铝型材作为整个车体的重要组成元素,结构及加工质量对整个动车组的承重、车速、安全性及能耗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国内外客户的不断增多,新要求新车型的不断提出,车顶边梁铝型材就在向着多元化、复杂化、大型化方面发展。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同一台机床需要加工不同的车顶边梁铝型材截面的产品或者相同型材截面但是加工位置不同的产品,这样每一种截面都需要设计一种以上的工装,需要经常调整工装或者拆卸工装,设计加工周期长,原材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多种截面加工的加工工装主体。一种加工工装主体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上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撑板,且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可调节支撑板,需要调整角度时,所述可调节支撑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调整角度后,所述可调节支撑板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可调节支撑板通过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板连接,调整角度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可滑动连接;调整好角度后,所述可调节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加工的平面型材截面的宽度不同时,通过调节可调节支撑的转动角度对型材侧定位,也可以用于加工带有角度的型材,减少工装的更换,节省成本、缩短产品加工周期,且指针可以确定转动的角度,提高加工精度。进一步,所述可调节支撑板的上端为一平面,可调节支撑板不转动时,其上平面与所述固定支撑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下端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中间设有弧形槽。进一步,所述弧形结构的边缘设有刻度,所述弧形结构的一侧设有能够测量可调节支撑板转动角度的指针。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撑板上和可调节支撑板上端面上均设有铝板。进一步,所述可调节支撑板的可调节角度为0°~90°。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固定支撑板上和可调节支撑板上均设有铝板,铝板硬度较低,防止划伤工件,提高加工面的精度,可调节支撑板的角度范围较大,可加工较宽的平面型材,也可以加工多角度的型材。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将上述加工工装主体用于轨道车辆车顶边梁的加工工装,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包括至少两个横梁、至少一个纵梁和若干个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工工装主体,所述横梁可以在机床上纵向移动,且所述横梁上设有与机床平面相连接的紧固装置;所述纵梁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上方,若干个所述工装主体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纵梁的上方,且与所述横梁一一对应。根据加工工件的长度确定横梁和加工工装主体的个数,以及纵梁的长度,可加工型材的截面宽度能够高达1米左右。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纵向调整工装,可以是实现不同长度型材的加工;通过调整所述加工工装主体可以实现多种截面的型材使用同一种工装加工,不用频繁更换工装,节省成本,缩短加工周期。进一步,所述横梁上端设有若干倒T型凹槽,所述横梁下端设有与机床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进一步,所述纵梁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滑轨。进一步,所述纵梁的下端设有与所述横梁固定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倒T型凹槽紧固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横梁上紧固机构、纵梁上的滑轨、横纵梁之间的倒T型槽与螺栓、工装主体上的螺栓与转轴等结构的调整,实现了操作人员对工装的简单方便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加工工装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加工工装主体加工宽度较小的平面型材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加工工装主体加工宽度较大平面型材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加工工装主体加工90°~180°之间的型材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轨道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加工工装主体,2、窄截面型材,3、宽截面型材,4、90°到180°之间的型材,5、横梁,6、纵梁;1.1第一滑槽,1.2、底板,1.3、连接板,1.4、固定支撑板,1.5、指针,1.6、螺栓,1.7、旋转轴,1.8、可调节支撑板,1.9、铝板;5.1、倒T型凹槽,5.2、紧固装置;6.1、滑轨,6.2、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一种加工工装主体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包括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下端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底板1.2上端固定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上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撑板1.4,且所述连接板1.3的另一侧设有可调节支撑板1.8,需要调整角度时,所述可调节支撑板1.8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调整角度后,所述可调节支撑板1.8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3上。所述可调节支撑板1.8上端为一平面,下端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中间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结构边缘设有刻度,所述弧形结构的一侧设有能够测量可调节支撑板1.8转动角度的指针1.5。所述可调节支撑板1.8通过旋转轴1.7与所述连接板1.3连接,调整好角度后,所述可调节支撑板1.8通过螺栓1.6与所述连接板1.3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1.3和可调节支撑板1.8上设有铝板1.9。所述的固定支撑板1.4的上部和可调节支撑板1.8的上部的总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板1.3的长度。所述可调节支撑板1.8的角度为0°~90°。加工窄截面型材2时,窄截面型材2是指型材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固定支撑板1.4上端的长度,此时可调节支撑板1.8如图1所示,需旋转到如图2所示状态;首先,松开螺栓1.6,使可调节支撑板1.8逆向旋转90°;然后,拧紧螺栓1.6,将可调节支撑板1.8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3上;可调节支撑板对型材侧定位,型材的上端由压紧机构(图中未画出)压紧。加工宽截面型材3时,宽截面型材3是指型材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支撑板1.4上端的长度,如图3所示,可调节支撑板1.8的上部与所述固定支撑板1.4的上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加工时,型材的上端用压紧机构(图中未画出)压紧固定,加大了可加工平面型材的宽度。加工角度大于90°小于180°的型材时,此时可调节支撑板1.8如图1所示,需旋转到如图4所示状态,根据型材的角度不同,利用指针1.5测量可调节支撑板1.8旋转的角度,所述可调节支撑板1.8上带有刻度,可调节支撑板1.8旋转的角度与型材4的角度互补;首先,松开螺栓1.6,使可调节支撑板1.8逆向旋转与型材4补角的度数;然后,拧紧螺栓1.6,将可调节支撑板1.8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3上;可调节支撑板对型材的一个侧面定位,另一个侧面的上端由压紧机构(图中未画出)压紧定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一种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边梁的加工工装,利用上述加工工装主体1,包括至少两个横梁5、至少一个纵梁6,所述横梁5可以在机床上纵向移动,且所述横梁5上设有与机床平面相连接的紧固装置5.2;所述纵梁6固定在所述横梁5的上方,若干个所述工装主体1可移动的并行安装在所述纵梁6的上方。根据加工工件的长度确定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及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边梁加工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上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撑板,且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设有可调节支撑板,所述可调节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可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上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撑板,且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设有可调节支撑板,所述可调节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可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支撑板的上端为一平面,下端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中间设有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结构的边缘设有刻度,所述弧形结构的一侧设有能够测量可调节支撑板转动角度的指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上和可调节支撑板的上端设有铝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支撑板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常石于庆军刘家斌王梓姜英杰胡裕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维科轻量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