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43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包括椅腿、椅背、椅座和左右两侧的两扶手,在椅座远离椅背的一端设有腿部托板,腿部托板的顶端与椅座铰接,在腿部托板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脚部托板,在椅腿上设有一气缸,气缸的底端与椅腿铰接,气缸的活塞杆端与腿部托板铰接,在脚部托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内通过轴承座活动设有一丝杠,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主轴相连,在丝杠上设有一螺母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不需要家人或医务人员辅助,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曲伸锻炼,有效增加患者的运动量,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而且可对患者的涌泉穴进行刺激、按摩,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

A training chair for stroke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ir with the training of stroke patients, including the legs of the chair, the chair, the chair seat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wo rails, in the seat away from the back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leg, leg plate top and seat hinged in the leg plat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oot plate arranged horizontally, in the chair the leg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the bottom end of the cylinder is hinged with the legs of the chair,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end plate hi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leg, foot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groove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rough the bear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screw, screw spindle with one end of the electric machine is connected on the screw rod is provided with a nut seat.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technical scheme,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simple operation, without family or medical personnel,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stretching exercise o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exercise of patient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but also can stimulate and massage for patient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Yongquan, shujinhuolu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
技术介绍
:中风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下肢的训练,消除病人因长期失去运动而造成的血淤,堵塞经略关节,导致腿脚活动困难,因此,中风瘫痪病人要进行下肢训练,使病人活血化淤,全身血管通畅,促使大脑神经恢复正常。但中风患者在训练初期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下肢运动,需要在医务人员或家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样一个是造成中风病人无法自由的训练,二是给医务人员和家人带来了负担。为了加快中风病人的恢复,家人或医务人员也会通过刺激涌泉穴来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但同样也是要承担很大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操作简便,不需要家人或医务人员辅助,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曲伸锻炼,有效增加患者的运动量,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而且可对患者的涌泉穴进行刺激、按摩,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包括椅腿、椅背、椅座和左右两侧的两扶手,在椅座远离椅背的一端设有腿部托板,腿部托板的顶端与椅座铰接,在腿部托板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脚部托板,在椅腿上设有一气缸,气缸的底端与椅腿铰接,气缸的活塞杆端与腿部托板铰接,在脚部托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内通过轴承座活动设有一丝杠,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主轴相连,在丝杠上设有一螺母座,螺母座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卡装于设在安装凹槽内的两滑道内,在螺母座的上端设有一按摩轮,在每个安装凹槽的上方分别设有一封闭盖,在封闭盖上设有一长条形的滑移孔,按摩轮的上部穿过滑移孔伸至封闭盖外,在扶手上设有控制面板,气缸、电机、控制面板与控制装置相连。在两扶手上设有一搁物板,搁物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扶手铰接,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扶手上。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不需要家人或医务人员辅助,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曲伸锻炼,有效增加患者的运动量,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而且可对患者的涌泉穴进行刺激、按摩,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腿部托板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椅腿,2、椅座,3、扶手,4、腿部托板,5、脚部托板,6、气缸,7、安装凹槽,8、轴承座,9、搁物板,10、电机,11、螺母座,12、滑道,13、按摩轮,14、封闭盖,15、滑移孔,16、控制面板,17、椅背,18、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3所示,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包括椅腿1、椅背17、椅座2和左右两侧的两扶手3,在椅座2远离椅背17的一端设有腿部托板4,腿部托板4的顶端与椅座2铰接,在腿部托板4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脚部托板5,在椅腿1上设有一气缸6,气缸6的底端与椅腿1铰接,气缸6的活塞杆端与腿部托板4铰接,在脚部托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凹槽7,在安装凹槽7内通过轴承座8活动设有一丝杠18,丝杠18的一端与电机10的主轴相连,在丝杠18上设有一螺母座11,螺母座11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卡装于设在安装凹槽7内的两滑道12内,在螺母座11的上端设有一按摩轮13,在每个安装凹槽7的上方分别设有一封闭盖14,在封闭盖14上设有一长条形的滑移孔15,按摩轮13的上部穿过滑移孔15伸至封闭盖14外,在扶手3上设有控制面板16,气缸6、电机10、控制面板16与控制装置相连。在两扶手3上设有一搁物板9,搁物板9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扶手3铰接,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扶手3上。搁物板9方便病人在训练的时候放一些物品,比如手机、收音机等,让人们在训练的时候没有那么无聊。使用时,病人坐于椅座2上,将腿放于腿部托板4上,脚放于脚部托板5上,通过操作控制面板16上的按钮,启动气缸6,气缸6的活塞杆伸缩带动腿部托板4摇摆从而带动患者的双腿围绕膝关节做屈伸往复运动,达到训练的目的。需要穴位按摩时,移动双脚的位置,以保证按摩轮13在后期运动时可以按摩到涌泉穴,操作控制面板16上的按钮启动电机10,电机10启动带动丝杠18旋转,从而实现螺母座11以及螺母座11上的按摩轮13的往复运动,达到按摩穴位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包括椅腿、椅背、椅座和左右两侧的两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椅座远离椅背的一端设有腿部托板,腿部托板的顶端与椅座铰接,在腿部托板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脚部托板,在椅腿上设有一气缸,气缸的底端与椅腿铰接,气缸的活塞杆端与腿部托板铰接,在脚部托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内通过轴承座活动设有一丝杠,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主轴相连,在丝杠上设有一螺母座,螺母座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卡装于设在安装凹槽内的两滑道内,在螺母座的上端设有一按摩轮,在每个安装凹槽的上方分别设有一封闭盖,在封闭盖上设有一长条形的滑移孔,按摩轮的上部穿过滑移孔伸至封闭盖外,在扶手上设有控制面板,气缸、电机、控制面板与控制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病人用训练椅,包括椅腿、椅背、椅座和左右两侧的两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椅座远离椅背的一端设有腿部托板,腿部托板的顶端与椅座铰接,在腿部托板的底端设有一水平设置的脚部托板,在椅腿上设有一气缸,气缸的底端与椅腿铰接,气缸的活塞杆端与腿部托板铰接,在脚部托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凹槽,在安装凹槽内通过轴承座活动设有一丝杠,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主轴相连,在丝杠上设有一螺母座,螺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