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管道型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42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管道型腹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将引流管从体内引出,并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病人活动时引流管的脱落。

The protection pipe type be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tection pipe type bel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abdominal body, the bandage body comprises a middle zone, located in the zone at both ends of the end zone and the two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lt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end zone and the bel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ainage tube fixing device,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drainage tube with fixed plate fixed and with thread and the end zone,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ainage tube fixing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elastic spaced across the width of the belt, elastic belt between the adjacent space for drainage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space between the elastic drainage tube from the body leads, and drainage tube fixing device of the drainage tube is fixed, to avoid the patient moves the drainage tube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管道型腹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保护管道型腹带。
技术介绍
腹部手术后,一方面患者需用腹带保护伤口,另一方面会有引流管将体液定时引出体外,引流管需要穿过腹带。为避免对伤口的损伤,还需要对腹带进行有效固定,目前基本用粘带将引流管粘在病人的皮肤上,但该方法在病人活动时引流管容易脱落,可能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的风险,同时,其操作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进而起到保护引流管的腹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保护管道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进一步,多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进一步,任一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具有一可从固定盘边缘导入引流管的导入口。进一步,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所述限位挡杆铰接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进一步,所述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进一步,所述端带和中带上设置有承力杆,所述线绳与承力杆固定。进一步,还包括调节带。进一步,所述中带、端带、连接带及调节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将引流管从体内引出,并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病人活动时引流管的脱落。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拆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1、位于中带1两端的端带2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3,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4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5,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6,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7。本实施例中,多个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可设置更多固定孔和方便从边缘导入,毎一引流管固定孔在其侧边即靠近固定盘边缘设置有导入口8,通过导入口可以方便的将引流管从固定盘边缘导入,使操作简单快捷。本实施例还将固定盘边缘位于引流管固定孔附近的区域设置得厚一些,而将中部远离引流管固定孔的区域设置得薄一些,如图3所示,可以用较少的材料实现较强的夹持效果。本实施例中,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引流管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对导入口进行封闭或打开操作的限位挡杆9,限位挡杆铰接在固定盘的外圆周上,限位挡杆与固定盘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10,如图4所示,通过复位弹簧可以使挡杆一直对导入口内的引流管形成阻挡状态,进而使引流管固定孔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可消除患者操作时忘记将限位挡杆置于工作状态而存在引流管掉出的隐患。本实施例中,端带和中带上设置有承力杆11,线绳与承力杆固定,通过承力杆可防止线绳受力时,对腹带的牵扯变形,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带12,可以调节腹带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腹部尺寸的患者。本实施例中,中带、端带、连接带及调节带通过粘扣13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拆卸,如图1为本腹带拆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盘上还设置有挡杆固定槽14,如图3所示,可将挡杆置入其内,避免其冒出固定盘,影响使用或误操作等。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保护管道型腹带

【技术保护点】
保护管道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护管道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包括中带、位于中带两端的端带和将两个端带与中带连接的连接带,任一所述端带与中带之间设置有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用线绳与端带和中带固定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为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根弹性带,相邻弹性带之间的间隔空间为引流管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均布在固定盘同一直径的圆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管道型腹带,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引流管固定孔具有一可从固定盘边缘导入引流管的导入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弟张庆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