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森专利>正文

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406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中,包括:仿形块,配置成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胸部、腹部、髂部和腿部之间,且具有髂部抵靠部,髂部抵靠部的外侧面为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面的部分;颈部护套,配置成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颈部后方抵靠人体的颈部,且经由第一调节带与胸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和膝关节卡柱,配置成竖直地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膝关节后方,且经由第二调节带与腿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可通过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调整可使患者头部与膝盖尽量靠近,充分暴露椎间隙,且可保证后背与床面垂直,便于手术操作。

Simple portable lumbar puncture position pillo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rtable lumbar puncture position pillow. Among them, including: copying between blocks, configured to set in position of human lumbar puncture in the chest, abdomen, hip and leg, with iliac abutting portion abuts the outer side iliac portion is a cylindrical surface part extending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neck sheath is configured from a lumbar puncture the human body posture against the back of the neck, the neck of the human body, and through the first adjustment belt and the chest against connected by end; and the knee joint card column, rear knee joint is configured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body of the lumbar puncture position, and through the second adjustable belt and leg is connected by e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mple portable lumbar puncture position adjustable pillow with adjustment can make the head and knees wer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regulation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fully exposed intervertebral space, and can ensure the vertical back and the bed surfa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
本技术涉及一种腰椎穿刺用的辅助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
技术介绍
腰椎穿刺术(lumbarpuncture)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进行腰椎穿刺时,对患者的体位具有一定的要求,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坐位。为获得准确的开放压并减少穿刺后头痛的危险,侧卧位较好。患者的基本姿势一旦确定后,医师应指导患者采取胎儿体位或“像猫一样”弓起腰部,以增加棘突间的间隙,即最大限度地暴露腰椎间隙。当患者为侧卧位时,腰椎应与床面平行、背部与床面垂直。对操作不配合的病人用类似刑具的硬性固定方法,不仅不人性化,还可造成固定器损坏,如果造成病人受伤问题就严重了,人为固定可避免病人受伤。根据临床实际操作经验,操作时,最好有人帮忙固定此体位,以免在麻醉和进针过程中病人体位变化。且进针方向也很重要,应使穿刺针与脊柱轴、髂棘连线轴同时垂体,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偏斜。即使有人帮忙也会可能造成第一次腰穿失败,主要原因是人工辅助后患者体位还不够标准,使椎间隙暴露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可使患者体位达到穿刺标准,使椎间隙暴露充分,且可使患者感觉舒服自然,人性化程度高,而且也解放了辅助人力。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仿形块,配置成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胸部、腹部、髂部和腿部之间,且所述仿形块具有胸部抵靠部、腹部抵靠部、腿部抵靠部和髂部抵靠部,所述髂部抵靠部的外侧面为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面的部分;颈部护套,配置成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颈部后方抵靠人体的颈部,且经由第一调节带与所述胸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和膝关节卡柱,配置成竖直地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膝关节后方,且经由第二调节带与所述腿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腹部抵靠部的至少部分由记忆海绵或气囊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仿形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允许人体胳膊穿过的第一凹槽。所述胸部抵靠部的前端设置有容纳人体下巴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其一端从所述颈部护套穿过,另一端从所述仿形块中的第一穿孔中穿过,且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临近其另一端的至少部分区段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一锁扣,配置成将所述第一连接带的所述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其余部分;和第一定位紧固装置,安装于所述仿形块,且配置成经由一个所述第一调节孔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带;或所述第一调节带包括:第三连接带,其一端安装于所述颈部护套的一侧,另一端从所述仿形块中的第一穿孔中穿过,且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临近其另一端的至少部分区段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调节孔;第四连接带,其一端安装于所述颈部护套的另一侧;第三锁扣,配置成将所述第四连接带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带;和第三定位紧固装置,安装于所述仿形块,且配置成经由一个所述第三调节孔固定所述第三连接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带包括:第二连接带,其一端安装于所述膝关节卡柱的中部,另一端从所述仿形块中的第二穿孔中穿过,且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临近其另一端的至少部分区段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和第二定位紧固装置,安装于所述仿形块,且配置成经由一个所述第二调节孔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带。进一步地,所述仿形块包括由塑料材料或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骨架,以及设置于所述骨架外侧的由毛绒布料或记忆海绵支撑的包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由胸部抵靠部的外侧面从所述方形块内部延伸至所述仿形块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穿孔由腿部抵靠部的外侧面从所述方形块内部延伸至所述仿形块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胸部抵靠部、所述腹部抵靠部和所述腿部抵靠部的外侧面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本技术的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因为包括仿形块、颈部护套和膝关节卡柱,通过第一调节带和第二调节带调整可使患者头部与膝盖尽量靠近,充分暴露椎间隙。髂部抵靠部的外侧面可保证后背与床面垂直,便于手术操作。仿形块硬外柔设计使患者更舒适。进一步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计与人体体型相匹配,符合人体力学。腹部抵靠部采用记忆海绵或气囊制成,可根据病人体型自然调整最适曲面,无论病人腹部偏瘦或偏胖,都能获得舒适体验。颈部固定和腿部固定均拆卸安装方便,长度可调,显著提高了适用范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腹部抵靠部可由术者术前单人操作摆正体位,术中方便解除屈膝位,省去助手协助,节省人力医疗资源。使患者体位标准、体验舒适、不压迫腹部,既提高操作成功率,又能缓解病人紧张情绪,降低颅内压力测量影响因素。尤其是解决了针对体型较大、配合欠佳的病人,往往需多人协助按压摆体位,该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辅助设备。该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重量小,易拆装,便携带,可佩戴一次性外罩单,在不同患者病床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可包括仿形块20、颈部护套30、膝关节卡柱50、第一调节带40和第二调节带60。仿形块20配置成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胸部、腹部、髂部和腿部之间,且仿形块20具有胸部抵靠部21、腹部抵靠部22、腿部抵靠部23和髂部抵靠部24。髂部抵靠部24的外侧面为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面的部分,以保证患者的后背与床保持垂直。胸部抵靠部21、腹部抵靠部22和腿部抵靠部23的外侧面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当然,仿形块20的侧面和上下表面之间可设置过渡平滑曲面。颈部护套30配置成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颈部后方抵靠人体的颈部,且经由第一调节带40与胸部抵靠部21的前端相连。膝关节卡柱50配置成竖直地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膝关节后方,且经由第二调节带60与腿部抵靠部23的前端相连。本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在使用时,患者先抱住抱枕并保持弯曲状,术者将颈部护套30和膝关节卡柱50放置到各自相应的位置后,利用第一调节带40和第二调节带60进行紧固,然后就可进行手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仿形块20的下表面设置有允许人体胳膊穿过的第一凹槽。胸部抵靠部21的前端设置有容纳人体下巴的第二凹槽。仿形块20包括由塑料材料或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骨架,以及设置于骨架外侧的由毛绒布料或记忆海绵支撑的包层,不仅可保证该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的强度,也提高了舒适性。特别地,腹部抵靠部22的至少部分优选由记忆海绵或气囊制成,以使该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特别适用于肥胖、大腹便便的患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带40可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一锁扣和第一定位紧固装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仿形块,配置成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胸部、腹部、髂部和腿部之间,且所述仿形块具有胸部抵靠部、腹部抵靠部、腿部抵靠部和髂部抵靠部,所述髂部抵靠部的外侧面为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面的部分;颈部护套,配置成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颈部后方抵靠人体的颈部,且经由第一调节带与所述胸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和膝关节卡柱,配置成竖直地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膝关节后方,且经由第二调节带与所述腿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仿形块,配置成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胸部、腹部、髂部和腿部之间,且所述仿形块具有胸部抵靠部、腹部抵靠部、腿部抵靠部和髂部抵靠部,所述髂部抵靠部的外侧面为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面的部分;颈部护套,配置成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颈部后方抵靠人体的颈部,且经由第一调节带与所述胸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和膝关节卡柱,配置成竖直地设置于处于腰椎穿刺体位的人体的膝关节后方,且经由第二调节带与所述腿部抵靠部的前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抵靠部的至少部分由记忆海绵或气囊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允许人体胳膊穿过的第一凹槽;所述胸部抵靠部的前端设置有容纳人体下巴的第二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便携式腰椎穿刺体位抱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其一端从所述颈部护套穿过,另一端从所述仿形块中的第一穿孔中穿过,且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临近其另一端的至少部分区段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一锁扣,配置成将所述第一连接带的所述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其余部分;和第一定位紧固装置,安装于所述仿形块,且配置成经由一个所述第一调节孔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带;或所述第一调节带包括:第三连接带,其一端安装于所述颈部护套的一侧,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森辛若丹杨晓宇刘凯李福斌韩飞杜建洋常盼盼李毅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