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用平衡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48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体育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操用平衡木。包括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之间架设有平衡木本体,所述的平衡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升降扶手,所述的可升降扶手包括与平衡木本体同向平行设置的扶手杆,所述的扶手杆通过可升降杆组与基座相连接,所述的可升降杆组包括升降主杆和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位于升降主杆的两侧,所述的升降主杆与扶手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杆与扶手杆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主杆与驱动气缸相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设置在基座上。驱动气缸驱动升降主杆升降,在体操运动员失去平衡时为其提供支点,从而避免其摔倒。

Balance beam for gymnastic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ports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balance beam for gymnastics. Including support columns, balance beam is set up between the column support body, both sides of the body of the balance bea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arm, a lifting arm and balance body to include wood handrail rod arranged in parallel, handrail rod of the lifting rod group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by. The lifting rod group comprises a main lifting rod and the guide rod, the guide rod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lifting rod, the lifting rod and the main handrail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portion, the guide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longitudinal sliding handrail rod, wherein the main lifting rod and the driving cylinder is connected and drive the cylinder are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driving cylinder drives the lifting main rod to rise and fall, so as to provide the fulcrum for the gymnasts when they lose balance, so as to avoid falling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操用平衡木
本技术属于体育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体操用平衡木。
技术介绍
平衡木运动起源于公元前的罗马时代,需要运动员在一根横木上做出一连串的舞蹈与翻腾动作。平衡木运动正象它的名字那样,需要平衡能力。运动员要在一根高出地面1.2米,表面宽度约10厘米的横木上做出一连串的舞蹈与翻腾动作。身体姿态与身体控制是最重要的,平衡木上的许多动作与自由体操动作相似,但难度正越来越大。运动员也是从一块跳板上平衡木,在75-90秒时间内完成动作并下平衡木。平衡木动作也要求连贯。用时不足或超时、摇摆、中途落地、停顿等都会被扣分。而在初级训练过程中,体操运动员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在地上,现有的平衡木没有辅助运动员训练,避免其在失去平衡时摔倒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避免运动员失去平衡而摔倒在地的体操用平衡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体操用平衡木,包括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之间架设有平衡木本体,所述的平衡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升降扶手,所述的可升降扶手包括与平衡木本体同向平行设置的扶手杆,所述的扶手杆通过可升降杆组与基座相连接,所述的可升降杆组包括升降主杆和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位于升降主杆的两侧,所述的升降主杆与扶手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杆与扶手杆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主杆与驱动气缸相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设置在基座上。在上述的体操用平衡木中,所述的升降主杆的上部分叉形成若干升降分杆,所述的升降分杆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扶手杆相垂直。在上述的体操用平衡木中,所述的平衡木本体的两端分别开有供导向杆穿过的滑动孔,所述的滑动孔的上边部向上延伸形成上导向筒,滑动孔的下边部向下延伸形成下导向筒,所述的导向杆与上导向筒以及下导向筒滑动连接。在上述的体操用平衡木中,所述的扶手杆的一侧与平衡木本体之间设有围网,且当扶手杆上升时围网展开形成倾斜设置的保护面。在上述的体操用平衡木中,所述的扶手杆的上端面上设有海绵防护层,扶手杆的外表面包绕有包裹海绵防护层的柔性表层。在上述的体操用平衡木中,同一侧的导向杆之间设有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的一端其中一个导向杆相连接,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按压板相连接,按压板与基座相铰接,且基座上设有位于按压板上方的开关,且当体操运动员失去平衡用手按压控制线时将按压板向上提起压向开关使得驱动气缸启动。在上述的体操用平衡木中,所述的按压板和基座之间设有对按压板具有向下预紧力的复位弹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体操用平衡木的优点在于:驱动气缸驱动升降主杆升降,在体操运动员失去平衡时为其提供支点,从而避免其摔倒。设置围网进行二级防护,围网在体操运动员摔倒时能够兜住体操运动员,从而避免了体操运动员直接摔倒在地。设置控制线控制扶手杆的自动升降,灵活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局部剖视图;图中,支撑柱1、平衡木本体2、扶手杆3、基座4、升降主杆5、导向杆6、升降分杆7、上导向筒8、下导向筒9、围网10、海绵防护层11、柔性表层12、控制线13、按压板14、开关15、复位弹簧16、驱动气缸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体操用平衡木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之间架设有平衡木本体2,平衡木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升降扶手,可升降扶手包括与平衡木本体2同向平行设置的扶手杆3,扶手杆3通过可升降杆组与基座4相连接,可升降杆组包括升降主杆5和导向杆6,导向杆6位于升降主杆5的两侧,升降主杆5与扶手杆3中部固定连接,导向杆6与扶手杆3纵向滑动连接,升降主杆5与驱动气缸17相连接,驱动气缸17设置在基座4上。驱动气缸17驱动升降主杆5升降,在体操运动员失去平衡时为其提供支点,从而避免其摔倒。升降主杆5的上部分叉形成若干升降分杆7,升降分杆7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扶手杆3相垂直。平衡木本体2的两端分别开有供导向杆6穿过的滑动孔,滑动孔的上边部向上延伸形成上导向筒8,滑动孔的下边部向下延伸形成下导向筒9,导向杆6与上导向筒8以及下导向筒9滑动连接。上导向筒8和下导向筒9增大了与导向杆6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了导向作用。扶手杆3的上端面上设有海绵防护层11,扶手杆3的外表面包绕有包裹海绵防护层11的柔性表层12。体操运动员与扶手杆3之间相接触时是柔性接触,对体操运动员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扶手杆3的一侧与平衡木本体2之间设有围网10,且当扶手杆3上升时围网10展开形成倾斜设置的保护面。围网10在体操运动员摔倒时能够兜住体操运动员,从而避免了体操运动员直接摔倒在地,围网10是第二级防护。进一步,同一侧的导向杆6之间设有控制线13,控制线13的一端其中一个导向杆6相连接,控制线13的另一端与按压板14相连接,按压板14与基座4相铰接,且基座4上设有位于按压板14上方的开关15,且当体操运动员失去平衡用手按压控制线13时将按压板14向上提起压向开关15使得驱动气缸17启动。按压板14和基座4之间设有对按压板14具有向下预紧力的复位弹簧16,控制线13上还缠绕有加厚布层。即扶手杆3的升降是靠体操运动员是否按压控制线13以及按压控制线13的程度所决定的,扶手杆3并不是始终都是一直处于升起的状态,这样不利于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只有在体操运动员失去平衡时扶手杆3才升起为其提供支点,当体操运动员恢复平衡时,复位弹簧16将按压板14拉回原先位置,扶手杆3重新回落。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柱1、平衡木本体2、扶手杆3、基座4、升降主杆5、导向杆6、升降分杆7、上导向筒8、下导向筒9、围网10、海绵防护层11、柔性表层12、控制线13、按压板14、开关15、复位弹簧16、驱动气缸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体操用平衡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操用平衡木,包括支撑柱(1),所述的支撑柱(1)之间架设有平衡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木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升降扶手,所述的可升降扶手包括与平衡木本体(2)同向平行设置的扶手杆(3),所述的扶手杆(3)通过可升降杆组与基座(4)相连接,所述的可升降杆组包括升降主杆(5)和导向杆(6),所述的导向杆(6)位于升降主杆(5)的两侧,所述的升降主杆(5)与扶手杆(3)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杆(6)与扶手杆(3)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主杆(5)与驱动气缸(17)相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17)设置在基座(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操用平衡木,包括支撑柱(1),所述的支撑柱(1)之间架设有平衡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木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升降扶手,所述的可升降扶手包括与平衡木本体(2)同向平行设置的扶手杆(3),所述的扶手杆(3)通过可升降杆组与基座(4)相连接,所述的可升降杆组包括升降主杆(5)和导向杆(6),所述的导向杆(6)位于升降主杆(5)的两侧,所述的升降主杆(5)与扶手杆(3)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杆(6)与扶手杆(3)纵向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主杆(5)与驱动气缸(17)相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17)设置在基座(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操用平衡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主杆(5)的上部分叉形成若干升降分杆(7),所述的升降分杆(7)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扶手杆(3)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操用平衡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木本体(2)的两端分别开有供导向杆(6)穿过的滑动孔,所述的滑动孔的上边部向上延伸形成上导向筒(8),滑动孔的下边部向下延伸形成下导向筒(9),所述的导向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惠菁刘浩刘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