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义轩专利>正文

低压损过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27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复合材料所形成的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滤膜,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基材的第二表面与滤膜的第三表面间具有多个黏结点用以黏结基材与滤膜;其中,以第二表面或第三表面的总面积为基准,所述黏结点的总面积和介于0.05~0.2%间。

Low pressure filtration membra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w loss formed by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ncludes a base material with a first surface and a two surface opposite; membrane has the relative third surface and the four surface; a plurality of nodes is used to bond the substrate and the adhesive membrane with third surface of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membrane among which, with a total area of second; or third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the total area between 0.05 ~ 0.2% between the sticky n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损过滤膜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阻隔微粒的过滤膜结构,尤指一种非经热压成型的低压损过滤膜以及使用低压损过滤膜所制成的口罩。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急速地成长,环境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的问题也开始一一浮现,而人们也开始不得不重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对健康的危害。悬浮粒子(Particulatematter,PM),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是空气污染主要的来源之一,也就是俗称的雾霾。而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Micrometre,μm)的悬浮粒子称为细悬浮粒子(PM2.5),悬浮粒子可在大气中长时间停留,并可随呼吸进入体内,积聚在气管或肺部,造成支气管炎、肺炎或心脏病等。为降低悬浮粒子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空气清净机或是口罩的需求亦日渐提升。可阻挡细悬浮粒子的口罩可分为静电式与非静电式,静电式口罩具有一种静电过滤层,系由两种电负性相差较大的纤维材料交互堆栈而成,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3634676U号中,提出一种防PM2.5的静电口罩,但静电口罩在长时间使用或清洗后,由于静电过滤层的静电消失,因而丧失了阻挡细悬浮粒子的功能;而非静电式口罩往往需要多层复合,如中国专利公开第CN102068924A号中,提出一种由支撑层、聚四氟乙烯层及黏结层组成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而为了增强多层结构的剥离强度,黏结层需要广泛的涂布于复合膜的一面,此种黏结的方式可能会堵塞复合膜材的过滤孔隙,使口罩内外部的压力差提高,而让使用者感到呼吸困难,此外过滤孔隙的堵塞亦让口罩过滤的功能下降。而于现存技术中,非静电式口罩亦存在一种以热压成型的方式,其系以热压方式对作为基材的低熔点纤维材料进行加热,使低熔点纤维材料的一面产生熔融的状态,并藉此与其它作为过滤用途的复合纤维材料进行贴合,但因低熔点纤维材料经过热熔融处理后,会破坏纤维表面原先的结构,故当热熔融处理后的低熔点纤维材料与复合纤维材料进行热压成型后,而该种热压成型的方式会造成过滤孔隙的堵塞,使得内外压力差变大,进而造成使用者不适的状况。有鉴于此,如何制作一长效型且内外压力差较小的过滤材结构,为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滤膜,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滤膜的第三表面间具有多个黏结点用以黏结所述基材与所述滤膜;其中,以所述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三表面的总面积为基准,所述黏结点的总面积和介于0.05~0.2%。黏结点为黏性体,所述黏性体包括:聚氨酯类、湿气反应型热熔胶、聚乙烯类或聚丙烯类、或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材料。基材种类包括:聚丙烯、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材料。所述基材的厚度介于0.08~0.30mm。滤膜种类包括: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或甲基谜聚合物、或以上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滤膜的厚度介于0.03~0.10mm。黏结点无规则地排列或分布于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或所述滤膜的第三表面。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低压损过滤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以进行基材与滤膜的黏合,其包括下列步骤:(a).调整涂布刀与涂布轮的第一间距;调整所述涂布轮与上胶轮的第二间距;调整第一贴合轮与第二贴合轮的第三间距;(b).调整所述涂布轮与所述上胶轮的相对速度;(c).于所述涂布轮表面布置黏性体;(d).利用所述黏性体于所述基材表面形成多个不规则的黏结点;以及(e).利用所述第三间距黏合所述基材与所述滤膜。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纺布外罩层,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无纺布外罩层,具有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以及低压损过滤膜,配置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外罩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无纺布外罩层的第三表面间;其中,所述低压损过滤膜进一步包括: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滤膜,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滤膜的第三表面间具有多个黏结点用以黏结所述基材与所述滤膜;其中,以所述基材的二表面或所述滤膜的第三表面的总面积为基准,所述黏结点的总面积和介和于0.05~0.2%。第二无纺布外罩层的第四表面上具有抗菌材料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造低压损过滤膜设备的一侧面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低压损过滤膜基材上胶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材表面黏结点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材与滤膜贴合过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低压损过滤膜制作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低压损过滤膜的剖面图;及图7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低压损过滤膜口罩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基材1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滤膜2第三表面21第四表面22漏斗3黏性体4黏结点44低压损过滤膜5口罩6第一无纺布外罩层61第一表面611第二表面612第二无纺布外罩层62第三表面621第四表面622伸缩绳63抗菌材料层7涂布刀A涂布轮B上胶轮C第一贴合轮D第二贴合轮E第一间距f第二间距g第三间距h步骤S11~S1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到其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附图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且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
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此些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专利技术的范畴。首先,请参阅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造低压损过滤膜设备的一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制造低压损过滤膜的设备包括:涂布刀A、涂布轮B、上胶轮C、漏斗3及第一贴合轮D与第二贴合轮E;其中,涂布刀A、涂布轮B、上胶轮C、第一贴合轮D及第二贴合轮E的直径均介于20~50cm,而其表面宽度均介于1~2m。此外,涂布刀A与涂布轮B是相邻配置且其间具有一个第一间距f;涂布轮B与上胶轮C是相邻配置且其间具有一第二间距g;第一贴合轮D及第二贴合轮E是相邻配置且其间具有一个第三间距h,其中,这三个间距都是可以根据产品的制造需要做调整。接着,请参图2及图3,其中,图2系为本专利技术低压损过滤膜基材上胶过程的示意图,而图3系为本专利技术基材表面黏结点的俯视图。首先,如图2所示,于上胶过程中,涂布刀A维持静止不动的状态,并用于承接自漏斗3滴落的黏性体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黏性体4为一种胶料,黏性体4的胶料种类包括:聚氨酯类、湿气反应型热熔胶、聚乙烯类或聚丙烯类、或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材料。涂布轮B系以逆时钟的方向转动,藉由涂布轮B的转动,使得涂布轮B在最接近涂布刀A的位置上,将黏性体4自涂布刀A表面刮离使其散布于涂布轮B的表面,而使涂布轮B表面上的形成一层黏性体4(未示于图中)。接着,上胶轮C则是以顺时钟的方向转动,其表面与基材1的第一表面11相互接触,并利用上胶轮C表面与基材1第一表面11间的摩擦力带动基材1向上方(即顺时钟方向)移动。由于上胶轮C相邻于涂布轮B,故当设备操作时,以顺时钟的方向转动的上胶轮C与依逆时钟方向旋转的涂布轮B会在最接近的位置上(亦即在上胶轮C相邻于涂布轮B最接近时的切线位置),由于涂布轮B的表面已涂布一层着黏性体4(未示于图中),因此,当在上胶轮C与涂布轮B最接近的位置,涂布轮B会将表面上的黏性体4与基材1的第二表面12接触,并于基材1的第二表面12上形成多个无规则排列或分布的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低压损过滤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滤膜,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滤膜的第三表面间具有多个黏结点用以黏结所述基材与所述滤膜;其中,以所述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三表面的总面积为基准,所述黏结点的总面积和介于0.05~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滤膜,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滤膜的第三表面间具有多个黏结点用以黏结所述基材与所述滤膜;其中,以所述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三表面的总面积为基准,所述黏结点的总面积和介于0.05~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结点为黏性体,所述黏性体包括:聚氨酯类、湿气反应型热熔胶、聚乙烯类或聚丙烯类、或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种类包括:聚丙烯、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混合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厚度介于0.08~0.3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种类包括: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或甲基谜聚合物、或以上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的厚度介于0.03~0.10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损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结点无规则地排列或分布于所述第二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义轩
申请(专利权)人:颜义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